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寵辱不驚”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寵辱不驚”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寵辱不驚成語出處】

《新唐書·盧承慶傳》:“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着人善類此。”

釋義:

意思是受寵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以得失而動心。

【寵辱不驚成語故事】

成語“寵辱不驚”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唐高宗時期,有個叫盧承慶的人,在朝廷擔任考功員外郎的職務,負責對官吏的工作業績進行考校評定。

成語“寵辱不驚”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第2張

有一次,他給一個負責從運河運送糧食的官員打評語,因爲這個官員曾在運糧時發生過一次事故,糧船也沉沒了,損失了不少糧食,因此,盧承慶給他打了個“中下”的評分。盧承慶把評語拿給那個人看,那個人非常平靜,一點抱怨的意思也沒有。

盧承慶想了想,又覺得那次事故純屬意外,也不是這個官員有什麼過錯造成的,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任何人都的確無能爲力,也不是這位官員的責任,這樣給他評分貌似也不太恰當。於是,盧承慶給他改爲“中中”。

盧承慶又把改評的事告訴了這位官員,他原本認爲這位官員會非常高興,畢竟業績評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關係到一個官吏的升遷和俸祿,這可是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啊!

可是,出乎盧承慶意料的是,這位官員依然非常平靜,絲毫也沒有喜悅的表情。盧承慶見了,心中暗暗讚歎:“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着人善類此。”意思是說,得寵或受辱都能做到鎮定自如,心胸真是寬闊!是個難得的人才!於是,盧承慶又把他的評分改爲“中上”。     這個運糧官名叫安學。後來,安學不失所望,成爲一個政績卓然的地方官,名留青史。

——《新唐書·盧承慶傳》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