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揭祕死亡羅布泊神祕古墓 驚現4000年木乃伊

揭祕死亡羅布泊神祕古墓 驚現4000年木乃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7月8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羅布泊一直都是神祕的象徵,存在很多神祕的現象,又被稱作“死亡地帶”,據悉,1934年曾有人發現一片神祕的古墓,但後消失不見,近期,考古學家通過GPS和Google Eearth的幫助,再次開啓了這片墓地的探索,揭開其中的祕密在猙獰的羅布泊,考古學家發掘出一處神祕的墓地。墓的主人死於大約4000年前,但他們的屍體卻在乾燥的氣候下得以保存。這片地方位於塔里木盆地的乾涸河牀處,被稱爲“小河墓地”。復旦大學著名遺傳學家金力對樓蘭遺址的一些木乃伊進行過DNA分析,調查結果稱,樓蘭木乃伊中的DNA標記證實其有東亞甚至南亞的血統。關於小河墓地,研究小組指出,小河墓地的木乃伊是混血,他們同時擁有着歐洲和西伯利亞的遺傳標記,因此推斷它們有可能來自於國外。

揭祕死亡羅布泊神祕古墓 驚現4000年木乃伊

網絡配圖

大多數實驗結果表明:一種男性的Y染色體主要集中在東歐,亞洲中部及西伯利亞地區,但在中國卻很少見。線粒體DNA,這種負責傳遞雌性特徵的DNA,一條具有西伯利亞的基因特徵,另外兩條基因在歐洲則極爲常見,這兩個Y染色體和線粒體DNA都很古老,研究團隊由此推測:歐洲和西伯利亞人種很可能是4000年前進入塔里木盆地定居,並相互通婚。

塔里木盆地小河流域公墓裏發現的木乃伊,年代最爲久遠。遺傳學家用碳14測試分析了木乃伊的DNA,發現最古老的木乃伊有着3980年的歷史

死亡之海”羅布泊七大新發現

被譽爲“死亡之海”的羅布泊,給現代人留下了太多的謎團,有些甚至是千古之謎。正因爲如此,一代一代的科學家都爲之奔波不息,有的科學家甚至爲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彭加木就是爲了我國科學事業在羅布泊殉難的科學家。

在彭加木羅布泊科考殉難30週年紀念日之際,由廣州市白雲區委、白雲區政府和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聯合,組織開展的重走彭加木探險之路科考活動於11月13日結束,此次科考活動獲得“新發現古城遺址”等7項重大發現。

小河墓地附近新發現古城遺址

科考隊員發現,它的位置處於小河墓地西北不遠處,古城城牆年代大約在公元400—500年左右,形成於北魏時期。根據牆體年代和初步發現的文物類型以及地理位置,科學家初步認爲有可能是文獻記載的“注賓城”,可暫定名爲“注賓泊古城遺址”,該古城遺址的隸屬、職能,還有待詳細的考古發掘工作。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裏對注賓城這樣記載:“河水又東經墨山國南,又東經注賓城南,又東經樓蘭城南而東注。”有專家據此認爲,這說明注賓城與注賓河用的是同一名字,也說明注賓城與西北邊的墨山國和東面的樓蘭國的相對位置。

揭祕死亡羅布泊神祕古墓 驚現4000年木乃伊 第2張

網絡配圖

中國著名沙漠研究專家、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員、羅布泊科考隊隊長夏訓誠說,由於該遺址臨近絲綢之路古驛站阿拉幹,處於絲綢之路東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上,因此無論該遺址是否是“注賓城”或“埒類城”或樓蘭國都“泥城”,它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毋庸置疑的。通過對不同古城遺址的年代學分析,爲深入研究羅布泊地區古代遺址的時間與空間分佈,西域文化的演化過程、人類活動與環境變化關係等,都提供了證據。

小河文化主要存在於孔雀河流域,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孔雀河下游主河道兩岸及河流尾端的三角洲地區,由多組碳14數據表明,小河文化出現於公元前3000年前後,持續存在的時間約在500—600年上下,到公元前2000年走向衰落,進而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或遷移或轉化爲另外的文化羣體,這個時間應該還要晚一些。

