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歷史上的鴻門宴:千古飯局“鴻門宴”究竟吃什麼

歷史上的鴻門宴:千古飯局“鴻門宴”究竟吃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歷史上“鴻門宴”被人們稱爲千古一宴,也被稱爲歷史上最著名的飯局。其實,“鴻門宴”是公元前206年在秦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具有歷史性的宴會,赴宴主角是當時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最高級別領導人,也就是兩支抗擊秦軍的領袖人物,一位是楚霸王項羽,另一位是漢王劉邦。當時,秦國滅亡之後,項羽的軍師範增見劉邦有雄霸天下之心,就在南依驪山、北臨渭河的灞上鴻門特地舉辦了一個暗藏殺機的宴會。然而,就在項羽的眼皮底下,劉邦卻在張良、項伯、樊噲等人幫助下,逃離殺機四伏的“鴻門宴”……作爲歷史上最著名的飯局,“鴻門宴”不僅決定了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個男人的命運,結果一個生,一個死;一個生得忐忑,一個死得坦蕩;更重要的是,“鴻門宴”還決定了當時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命運,結果西漢走向新生,西楚走向衰亡。

這次史上最著名的“鴻門宴”,後來被司馬遷載入《史記》。這位最著名史學家的生花妙筆將這次宴會上的刀光劍影,脣槍舌劍,描寫得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但是,如此一次上下五千年間驚天動地的酒會盛宴,司馬遷的春秋之筆,卻很少着墨這次宴會上的美食,這讓許多人抱憾不已。其實,《史記》雖然對《鴻門宴》的珍饈美味着墨不多,但是,人們還是可以看到“鴻門宴”這次千古飯局上美食的傳奇和楚漢相爭那個時代的舌尖上的文化。

“鴻門宴”是當時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最高級別領導人舉行的宴會,從飲食的內容來看,宴會上有酒有肉,具備了當時最好的食材特徵。酒是古人際交往間的調節劑,因而酒是“鴻門宴”中的飲食主角。在這場充滿刀光劍影的政治鬥爭的飯局上,酒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調節和緩衝作用。劉邦向項伯示好時用的是奉卮酒爲壽的方式;項羽聽了項伯和劉邦的辯護之言後,也用“即日因留沛公與飲”的方式來增加宴會的氣氛;當面對高大勇猛的樊噲時,項羽則以賜酒的作法來傳達欽佩之情;宴會上劉邦想溜走避禍,張良亦是以“沛公不勝杯杓”爲託辭,給劉邦找到了逃跑的藉口。總之,在鴻門宴上酒成爲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連接起各個事件,展現出兩千多年前那一幕幕驚心動魄飯局上的生動而真實的場景。

歷史上的鴻門宴:千古飯局“鴻門宴”究竟吃什麼

這個驚心動魄的場景在司馬遷筆下的《鴻門宴》中描寫道:在鴻門宴上,項羽準備殺掉劉邦,項伯知情後“乃夜馳之沛公軍”,“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爲壽”。宴會上,范增命項莊舞劍,伺機殺之。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爲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由此可見,這場被稱爲“鴻門宴”的宴會上,不僅有美酒,而且還有美食。

文中所說的“卮酒”指的是器皿中盛的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杯酒。《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中說:“於是太子丹復引卮酒,跪進於(荊)軻。軻一吸而盡,牽舞陽之臂,騰躍上車,催鞭疾馳,竟不反顧。”這其中的“卮酒”指的就是杯酒。而文中所說項羽賜給樊噲的“彘肩”在當時也是一種美食。“彘肩”指的是豬肘子,就是作爲食物的豬腿的最上邊部分。

