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1955年授銜,十大元帥裏年紀最輕的是林彪,爲什麼會排到第三名的高位?

1955年授銜,十大元帥裏年紀最輕的是林彪,爲什麼會排到第三名的高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我軍在1955年首次實行了軍銜制,全軍按等級授銜,有上千名在革命戰爭中立下過卓越功勳的中高級將領被授予將帥軍銜。其中,人們最關注也最爲熟悉的還是十大元帥,正式排名爲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十人。這時,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十大元帥裏年紀最輕的是林彪,爲什麼會排到第三名的高位?

按照當時正式公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中規定:“對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級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這就有了一個硬槓槓,即獲得元帥軍銜者必須具有早期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的歷史資歷,也就是說要參與創建和領導早期武裝起義和開闢蘇維埃根據地。

以上述標準來看一看林彪的元帥排位是很有趣的。以參與和領導早期武裝起義這一項來衡量,我軍建軍時有三大起義,即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十大元帥中有九位參加,還有一位參加了平江起義。當時的職務資歷如下:

參加南昌起義者七人:

1955年授銜,十大元帥裏年紀最輕的是林彪,爲什麼會排到第三名的高位?

朱德,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總參議、第3軍軍官教育團團長、南昌市公安局局長。

林彪,時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5師73團2營7連連長。

劉伯承,時任國民革命軍暫編第15軍軍長。

賀龍,時任國民革命軍暫編第20軍軍長。

陳毅,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教導團特務連准尉文書。

聶榮臻,時任國民革命軍第11軍黨代表。

葉劍英,時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參謀長。

參加秋收起義者一人:

羅榮桓,時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1團特務連黨代表。

參加廣州起義者一人:

徐向前,時任工人赤衛隊第六聯隊長。

參加平江起義者一人:

彭德懷,時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5師1團團長。

從上邊的職務資歷可以看出,在早期建軍起義時,朱德、彭德懷、劉伯承、賀龍、聶榮臻、葉劍英的職務都遠高於林彪。陳毅雖然和林彪起義前職務差不多,但到了起義後即升任第4軍第25師73團政治指導員,成了林彪的上級。徐向前起義時職務也不高,但人家是黃埔一期畢業,資歷總壓着黃埔四期小弟弟林彪一頭。唯有羅榮桓是大學生出身,半路出家參軍,資歷上稍遜於林彪。那麼,林彪有何特殊之處超越衆多老領導儕身元帥第三人呢?

最常見的一種說法是,林彪有出衆的戰功。確實,林彪能從一個小連長成長爲我軍最有名的軍事統帥之一,主要憑藉的就是戰功。從紅軍時代起,林彪就以算度深遠,靈巧機敏,善打伏擊戰和追殲戰而著稱,被稱爲朱毛紅軍的一員戰將。從紅四軍、紅一軍團到紅一方面軍,從井岡山、瑞金到陝北,林彪一直是主力紅軍的主力將領。鏖戰井岡,開闢贛南,五反圍剿,長征開路,搶渡湘江,四渡赤水,戰安順場,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攻臘子口,他一直披堅執銳,衝殺在前。抗戰初期林彪指揮平型關大捷華夏震動,一舉成爲具有全國知名度的將領。解放戰爭時期他轉戰東北,三大戰役指揮打了兩個,從冰天雪地一直打到天涯海角,創下了無可置疑的赫赫武功。僅以戰功而論,十大元帥中能及得上林彪的大概只有彭德懷一人。

1955年授銜,十大元帥裏年紀最輕的是林彪,爲什麼會排到第三名的高位? 第2張

如上所論,林彪真的是憑着戰功成爲元帥第三人嗎?應該說基本講得通,但不能直接劃等號,因爲戰功這個標準還是主觀性強一些,比較模糊,不好量化。要是都把自己的戰功擺出來爭排名,恐怕要吵成一鍋粥,可操作性很差,也不利於團結。

那麼原因到底何在呢?其實真的也很簡單。

我軍在1955年實行軍銜制,其主要參照標準來自於1952年評定的軍隊幹部級別,共分9等21級。其中第一等是軍委主席、副主席、總司令級,第二等是大軍區司令員、政委級,軍委委員級。後來的十大元帥中,朱德、彭德懷、林彪被評爲第一等(此處的軍委是指建國初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上述三人都是副主席),其餘七人(都不是軍委副主席)被評爲第二等。這一下差距就拉開了。等到了1954年重建黨的中央軍委時,十大元帥全部成爲軍委委員,除軍委主席毛澤東排名居首外,其他人都是按1952年評級順延的,朱德、彭德懷、林彪排在前列。轉過年來的元帥授銜排名,即完全是按照他們的軍委排名。

這下就明白了吧。林彪之所以能成爲元帥排名第三人,主要依據的就是1952年的軍隊幹部評級,標準清楚,等級分明,別人也無話可說。回過頭來論,林彪爲何能在1952年軍隊幹部評級列入第一等呢?當然主要是因爲他的突出戰功。所以坊間的常見說法也沒有錯。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