羅布泊古湖泊“大耳朵”長大

此次野外科考證實了羅布泊古東湖連續向西延伸湖岸線的存在。這一發現表明羅布泊古湖泊面積遠大於“大耳朵”範圍,古湖岸呈圓形封閉狀態,而不僅僅是“耳朵”狀的。

羅布泊“大耳朵”之謎源自於上世紀80年代美國學術雜誌公佈的一張用國際衛星從900公里高空拍攝的羅布泊照片。這張照片影像形狀酷似人的耳朵輪廓,由此展開了學術界對“大耳朵”位置、地理結構分佈等問題的爭論和猜測。夏訓誠說,“大耳朵”就是羅布泊歷史時期乾涸的湖盆。羅布泊古東湖的乾涸過程可以劃分爲6期,在雷達圖像表現了明確相間的6個條帶。明條帶爲高含鹽量湖相沉積層,代表了羅布泊強烈萎縮湖面快速縮小,鹽分快速結晶析出。暗條帶爲低含鹽量湖相沉積層,代表了羅布泊湖相對較弱的萎縮,含鹽量較低。

揭祕死亡羅布泊神祕古墓 驚現4000年木乃伊 第3張

網絡配圖

能夠透視極端乾燥鹽殼層的雷達遙感技術發現了被羅布泊西湖覆蓋的羅布泊東湖連續向西延伸的湖岸線,科考隊據此找到並確認了羅布泊東湖的北湖岸線存在。這一發現遠遠超出了“大耳朵”形狀,科考隊由此推測,羅布泊古東湖分佈範圍遠遠大於5350平方公里,這樣測算羅布泊古湖面超過1萬平方公里。

樓蘭古城東有大面積農耕遺蹟

通過此次野外表土採樣分析,樓蘭古城東發現有大面積農耕遺蹟的植物孢粉直徑大於47微米,這是該地區被認爲有人爲耕種的有力證據。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秦小光表示,通常情況下,國際上認爲,直徑大於40微米的是糧食作物的孢粉,因此,可以認定這裏曾經種植過糧食,此處爲耕地事實確鑿。

在樓蘭古城出土木簡紙文書中,有不少反映的是軍隊屯墾情況的記錄。2008年底,夏訓誠帶領綜合考察隊在羅布泊考察時,在樓蘭古城附近發現了古代農耕遺址,爲樓蘭屯田提供了新的考古佐證。但由於地表風蝕嚴重,科考人員尚未發現耕作土壤殘留,僅對現存土壤提取了樣本,期望能發現種植作物的直接證據。樓蘭古城附近的農耕遺蹟同樣是科考隊員在實地探查衛星圖片顯示的可疑形狀時確認的。這一遺蹟位於樓蘭遺蹟東10餘公里接近孔雀河位置,存有“目”字形和橢圓放射狀兩種人工灌溉痕跡,幹、支、鬥、毛各種灌溉渠系依稀可辨。

揭祕死亡羅布泊神祕古墓 驚現4000年木乃伊 第4張

網絡配圖

據夏訓誠介紹,樓蘭遺蹟發現以來,僅存300米×300米的古城,它的地位究竟是古樓蘭王國的都城,還是普通兵站,抑或是屯田所?由於周邊缺少考古旁證,因此學界存有很大爭議,新農耕遺蹟的發現或許對解決這一問題有所幫助。

秦小光一行此次在樓蘭遺址附近的耕地分佈區和疑似人工水渠分佈區採集到螺殼和幹蘆葦樣本。“至少能通過碳14測年,知道這些水渠存在的年代。”他說。

羅布泊爲極端環境生物基因庫

極度乾旱的羅布泊生活着耐高溫、耐鹽和耐輻射的生物,也因此成爲極端環境下的生物基因庫而得到生物學家們的青睞。

羅布泊地區的動物,參閱前人考察成果,兩棲類1種,爬行類7種,鳥類96種,由於羅布泊迅速乾涸,動物種類正在逐漸減少。

羅布泊地區現有的植物區系全是荒漠植物,植物種類貧乏,不僅稀少,也缺少特有植物。近100年來,大批植物種類消失,目前僅有13科27屬36種荒漠植物存在,這些植物爲了適應鹽鹼和乾旱的環境,進化出了特殊的生理結構。

