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揭:三國演義夷陵之戰的虛構情節

揭:三國演義夷陵之戰的虛構情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夷陵之戰是一次具有重大歷史轉折的大戰,蜀國在此幾乎輸掉了所有的積蓄。在《三國演義》中作者也曾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了經過。其中更是提到了蜀漢五虎將黃忠慘死於無名小將之手,會是這樣嗎?且看下歷史中真實的夷陵之戰和《三國演義》上的區別。

  一、引子

夷陵之戰發生於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到章武二年,其起因在於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而造成的孫劉交惡,劉備之戰略目標在於奪回荊州,重新取得對峙三方中的優勢地位,其結果卻是氣勢洶洶的劉備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徹底喪失了對於荊州的所有權,而被牢牢限制在三峽之內。小說《三國演義》(以下簡稱《三國演義》)從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到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用了將近四回的篇幅繪聲繪色地描述了這一重大戰役,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歷史,又有多少是作者虛構或者前人虛構爲作者所沿用的呢?

揭:三國演義夷陵之戰的虛構情節

網絡配圖

  二、劉備出兵前準備及安排

小說第八十一回中敘述了劉備伐吳的軍事安排,原文如下:“遂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雲爲後應,兼督糧草;黃權、程畿爲參謀;馬良、陳震掌理文書;黃忠爲前部先鋒;馮習、張南爲副將;傅彤、張翼爲中軍護尉;趙融、廖淳爲合後。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這一段軍事安排就很值得玩味。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這一點沒有什麼問題,儘管《三國志》中沒有明確提到這一點,但是,諸葛亮與當時的太子劉禪都沒有隨軍出征,並且從後來劉備病重白帝城前他們從川中趕來,也能夠看出這一點。

接下來的句子很有意思,馬超“助”魏延守漢中,很多人認爲此處是羅貫中搞錯了,並且把它列爲有違史實的一個地方。因爲馬超可是“五虎將”之一啊,魏延哪裏能夠與他相比,怎麼會馬超助魏延,顯然應該對調。其實,這一條恰恰是尊重歷史的。馬超在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三國志?蜀書?馬超傳》,以下凡引《三國志》內容,均直接寫列傳名),而魏延則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就已“領漢中太守”,後來“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魏延傳》),漢中太守當然不如涼州牧官大,但是,在漢中的問題上,顯然應該是馬超“助”魏延。而且,當時劉備並未真正佔據涼州,所謂的“涼州牧”只是遙領而已。

下面趙雲的安排一如前面諸葛亮的安排一樣,屬於據實推理,沒有問題。但是,接下來一個人的出現,讓人們大跌眼鏡,此人便是黃忠。我們來看看黃忠的情況,“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然後“是歲,先主爲漢中王,欲用爲後將軍”,繼而,“明年卒,追諡剛侯”。(《黃忠傳》)也就是說早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也就是劉備伐蜀的前一年,黃忠就已經去世,怎麼可能“爲前部先鋒”並且後來又戰死沙場?顯然,是羅貫中給了這位老將一個悲壯的結局。

至於黃權、程畿等人,均曾參加戰役,不過職位未必完全相同,可說是羅貫中的合理推測,這裏不再詳究。後面有一個情況很值得注意,就是“並五溪番將”,而《三國志》裏怎麼說的呢?“(章武二年)二月”,“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蠻夷,鹹相率響應”,(《先主傳》)也就是說,在劉備進駐夷道?亭之後才讓馬良招納了五溪蠻,並不是小說中說的出兵前就已經將五溪蠻招入麾下。至於最後一句的七十五萬兵力,則找不到任何史料證據,而且根據蜀漢滅亡時“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後主傳》裴松之注引王隱《蜀記》)來看,當時的蜀漢政權是絕不可能擁有七十五萬兵力的,這一點純屬虛構。

  三、戰前孫權與劉、曹之交涉

夷陵之戰戰鬥過程比較複雜,《三國演義》敘述了許多細節問題,這裏不便一一考究,擇其要者予以分析。

據《三國演義》,在孫權得知劉備大舉出兵進犯的消息之後,大會羣臣,商議對策,而此時,諸葛瑾主動請求爲使,去說先主罷兵。這一段是否與歷史相符呢?歷史上,確有諸葛瑾勸說劉備罷兵之事,但是與小說相比,有幾處明顯的不同。首先,諸葛瑾並沒有如小說中說的那樣親自前往白帝城,只是“與備箋”(《諸葛瑾傳》)。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諸葛瑾給劉備的信中沒有任何歸還荊州的話語,其原文如下:“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試爲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暫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諮之於羣后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諸葛瑾傳》)

而在《三國演義》中是怎麼說的呢?“孫夫人一向思歸。今吳侯令臣爲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仍舊交還,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不僅要還回孫夫人,還要還回荊州,這個與史實相去甚遠。須知荊州於孫權之利害甚大,失去荊州,長江上游則無險可守,孫權費盡心思奪取的荊州怎可能如此輕易交回?

