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爲什麼要哀求大臣募捐?明朝官員和崇禎的關係怎麼樣?

崇禎爲什麼要哀求大臣募捐?明朝官員和崇禎的關係怎麼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崇禎爲什麼要哀求大臣募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皇帝無法承受亡國之君的罵名,在煤山自縊而亡。之所以明王朝滅亡,很大程度上是錢的問題,百姓承受着敲骨吸髓般剝削,而前線士兵仍舊領不到糧餉。起義接連不斷,軍隊一盤散沙,崇禎孤掌難鳴,明亡徵決矣。

在此之前,崇禎皇帝做了最後的嘗試,那就是號召大臣們捐款。崇禎是個十分好面子的皇帝,以勤政奮勉自居,然而到了絕境的他也只能拉下身段,懇求大臣捐款,來解燃眉之急。理論上講,如此處境,崇禎理應調動一切資源來挽救國家,譬如直接強制命令官員財產充當軍費,而崇禎卻低聲下氣地募捐,這是爲何?

崇禎爲什麼要哀求大臣募捐?明朝官員和崇禎的關係怎麼樣?

首先,崇禎的性格,一直首鼠兩端:

皇帝是國家最高統治者,而崇禎並沒有下令抄家沒收財產,而是委曲求全,用一種效率最低的方法,那就是募捐。單單募捐的過程就要花費很長時間,大家再推諉扯皮一陣,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個兒子,是明熹宗朱由校同父異母的弟弟。拜他老爹所賜,崇禎童年過得十分不如意。萬曆皇帝看不上朱常洛,源自朱常洛的母親是一位普通宮女。是因爲一次不經意的偶遇,才讓王恭妃懷上了孩子,並生下了皇子朱常洛。

接下來就是浩浩蕩蕩的國本之爭,萬曆皇帝不想立朱常洛爲太子,而想立鄭貴妃所生朱常洵爲太子。大臣們當然不同意,皇帝、鄭貴妃、大臣們三方爭鬥不休,萬曆乾脆朝也不上了,奏章也不看了。

萬曆二十九年,朱常洛才被立爲太子,而之後朝廷依舊動盪不安。萬曆三十九年,崇禎帝朱由檢出生,鑑於他父親朱常洛的地位時常不穩,加上鄭貴妃一干強大敵人,朱由檢也不會得到多好的待遇。

崇禎帝朱由檢從出生以來,就一直在一種負面環境中,明宮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皇宮籠罩在未知的陰謀之下,這些都發生在崇禎身邊。在複雜的成長環境下,崇禎既自卑又自負,既多疑又焦慮,他想要復興大明,但又缺乏信心,他想要任用人才,又不採納諫言。

崇禎爲什麼要哀求大臣募捐?明朝官員和崇禎的關係怎麼樣? 第2張

面對重大決策,崇禎總會首鼠兩端、猶豫不決。崇禎十七年正月,大臣李明睿曾勸告崇禎帝最好遷都南京。崇禎道:

“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

意思是說,朕也想南遷,只是外面的大臣們不同意,該怎麼辦?

李明睿繼續說:

“天命微密,當內斷聖心,勿致噬臍之憂。”

意思是說,現在應當機立斷,時局緊急,不能再猶豫。

而崇禎則一直猶豫不決,很明顯,他沒有朱元璋的堅定和果決,在猶豫之間,機會不復存在,李自成入城後,只得自殺殉國。

崇禎十年,皇太極再次出兵南下,崇禎令盧象升總督軍務,保衛京師。是時,崇禎有意和談,而盧象升堅持抗戰,猶豫不決再次發生。崇禎十一年,盧象升在鉅鹿被數倍清軍圍困,宦官高起潛手握重兵卻不來救援,盧象升力戰而死,帝國葬送了一名良將。高起潛見死不救,源於崇禎帝的和談願望,以及高起潛的揣摩聖意,畢竟太監只能依靠皇上,當然最後和談也沒有達成。

崇禎爲什麼要哀求大臣募捐?明朝官員和崇禎的關係怎麼樣? 第3張

其次,明朝的官員跟皇上已經離心離德:

到了最後關頭,崇禎沒錢了,國庫也沒錢了,軍餉發不出,此時應該不惜一切代價籌措軍費。而崇禎再次陷入了糾結之中,他既不想得罪士大夫,還想維護皇帝的尊嚴,最終選擇了折中的辦法,也是最不靠譜的方法,募捐。

