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遼代契丹整個民族都能歌善舞,堪稱最美的宮廷樂舞

遼代契丹整個民族都能歌善舞,堪稱最美的宮廷樂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耶律大石(1094~1143)是遼太祖第八世孫。1122年,在遼南京擁立耶律淳,建北遼,統領北遼軍事。耶律大石在同金兵的作戰中被俘。1123年9月,他領兵逃出,到夾山見天祚帝。1124年,耶律大石殺遼北院樞密蕭乙薛,領兵北走。1130年自立爲王,在可敦城募集諸部落軍兵1萬多人,經回鶻向西而行。1131年稱徬,號天祐皇帝,年號延慶,重建遼朝,史稱西遼。1134年,建都八刺沙袞。

遼代契丹整個民族都能歌善舞,堪稱最美的宮廷樂舞

遼代樂舞

契丹整個民族都能歌善舞,遼代的宮廷樂舞,從功能和形式上看,主要可以分爲宮廷宴享樂舞和祭祀禮儀性的雅樂舞兩大類。宮廷宴樂舞,是經後晉傳入遼的唐代宮廷“燕樂”、“坐、立部伎”的部分樂舞和“大麴”的某些舞段,遼稱大樂。大樂多在元旦舉行宴會盛典時使用,同時還要演奏“曲破”。“曲破”也源於唐,是唐“大麴”中快節奏舞蹈。另一種宮廷宴樂舞“散樂”比大樂更早一點傳入遼宮。散樂實際上是漢代百戲傳統的延續,與北宋宮廷的散樂極相似,包括歌舞、角抵、俳優雜劇、馬戲等多樣節止。一般在皇帝生辰、宮廷冊封儀典、宴請使臣等場合應用。散樂較大樂更加活潑、歡快,娛樂性更強,適合於酒宴上助興。遼宮的宴樂舞也並非全自中原引進,其中元旦晚上皇帝宮廷宴飲時間必用的“國樂”就是契丹民族的傳統樂舞。宮廷樂舞中的“雅樂”則完全仿效中原漢制,它是從後晉和北宋宮廷吸收的,大多在元旦朝賀、尊號冊禮等嚴肅儀典的場合使用。遼國樂舞所以形成這種蕃漢兼採的風格,是因爲契丹民族與中原漢族緊密聯繫的結果。契丹人對漢族文化主動積極地吸收兼融的態度,在樂舞的風格上蓄漢兼採的獨特性由此而形成。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