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如何理解成語“與虎謀皮”?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語“與虎謀皮”?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解釋成語“與虎謀皮”?有什麼典故?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 與虎謀皮

【拼音】: yǔ hǔ móu pí

【解釋】: 謀:商量。跟老虎商量要剝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

如何理解成語“與虎謀皮”?成語背後有何典故?

【成語故事】:

古時候,東周地方有一個人,特別愛穿皮衣,愛吃珍異的美味。

有一次,他想弄一點美味的羊肉作祭品,於是便跑到山上,跟一隻又肥又大的綿羊商量:我想借你身上的肉去祭神,你肯嗎?這隻綿羊一聽,嚇得咩咩叫着跑進密林深處躲藏起來。這個人只好兩手空空地回家去了。

又過了些時候,他又想做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狸皮袍子,就跑進深山老林裏,找到一隻狐狸,跟它商量:你能不能把皮剝下來,給我做一件皮袍子呢?這隻狐狸一聽,嚇得掉了魂,掉頭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這個人只好嘆口氣,又無可奈何地回家去了。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演化成與虎謀皮這個成語。現在多用來比喻跟所謀求的對象有利害衝突,絕不能成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