到了此時,士大夫們早已拋棄了什麼原則和尊嚴,畢竟天下是他老朱家的,自己只是打工的。明朝滅亡後,只不過換了老闆罷了,只要能保住權位,其他都無關緊要。於是大臣們哭窮、做戲、喊冤,一場鬧劇後只籌集了二十萬兩,接着,崇禎絕望了。

明朝不同於宋朝,北宋最接近真正意義上的君臣共治,也就是說,大臣不僅僅是打工仔,還是天下的治理者。終北宋一朝,幾乎沒有殺過一位士大夫,文臣地位被提高到了空前程度: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這才應該是士大夫們的職責和使命。

雖然大臣中也並非都是善類,但宋朝文臣對朝廷的忠誠度高於大明。反觀崇禎,不論對文臣還是武將,信任度都很低,單單內閣首輔,就換了四十四位,這很能說明問題。

崇禎爲什麼要哀求大臣募捐?明朝官員和崇禎的關係怎麼樣? 第4張

從朱元璋開始,明代的皇帝們並沒有把大臣當作盟友,只看成敵人或者打工仔。明初四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藍玉案、郭桓案,牽連被殺超過十萬人,單此一項,就足夠把所有官員都得罪。官員們貪污不假,但是這麼做的後果也讓官員和皇帝的關係極爲緊張,所以很多官員只關心他的權位,沒有一絲家國情懷。

袁崇煥被俘後,祖大壽率兵潰逃,再也不敢進京,遼東無人可用。袁崇煥的做派是不太正常,但也不至於被凌遲處死,不考慮袁崇煥個人,也要考慮到遼東的將領士兵。袁崇煥爲了國家付出了所有,哪怕犯過錯誤,也不應該落得如此下場。結局則寒了遼東將士的心,無人再肯爲朝廷賣命。

孫傳庭是明末最後一張王牌,爲了朝廷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崇禎十六年,孫傳庭戰死沙場,得到的結果則是:

“或言傳庭未死者,帝疑之,故不予贈廕。”

崇禎帝不是緬懷英烈,而是擔心孫傳庭死沒死,死後連封號都不給。

到了捐款的時候,大臣們當然不買崇禎的帳,有的砸鍋賣鐵,有的在家門貼上“此房出售”,有的只捐幾百兩,讓崇禎“情何以堪”。如果是君臣一心,可能崇禎早就南遷了,或者乾脆和皇太極和談,結局應該會好很多。

崇禎爲什麼要哀求大臣募捐?明朝官員和崇禎的關係怎麼樣? 第5張

最後,如果貿然抄家,只會把官員逼反,使得他們捲款逃亡李自成陣營:

在崇禎首鼠兩端的過程中,或許擔心權貴們會成爲叛徒,可能會發生給李自成帶路等事項。如果換做朱元璋,直接全部抄家,根本不會有其他考慮,而崇禎則想得太多了。

在崇禎號召捐款之時,內閣首輔魏藻德推脫沒有錢,只捐五百兩。李自成大兵就在城下,崇禎問魏藻德如何是好,只要你開口,馬上下旨。魏藻德則趴在地上,屁股撅起老高,一言不發。李自成攻破京城,抓住魏藻德問道:

“你爲什麼不跟皇帝殉死?”

魏藻德回覆:

“方求效用,那敢死?”

意思是說,我準備給新朝廷效力,怎麼敢死呢?

李自成雖爲賊頭,也看不上如此叛徒,在酷刑之下,魏藻德交出大量金銀,最後死於獄中。

內閣首輔都如此,下面的官員可想而知,假如崇禎強令抄家,這幫傢伙必定直接投敵。在崇禎面前哭窮的官員們,卻在李自成的逼迫下交出了鉅額財產,李自成總共在京城內搜出七千萬兩白銀,這幫官員也大多成了刀下亡魂。不知這是崇禎的悲哀,還是官員們的悲哀!

崇禎爲什麼要哀求大臣募捐?明朝官員和崇禎的關係怎麼樣? 第6張

後來也有傳言講崇禎帝自己的小金庫都藏有銀子三千多萬兩,實際上是李自成刻意抹黑他,把搜刮的百官的銀子都算到他頭上了。

真實情況是,他真的沒錢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