在向劉備求和遭拒之後,孫權轉而向曹魏求和,以防止腹背受敵。羅貫中詳細記錄了趙諮使魏及孫權接受曹丕冊封爲吳王的過程。《三國演義》第八十二回中,趙諮與曹丕的對話摘錄如下:“丕覽表畢,遂問諮曰:‘吳侯乃何如主也?’諮曰:‘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丕笑曰:‘卿褒獎毋乃太甚?’諮曰:‘臣非過譽也。吳侯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江虎視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論之,豈不爲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乎?’”這一段與《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基本吻合,只是措辭稍有區別,而之後的對話則與上傳注引《吳書》相吻合,篇幅較長,此處不再全文引用。

  四、陸遜之出場

外交交涉失敗,只能武力禦敵。據《三國演義》,孫權先派孫桓與朱然前往禦敵,被劉備擊敗,孫桓受困於彝陵城中。其中戰鬥細節姑且不論,就事件本身來說,其來源在於《三國志》中的這樣一段記載:“初,孫桓別討備前鋒於夷道,爲備所圍,求救於遜。”(《陸遜傳》)可見,這件事確是事實,但是,時間顯然有問題。小說中是孫桓戰敗被圍在先,然後陸遜才做了主帥,而事實卻是,孫桓“年二十五,拜安東中郎將,與陸遜共拒劉備”(《孫桓傳》)和“權命遜爲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陸遜傳》)由陸遜統帥孫桓等人,不存在孫桓在先,陸遜在後的安排。

顯然,這裏是羅貫中利用了小說情節的複雜性,給陸遜出場以鋪墊,顯示陸遜的能耐,以增加小說的可讀性。羅貫中接下來並沒有立即敘述任命陸遜之事,而是一口氣講了三個故事。說是故事,因爲它們全部是虛構的。第一個就是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的老將黃忠之死。羅貫中安排黃忠死在了吳將馬忠的暗箭之下,這樣,既樹立了一個悲壯的英雄,又讓讀者在惋惜之餘,更加痛恨孫吳主臣,從而與整個小說以劉漢爲正統的觀念相符――凡與之對抗的,都視爲“反動派”。

第二個是甘寧之死。小說中甘寧帶病出徵,被沙摩柯射殺。這一段寫得異常傷感,摘錄於此,以供品味:“甘寧見其勢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寧帶箭而走,到於富池口,坐於大樹之下而死。樹上羣鴉數百,圍繞其屍。”(第八十三回)而關於甘寧的死,《三國志?吳書?甘寧傳》裏只有一句話“寧卒,權痛惜之”,並沒有寫到甘寧死於此戰,也當然沒有演義中這般傷感。

第三個故事最玄乎,玉泉山關公顯聖,並且助兒子關興殺了潘璋報了仇。顯聖之事當然是假的,但殺潘璋是不是真的呢?很遺憾,也不是的。《潘璋傳》中的這句“嘉禾三年卒(234)”否定了這個讓無數讀者拍手稱快的故事。

接下來戰役的另一主角陸遜登場。羅貫中把陸遜的登場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闞澤,《三國演義》裏描述的是,闞澤以全家性命擔保,保舉陸遜爲帥。翻遍史書,也找不到此事的任何痕跡,顯然,這裏又是羅貫中的虛構。真實的闞澤是以文采和禮儀見長的,“究覽羣籍,兼通曆數,由是顯名”(《闞澤傳》),在《陸遜傳》中直接敘述“劉備率大衆來向西界,權命遜爲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並沒有關於闞澤舉薦陸遜的記載。

揭:三國演義夷陵之戰的虛構情節 第2張

網絡配圖

  五、最後之決戰

《三國演義》中,最後的決戰開始前,有兩次小規模的較量,一次是吳班屯兵於原野之上,劉備駐兵暗處,而試圖引誘陸遜出擊,陸遜並沒有上當,而是回絕了諸將出擊的建議。這一事件來源於《陸遜傳》中的這樣一段記載:“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此處之小說情節與史實完全一致,沒有虛構成分。再來看另外一場戰役,陸遜在大戰開始前,先派遣淳于丹進攻江南傅彤把守的第四營,結果未能得手,淳于丹戰敗而還。這件事在史書中只有一句話“乃先攻一營,不利”,羅貫中繪聲繪色地把它演繹成了一大段文字,淳于丹這個人脫胎於前文所提到的鮮于丹,傅彤則是傅肜的誤寫,可以說,這一段,基本屬實,只不過加入了小說家特有的演繹筆法而已。

