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盤點歷史上和桃花有關的趣聞,任昉的桃花米

盤點歷史上和桃花有關的趣聞,任昉的桃花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息夫人的桃花桂冠

歷史上用桃花來形容女人,最有名的是息夫人息嬀,人稱桃花夫人。

這個息夫人,真的不簡單。

《春秋左傳•莊公》記載道:“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滅息。以息嬀歸,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問之,對曰:‘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弗能死,其又奚言?’”

盤點歷史上和桃花有關的趣聞,任昉的桃花米

息夫人因息國滅亡的緣故,進入楚宮三年,爲楚文王生下了楚堵敖和楚成王這兩個兒子。

息夫人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裏,從未主動說過話。楚文王問她是什麼緣故,息夫人回答說:“我一個女人,伺候兩個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麼話可說的?”

奇怪的是,爲什麼要在夫人前面冠以桃花?在現存的正史和野史,均沒有直接的提及此事。

司馬遷在《史記•李將軍列傳論》中,引用了一句民間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許後人將身在楚王深宮,三年從不主動說話的息夫人,比喻爲默默無言的桃樹,因此纔將桃花之名,奉送給了她,所以息夫人才有桃花夫人的稱呼。

有據可考的是,一直到了唐朝的時候,息夫人才被人稱作是桃花夫人。詩人杜牧爲此寫了一首《題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廟》的詩:“細腰宮裏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盤點歷史上和桃花有關的趣聞,任昉的桃花米 第2張

(二)陶淵明的桃花源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了桃花林的盛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前因說的是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打漁爲生的人,在沿着一條溪水划船前行時,誤入了一片他從未去過的桃花林。

這時候的他,看見溪的兩岸幾百步之內,全都齊刷刷的是長滿着除了桃樹還是桃樹,香草遍地鮮嫩美麗,地上滿是隨意掉落下來的桃花花瓣。

如此寫照,其實寓意着這個武陵漁人,已經通過桃花林,開始走進了一片世外桃源

陶淵明通過描寫秦朝的遺民,在世外桃源裏過着怡然自樂的日子,表現了對平安生活的渴求,充滿了對安寧社會的理想。

(三)任昉的桃花米

任昉是南朝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清官。

《南史》記載他“出爲新安太守,在郡不事邊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人通辭訟者,就路決焉。爲政清省,吏人便之。卒於官,唯有桃花米二十石,無以爲斂。”

所謂的桃花米,名字很好聽,其實就是糙米,也就是脫去稻穀外層稻殼的米。因爲米粒內保護皮層的紅衣未經舂去,所以稱之爲桃花米。

說的是任昉,一個相當於省部級的高官,平常爲人是體恤百姓,樂善好施,對己則是艱苦生活節儉過人。活的時候,和家屬一起吃的是糙米;死的時候,身無長物,連下葬都成問題。

盤點歷史上和桃花有關的趣聞,任昉的桃花米 第3張

(四)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

這首詩是唐寅的代表作。全詩通俗易懂明白如話,詩句中含有“桃花”或者“花”的14個“花”字,作爲該詩的文脈,從首句到尾句,幾乎是一以貫之。充分體現了表面上以散淡的桃花仙人自比的唐寅,實質上是玩世不恭憤世嫉俗,骨子裏灑脫率性遊戲人生。

(五)唐詩中與人物有關的著名桃花詩

(1)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公元755年,李白去安徽省的涇縣會見友人汪倫。他有感於汪倫幾天來的美酒款待,又有感於汪倫一路的臨行相送。

重感情的李白,於是就在告別現場,寫了一首《贈汪倫》的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此情此景說明,桃花潭水算得深了,還是沒有汪倫對我李白的情深。

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由此得到詩句的證明。

盤點歷史上和桃花有關的趣聞,任昉的桃花米 第4張

(2)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

唐朝人孟棨寫了一本《本事詩》的書,他在該書中記錄了許多唐朝詩人的逸事。在《情感第一》篇中,描寫了一段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

清明節的這一天,因爲考進士不及格,而一直爲此鬱鬱寡歡的崔護,一個人去了長安城郊的南莊遊玩。

因爲口渴,他想討一口水喝,就匆匆的向村莊裏走去。

在一戶桃花盛開的農家門前,他隨意的叫開了人家的屋門。

這戶人家的少女,在問明瞭來意後,就轉身回去端了一杯水給他喝,而且還打開房門,請他進來,請他坐下歇歇。

盤點歷史上和桃花有關的趣聞,任昉的桃花米 第5張

這次與農家少女的偶然相遇,使崔護在心中一直念念不忘。

到了第二年清明節的這一天,鼓足勇氣的崔護,再次來到了這戶人家,卻發現房門上靜靜地掛着一把銅鎖。

其心泱泱,滿懷惆悵的崔護,於是就在這戶人家的牆壁上,寫了一首《題都城南莊》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

(3)劉禹錫的“玄都觀裏桃千樹”和“種桃道士歸何處”

在《本事詩•事感第二》中,記錄了唐朝詩人劉禹錫,兩寫玄都觀裏桃花詩的逸事:

公元815年2月,因爲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由於失敗而遭貶官的劉禹錫,在被重新起用回到長安京城的時候,以去城裏玄都觀中看花有感爲由,寫了一首題目爲《玄都觀桃花》的詩,諷刺當時朝廷新貴:“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公元828年3月,因爲寫了前面一首詩後,又一次遭到貶謫的劉禹錫,再次被召回到京城長安做官。這時候已經是56歲的他,嘲諷思想依然存在,戰鬥精神依然不減,繼續出手寫了一首《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盤點歷史上和桃花有關的趣聞,任昉的桃花米 第6張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