在中國秦漢時期,人們習慣於席地而坐。豬肉在鑊中煮熟後,用匕將肉取出,放到一塊砧板上,這塊板叫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刀、俎不可缺一,所以用來比喻宰割者。《鴻門宴》中說:“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項羽見樊噲高大勇猛,不僅“賜之卮酒”,而且還“賜之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當時,樊噲後進營帳,身份又低,自然與坐席無緣,只好以其盾爲俎,以劍代刀,大杯喝酒,大塊吃肉。不難看出,“鴻門宴”其實是以烤肉爲主的宴會,是軍營野餐性質的一次領導人的政治飯局。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這是南宋抗金將領辛棄疾的兩句詩。讀起來真是讓人蕩氣迴腸。八百里戰場上,獵獵旌旗飛揚之處是一片嫋嫋的烤肉香,此時此地,應該是沒有比烤肉更能襯托肅殺軍帳間的宴會氣氛了吧?“鴻門宴”正是在肅殺軍帳內的一片嫋嫋的烤肉香的氣氛之中,當時楚漢這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領導人舉行的最高級別的宴會。

據說,劉邦是很喜歡吃烤肉的。當年,他在沛郡泗水亭長任上押送囚徒去驪山服役,有人送他酒一壺,烤鹿肚、牛肝各一。把好美酒、愛烤肉的劉邦吃的不亦說乎,一直對此念念不忘,後來待到“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但是,在“鴻門宴”上,雖有“彘肩”這樣烤肉美食,深感危機四伏的劉邦吃起來也會味同嚼蠟。

在《鴻門宴》中,儘管司馬遷惜字如金,但是,除了留下“卮酒”、“彘肩”這樣美酒美食的記錄外,還描寫了“斗酒”的場面。樊噲進見項羽,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不難想見,在當年戰火連天的歲月裏,酒可謂是沙場征戰相互殘殺的春藥,殺人者和被殺者,都要借酒來增添豪情和膽氣。在“鴻門宴”這樣牽一髮就會動全身的生死飯局上,酒的力量尤其強大。因此,在“鴻門宴”上,雖說雙方暗地裏各懷鬼胎,但酒是決不能少喝,也沒有理由不喝好的。於是,司馬遷的《鴻門宴》爲後人留下了“斗酒彘肩”的歷史典故。

一千四百多年之後,南宋的詞人劉過揮筆寫下了《沁園春·斗酒彘肩》的詞,其中第一句就是“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劉過少懷志節,讀書論兵,好言古今治亂盛衰之變。曾多次上書朝廷,“屢陳恢復大計,謂中原可一戰而取”。與辛棄疾一樣,劉過一生力主恢復中原,並一直積極實踐。自公元1164年“隆興和議”之後,南宋士大夫“諱言恢復”,文恬武嬉醉生夢死得過且過,到劉過作此詞的嘉泰三年,即公元1203年,已經“太平”了四十年。劉過借當時名作描繪渲染“暖風薰得遊人醉”的西湖,與樊噲“斗酒彘肩,風雨渡江”的濃墨大筆粗線條形成鮮明的對比。“斗酒彘肩,風雨渡江”,顯然是劉過朝夕嚮往的“北伐”的象徵。然而,南宋朝廷此時並無收復中原之意,而是“直把杭州作汴州”。劉過終有“斗酒彘肩,風雨渡江”之雄心,也只能徒喚奈何。但是,儘管如此,“斗酒彘肩”,不僅是酒席宴會上的最佳美食,而且已經成爲了熱血男兒一展豪情的壯麗詩句。

歷史上的鴻門宴:千古飯局“鴻門宴”究竟吃什麼 第2張

公元206年,劉邦軍既定關中,使兵守函谷關,及項羽定河北,率諸侯兵西至關,不可入,攻破之。羽進至鴻門將擊劉邦,劉邦謝項羽於鴻門,羽留宴,范增默使項莊舞劍,意在殺劉邦,項伯亦起舞,以身掩護劉邦。繼而樊噲帶劍擁盾入軍門,劉邦得以脫身。此畫描繪這個緊張而激烈的場面時,卻將騰騰殺機預示在一種平和寧靜中。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