羅布泊地區的昆蟲,記錄有11目,種數在70種以上。在昆蟲家族中尤以鞘翅目種類最多。儘管羅布泊地區水資源貧乏,但水生類昆蟲並少見,水龜、龍蝨、石蛾、蜻蜒、跳蝽等也可以在水生環境中找到。這類昆蟲都會及時的採取休眠方式以度過乾旱季節,從而適應乾旱的荒漠。

羅布泊地區還孕育着極爲豐富的極端環境微生物類羣,可能具有重要潛在研究和開發利用價值。此次科考隊專業人員在羅布泊不同類型地區,採集樣品,帶回室內分析。據悉,國家將在羅布泊實施有關生物多樣性的研究項目。羅布泊近萬年環境變遷被破解,羅布泊環境的變遷被科學家們破解,在近萬年的時間尺度上,這裏曾經氣候溼潤,湖面達數千至近萬平方公里,地面植被增加。一萬多年來湖水一直處於鹹水和半鹹水交替狀態,期間還曾一度淡化爲微鹹水。夏訓誠說,由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地球環境研究所、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科學家共同完成的研究課題破解了羅布泊萬年來的環境變遷。

揭祕死亡羅布泊神祕古墓 驚現4000年木乃伊 第5張

網絡配圖

科學家們採取了湖心巖樣標本,通過科學手段研究得出結論,環境變化可劃分8個階段,雖然有時環境較好,但始終處於乾旱背景下,入湖河流徑流的大小對湖泊環境的影響遠遜於溫度變化的影響;湖區環境最好時期爲中世紀。湖泊演變過程中的快速和突變現象明顯,往往在短時間內發生擴張和消退,這是極端乾旱氣候下寬淺湖泊演化的基本特點。風塵始終是羅布泊沉積重要物源之一,並可據此來恢復不同時期風暴作用的強弱。小河和樓蘭等古代文明興衰的直接原因是河流改道及徑流量變化造成環境變化所致,這從唐、宋時期人們再次回到樓蘭古城這一事實得到證明。

研究結果表明,距今700年,風暴作用加強,氣候乾旱,羅布泊進入現代環境的變遷。距今350年以來,羅布泊經歷了幾次重要事件:1921年,塔里木河經孔雀河入羅布泊,使湖面迅速擴大,直到1942年後開始收縮。1958年大洪水再次充盈羅布泊,並使久旱的東湖再次充水。由於1958年後在孔雀河修建了兩個水庫,截留了上游來水,因此羅布泊在1962年完全乾涸,形成現在的羅布泊鹽漠。

沙塵暴源區之一

羅布泊地區北部、東部和西部分佈着的300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雅丹地貌形成的營力除了傳統的風蝕作用大,還存在着流水侵蝕的作用。如龍城雅丹分佈區,土丘高約15—20米,除東北風的吹蝕外,附近山區突發性洪水,也對雅丹地貌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因侵蝕而形成的雅丹地貌,侵蝕的塵土到哪裏去了?這是重要的科學問題。“沙塵暴”其實主要是塵而不是沙。根據筑波大學觀察資料,塔里木盆地發生沙塵暴,兩天以後沙塵可以飄洋過海到達東京上空,可以認爲羅布泊地區是我國沙塵暴源區之一。另一部分塵土成爲西北黃土和崑崙山黃土來源之一。

揭祕死亡羅布泊神祕古墓 驚現4000年木乃伊 第6張

網絡配圖

亞洲內陸乾旱中心

據中央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科研人員趙勇介紹,2009年,在哈密至羅布泊鎮,共安裝了3個自動氣象站,收集風速、風向、氣壓、降水、溫度、溼度、等氣象要素,首次獲得了系統氣象資料。其中在羅布泊中心區域的1個自動氣象站,還增加了一個有關蒸發的檢測項目。此外,這些自動氣象站還承擔爲鐵路等提供氣象資料的職能。

羅布泊位於我國極端乾旱地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蒸發能力超過4800毫米以上。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吐魯番盆地托克遜,年降水量僅3毫米,而蒸發能力還不到4800毫米。因此,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內陸區域乾旱中心。

趙勇說,現在的羅布泊鉀鹽開發基地,通過人工形成了一個180多平方公里的滷水湖,測得的當地溼度達70%,這對羅布泊周邊的氣候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對新疆大的氣候環境則沒有太大影響。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