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崇禎烏龍事件:官員們迎接明太子 卻迎來多爾袞

崇禎烏龍事件:官員們迎接明太子 卻迎來多爾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打進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絕望中上吊自盡,大明王朝就此滅亡。

明亡後,京城的明朝官員們,除了極少數跟着崇禎皇帝自殺殉國外,大部分都改弦更張,迅速投進了李自成的懷抱,登記報名,願意爲新誕生的大順政權效犬馬之勞。

剛剛奉命從遼東趕回北京勤王的遼東總兵吳三桂,沒等率軍到達北京城,明朝就亡了。他已無王可勤,就停在山海關,觀察了一下形勢後,也像京城的那些官員一樣,投靠了新政權。李自成許給他的酬勞是:父子封侯。

事實上,除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外,遼東的滿清政權也一直在招降吳三桂。吳三桂之所以選擇李自成,除了同屬漢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吳三桂的家人尚在北京,在李自成的手心裏。

吳三桂覺得,自己投降後,李自成沒有理由不善待自己的父親、家人。可是,就在他奉李自成之命率軍朝着北京進發的時候,他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大順軍把吳三桂的父親抓起來了,大順軍的將領還霸佔了他的愛妾陳圓圓。

崇禎烏龍事件:官員們迎接明太子 卻迎來多爾袞

網絡配圖

是可忍,孰不可忍?吳三桂一怒之下,調轉馬頭,重新佔領了山海關,然後投降了清軍。

局勢瞬息大大變。當時,李自成在北京的兵力有大約10萬,吳三桂有5萬左右,多爾袞所率的清軍有七八萬。原本是15萬對七八萬,幾乎穩操勝券。可是現在變成了10萬對13萬,李自成的敗象已顯。

果然,山海關一戰,大順軍在清軍和吳軍的夾擊下,大敗而歸。更嚴重的是,北京城危在旦夕。李自成一權衡,只好暫時撤離北京,率領殘兵朝着自己的西北老巢進發。多爾袞派吳三桂等大將率軍追擊李自成,自己則率兵進了北京城。

短短一個多月,北京城兩度易主,京城的官紳百姓都有點迷茫。

由於消息的閉塞,大家都不知道吳三桂已經投了清。只聽說吳三桂大敗李自成,還搶回了明朝的太子朱慈烺,要恢復大明江山。

探聽到有一支大軍正朝着京城趕來時,大家都誤以爲是吳三桂和太子朱慈烺。於是,剛剛投降過李自成的官員們,一抹臉,又變成了大明忠臣,畢恭畢敬地聚集在城門口迎接太子。

等看到來者是拖着大辮子的清軍時,有人直接當場昏倒在地;有人悄悄地挪出人羣,消失在人海;還有一部分臉皮巨厚的,竟然將錯就錯,把多爾袞迎進了城。

想想那個場面,真是尷尬啊。

崇禎烏龍事件:官員們迎接明太子 卻迎來多爾袞 第2張

網絡配圖

如果從秦始皇建帝號算起,至清宣統宣佈“退位”止,在這兩千一百多年中,大約有二百多位皇帝,其中天下統一的皇帝約有一百二十多個。在這些諸多皇帝中,昏庸、殘暴、荒淫之君衆多,但也還有爲數甚少的傑出明君。唐王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可算得上是一位有作爲的傑出明君,他開創了中國封建歷史上的“貞觀盛世”,史稱盛唐時期。其所以如此,固然原因很多,但作爲李世民個人來說,這與他18歲從軍南征北戰的經歷大有關係。他清醒地看到隋朝滅亡,無道暴君煬帝被士兵勒死江都的教訓,看到人民的力量,從而能兼聽納諫。不過,他的納諫又是前後不一的。

前期,唐太宗希望大臣們“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而且說到做到。當大臣們奏事時,則和顏靜聽,鼓勵大臣們大膽提出錚諫之言。同宰相們商討國家大事時,允許諫官旁聽,並對直言錚諫者予以獎勵。

在唐太宗認真求諫的鼓勵下,貞觀一朝君臣確曾一度形成了一種直言進諫、納諫之風。民部尚書裴矩佞於隋,也能大膽進諫力爭。司馬光就說:“裴矩佞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爲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爲忠。”武德九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在點兵年齡問題上採納了封德彝之諫,將年齡由21歲改爲18歲,下了幾次詔敕,魏徵則堅持認爲不可,壓發詔敕,唐太宗因此事盛怒,召見魏徵,指責魏徵固執。魏徵回答說:“陛下常說要以誠信治天下,可是自陛下即位以來,才短短几個月,已經有幾次失信於民了,怎能使民相信以誠信治天下呢?”太宗聽了魏徵一席忠言,覺得有理,反而高興地說:“過去我總以爲你固執,不悉政事,今天聽了你分析國家大事,甚爲中肯。如果號令不信,民不知所從,天下何由而治呢?看來是我錯了。”於是點兵仍依原制,年齡仍限制在年滿21歲的壯丁中,魏徵也因爲敢於直諫得到唐太宗獎賞。

崇禎烏龍事件:官員們迎接明太子 卻迎來多爾袞 第3張

網絡配圖

貞觀元年十二月的一天,唐太宗對大臣們說:“昔禹鑿山治水而民無謗讀者,與人同利故也。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反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朕欲營一殿,材用已具,鑑秦而止。王公以下,宜體朕意。”在這裏唐太宗以史爲鑑,將大禹治水與秦始皇修宮殿作比較、分析,同樣是搞“建設”,爲什麼人們對大禹沒有意見,對秦始皇卻怨恨得甚至造起反來呢?原因就在於治水是爲了人們的利益,修建宮殿是爲了個人享受。然後說到自己原打算建造一宮殿,材料都準備好了,鑑於秦始皇的教訓,決定不修了。這時太宗才29歲,頭腦是清醒的,能做到“鑑秦而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