在戰術的安排上,羅貫中反覆強調,劉備軍駐紮在地形複雜之處,即諸葛亮和曹丕口中所說的“包原隰險阻屯兵”(第八十四回),因而失去了戰略上的主動地位。事實上,在《三國志》中,無論是《先主傳》還是《陸遜傳》都沒有明確記載這一點,那麼,是不是就此可以認定羅貫中在胡扯呢?當然不能,事實上,這是羅貫中做出了合理推測。在地理上,三峽地區的確山水相接,茂林叢生,地形十分複雜,而根據戰鬥過程來看,劉備也沒有發揮上游對下游的水軍優勢,而是在陸地上與陸遜交火,這樣,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劉備確實是“包原隰險阻屯兵”,給了陸遜以火攻的機會,從而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戰役的過程比較簡單,陸遜命令諸將分頭放火,夾攻劉備,劉備軍大敗。這裏小說中的情節與史實基本沒有什麼差別,不過是把任務的分配具體化了。接着,劉備敗退的情況很值得研究。演義中劉備敗退的景象堪稱一幅忠臣效死的悲壯畫面,傅彤、程畿、張南、馮習、沙摩柯等人先後戰死,就連孫權之妹聽說軍中訛傳劉備的死訊,都投江而死。事實是怎樣的呢?

先看傅彤,《三國志》中只有傅肜而無傅彤,基本可以判定此人就是傅彤的原型,來看《楊戲傳》中的記載:“時又有義陽傅肜,先主退軍,斷後拒戰,兵人死盡,吳將語肜令降,肜罵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程畿,“後隨先主徵吳,遇大軍敗績,溯江而還,或告之曰:‘後追已至,解船輕去,乃可以免。’畿曰:‘吾在軍,未曾爲敵走,況從天子而見危哉!’追人遂及畿船,畿身執戟戰,敵船有覆者。衆大至,共擊之,乃死。”馮習、張南,“休元名習,南郡人。隨先主入蜀。先主東征吳,習爲領軍,統諸軍,大敗於猇亭。文進名南,亦自荊州隨先主入蜀,領兵從先主徵吳,與習俱死。”並且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有這樣的話“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陸遜傳》也有相關記載:“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由此可見,此處俱是史實,並非羅貫中自行加入的情節,而孫夫人投河之事,則並不見於史載,只有“主既定益州,而孫夫人還吳”(《先主穆皇后傳》)這樣的話,說明孫夫人早就離開劉備,返回吳地,這裏應該是虛構的情節。

再來看劉備的逃脫,《三國演義》說到劉備逃走過程中的三個重要事情,一個是“先主令軍士盡脫袍鎧,塞道而焚,以斷後軍”,這一情況《三國志?陸遜傳》中有明確記載:“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第二件事是趙雲的接應,而且還順帶殺了吳將朱然,這一點,《趙雲傳》中並沒有,而且從朱然來看,就更加離譜,據《三國志》本傳,朱然死於赤烏十二年(249年),活了六十八歲,哪裏會這麼早被趙雲殺死。這一條,是羅貫中出於創作要求給趙雲加的戲份。還有一件事情,也是最玄乎的一件事:孔明的八陣圖。羅貫中把八陣圖描繪得如此神奇,以至於陸遜差點被困於此中沒出來,這自然是演繹的成分。但是,其來源是什麼呢?《諸葛亮傳》中有“推演兵法,作八陣圖”的句子,這想必就是羅貫中想象的出發點吧!

揭:三國演義夷陵之戰的虛構情節 第3張

網絡配圖

  六、後續

這裏的後續討論兩件事,一個是陸遜爲何不繼續追殺劉備的問題。這一點,老羅並沒有完全信口開河,直接弄出個八陣圖了事,而是尊重了歷史,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吾非懼石陣而退;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詐與父無異,今知吾追趕蜀兵,必乘虛來襲。吾若深入西川,急難退矣。”(第八十四回)這裏與歷史是相吻合的,《陸遜傳》的原話是“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爲曹丕大合士衆,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第二個是黃權降魏的問題。小說中稱,在大戰開始前,黃權曾要求自己督軍在前以擋吳軍鋒芒,而讓劉備在後,以防不測,這個正確的建議被劉備否決,反而讓他在江北以防魏軍;大戰之後,黃權又被阻斷在江北,不得已而降魏。這兩件事都是《三國志》中明確記載的。黃權本傳原文如下:“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爲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爲後鎮。’先主不從,以權爲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

這裏還要提到一個有趣的事實,儘管黃權投降了魏國,但陳壽在寫《三國志》時,仍然把他列在了《蜀書》中,這一現象很值得玩味,筆者認爲原因大概有三,一者《三國志》中黃權的事蹟基本上都是他在劉備手下時發生的,在投降魏國之後的數年裏,除了加官晉爵他並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再者黃權不得已而降魏,並且此後並未對敵於蜀漢;最後黃權之子黃崇死於保衛蜀漢的戰役中。

可見,歷史上真實的夷陵之戰並非《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那般,作者在寫作的時候由於加入了大量的感情因素對此進行了部分扭曲。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把《三國演義》當做文學作品來讀。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