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本末倒置”出自於何處?是什麼意思?

成語“本末倒置”出自於何處?是什麼意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本末倒置”出自於何處?是什麼意思?這個成語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質和非本質的關係弄顛倒了。

本末倒置的出處

《禮記.大學》裏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在說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終始、先後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爲一般人往往會有誤本爲末、倒末爲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說法。

較早的書證是宋代大儒朱熹寫給他的朋友呂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語,信中談的就是先後次序顛倒的事情。

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陸九淵在《與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聞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則所謂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說事情都有本有末,沒聽過根本壯盛而枝節末端不茂盛的事。陸九淵的話更明白的表現出本末倒置的意思。

成語“本末倒置”出自於何處?是什麼意思?

清代王昶所寫的《新修州學之記》說到:“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審,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說爲政者若不知宣揚教化於民,則常會本末倒置,失掉了應有的判斷。

從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語。

本末倒置的故事

戰國時,有一次齊國的國王派使臣去訪問趙國。使臣到了趙國,把齊王的信交給了趙威王,趙威王連看都沒看,就親切地問使臣:齊國怎麼樣?今年收成好嗎?老百姓生活得好嗎?齊王的身體好嗎?使臣聽了,心裏很不高興,對趙威王說:齊王派我來訪問趙國,可您連信都不看,而是先問收成、百姓,最後才問國王,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趙威王笑着說:對於一個國家來講,糧食是最重要的,還有,如果沒有百姓,哪有什麼國王啊!所以我這樣問,根本沒有本末倒置。本末:樹根和樹梢,比喻事物的根本和細枝末節;置:放置。這個成語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的關係搞顛倒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