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劉備身上出現過哪些典故?這些典故都與誰有關

劉備身上出現過哪些典故?這些典故都與誰有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問裴潛

《世說新語·識鑑》曰:曹公問裴潛曰:“卿昔與劉備共在荊州,卿以備才如何?”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不能爲治;若乘邊守險,足爲一方之主。”

裴潛評價劉備居國不治,守邊爲主。

死裏逃生

《典略》曰: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過平原,子平薦備於從事,遂與相隨,遇賊於野,備中創陽死,賊去後,故人以車載之。

這件事一方面提到了劉備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劉備的急中生智和臨危不懼,想想看,若是劉備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與賊兵拼命,或是慌張被殺,還會有日後的昭烈皇帝嗎?

感化刺客

《三國志》: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爲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書》曰:劉平結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是時人民饑饉,屯聚鈔暴。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衆多歸焉。

這不僅僅是劉備禮賢下士的真實寫照,也說明了劉備的個人修養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劉備身上出現過哪些典故?這些典故都與誰有關

髀肉之嘆

《九州春秋》曰: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裏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幾人有如此氣概?

恥殺宋忠

《漢魏春秋》曰:劉琮乞降,不敢告備。備亦不知,久之乃覺,遣所親問琮。琮令宋忠詣備宣旨。是時曹公在宛,備乃大驚駭,謂忠曰:“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太劇乎!”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復殺卿輩!”遣忠去,乃呼部曲議。

劉備在這種危急的境況下,雖然很生氣,仍然能保持鎮靜,像宋忠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值得自己動手殺死,於是讓宋忠走了。

孝直避箭

《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裴松之引注: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矢下如雨,正乃往當先主前,先主雲:“孝直避箭。”正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遂退。

勢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見,劉備不僅不是窩囊廢,而且十分勇敢好戰,而法正與劉備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稱道的。

身份不明的刺客

《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引注:曹公遣刺客見劉備,方得交接,開論伐魏形勢,甚合備計。稍欲親近,刺者尚未得便會,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須臾,客入廁,備謂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補益。”亮問所在,備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嘆曰:“觀客色動而神懼,視低而忤數,奸形外漏,邪心內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牆而走。

這件事後人認爲其疑點重重,破綻多多,但無論如何,只通過談話就瞭解了一個人的能力,這都顯示了劉備極強的知人識人能力。

劉備身上出現過哪些典故?這些典故都與誰有關 第2張

求田問舍

釋源:《三國志·魏志·陳登傳》:陳登者,字元龍,在廣陵有威名。……年三十九卒。後許汜與劉備並在荊州牧劉表坐,表與備共論天下人,汜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備謂表曰:“許君淪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爲善士,不宜虛言;欲言是,元龍名重天下。”備問汜:“君言豪,寧有事邪?”汜曰:“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牀臥,使客臥下牀。”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色,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問舍,言無可採,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間邪?”

說解:求田問舍,原是劉備說許汜爲國士,處紛亂之世,而無效主之志,只知道買田置屋,爲個人利益打算,沒有遠大志向。後以求田問舍形容專營私利而胸無大志之士。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