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龍脈之謎!禹制九鼎安天下龍脈初顯

龍脈之謎!禹制九鼎安天下龍脈初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據《尚書》記載,大禹時期,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 "洛書 ",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爲九州。此後大禹大會諸侯,奠定部落聯盟首領地位,夏王朝建立,天下龍脈開始顯露。

傳說,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第六代玄孫,帝顓頊的曾孫,因治河有功,受舜禪讓繼承帝位。在我國古代傳說中,大禹是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而真正讓大禹名垂千古的,就是關於他治水的豐功偉績了。

龍脈之謎!禹制九鼎安天下龍脈初顯

網絡配圖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洪水橫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穀不收,人們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躲避不能解決問題,必須得根治水患,於是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大家共同討論派誰去治水。各個部落的首領都推薦鯀,認爲他是個能夠治理水患的人才,雖然堯並不十分信任鯀,卻由於所有首領的大力推薦,堯最終同意了派鯀去治水。鯀沿用了過去的辦法治水,用土堵水的方法,築堤來把水引入河道中。他把人們活動的地區用一個圍牆似的小土城圍了起來,洪水來時,不斷加高加厚土層。但是,這種方法沒能治理得了洪水,洪水太過兇猛,不斷衝擊土牆,不久就把大家辛辛苦苦築起的堤壩沖垮了。鯀治水九年,勞民傷財,一事無成,並沒有把洪水制服。

禹是鯀的兒子,相傳生於西羌(今甘肅、寧夏、內蒙古南部一帶),後隨父遷徙於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堯時被封爲夏伯,故又稱夏禹或伯。堯把帝位禪讓給了舜,舜成爲部落聯盟首領。他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看到了鯀努力多年也沒有治理好水患,就把鯀殺了,讓鯀的兒子禹繼續他父親的工作去治水。

大禹接到了這個任命後,並沒有急着開工,而是首先總結之前的失敗教訓,考察河流的各種情況,帶領契、棄等人一起把水流的源頭、上游、下游都走過一遍,並在重要的地方堆積一些石頭或砍伐樹木作爲記號。經過研究,禹覺得他父親所使用的堵的辦法不能治理水患,於是他改用疏導的辦法。確定好方法以後,他親自率領百姓,只使用相當簡陋的石斧、石刀、石鏟、木耒等工具,疏通河道,治理洪水。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他們都兢兢業業,一刻不鬆懈,風餐露宿。治水的百姓有重大的犧牲,有的被山石砸傷,有的失足摔落,有的被洪水沖走;大禹本人更是一心治水,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在領導治河的過程中甚至連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腳趾甲也因長期泡在水裏而脫落,十分艱辛。

爲了便於治水,大禹還把整個地域劃分爲九個大州,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九州。他共疏導了九條河流:疏通弱水至於合黎山,多餘的水就向西到流沙;東疏導黑水,使之進入至三危山,流入南海;然後逐步疏導黃河,從積石山開始到達龍門山,向南到達華陰,向東到達砥柱山,一直往東到達孟津,再向東經過洛水北側,到達大邳,於是開始北流,過降水,至大陸澤,再向北分爲九條河,這九條河到下游又匯合爲一條成爲逆河,匯入大海。疏通瀁水,自嶓冢山開始,向東流依次成爲漢水、滄浪水,然後過三澨水,直入大別山,向南流入長江,向東與彭蠡澤之水會合,再向東流形成北江,然後匯入大海。疏導長江,從汶山開始,向東流分出沱水這條支流,再往東到達醴水,過九江到達東陵,向東斜行北流,匯入彭蠡澤,繼續往東就是中江,最後匯入大海。疏導沇水,向東爲濟水,注入黃河,繼續向東從陶丘北面到達荷澤,前往東北與汶水合二爲一,然後向北流入大海。疏導淮水,自桐柏山始,向東與泗水、沂水會合,然後往東直流入海。疏導渭水,從鳥鼠同穴山開始,往東匯合灃水,轉而向東北,與涇水相匯,再向東穿過漆水、沮水,流入黃河。還有雒水,從熊耳山開始,向東北與澗水、瀍水會合,繼續向東再與伊水匯合,向東北流入黃河。

這些河流經過大禹的疏導,都能夠暢通無阻地流向大海,從此很少氾濫。他們把黃河的主流加深加寬,把支流疏通,與主流相接,這樣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歸主流。然後又接着疏通各地的支流溝渠,排除原野上的積水深潭,讓它流入支流。同時,他們把原來的高處培修使它更高,把原來的低地疏浚使它更深,於是形成了陸地和湖澤。洪水被徹底制服,人們也能夠安居樂業了。

龍脈之謎!禹制九鼎安天下龍脈初顯 第2張

網絡配圖

治水成功使得禹建立了極高的威望,天子的聲威教化甚至達到了邊疆。於是帝舜召集各部落酋長舉行隆重的祭祀,在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了禹,以表彰他的功績,並向天下百姓宣告治水成功和天下太平。不久,又封禹爲伯,以夏(今河南登封縣)爲其封國。

帝舜在位33年後,正式決定由禹作爲帝位的繼承人。又過了17年,舜在南巡中逝世。舜死後,禹守孝三年,仍按傳統的禪讓制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自己躲避到了陽城。但是由於禹聲名很好,使得“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不得不再即天子位,在嵩山陽城(河南登封縣郜成鎮)建都,國號爲夏後。

禹帝立爲天子後,還是按照禪讓的制度,準備把帝位傳給皋陶,於是向上天推薦皋陶並把國政授給他。但是,皋陶沒有繼任就死了,禹就把皋陶的後代封在英、六兩地,還有封在許地。後來又舉用了益,把國政授給他。

禹繼位後,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爲中心的部落聯盟,禹成爲這個部落聯盟的首領,事實上的地位已經類似於帝王。當時,塗山氏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中原各方中勢力最強。皋陶爲塗山氏首領,禹任命皋陶爲刑官,並娶了塗山氏的女嬌爲妻,兩族結成了牢固的政治聯盟,對大禹治水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成爲聯盟首領以後,禹令皋陶製定了一系列規則,各氏族部落如有不聽號令者,就以刑罰來懲辦。傳說西部與禹同族的有扈氏,好戰而不服禹。禹採取一邊用兵征服,一邊用德政教化的策略,使有扈氏最終臣服於禹。東南地區古稱“九夷”,即九個較大的部落。禹爲加強對其統治,幾次出巡該地區,傳播中原文化和禮教,受到當地百姓的尊敬和禮遇。

帝禹在位第十年東巡,到達會稽的時候就去世了。但爲紀念這次盛會,“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班固《漢書·郊祀志》)。即接受九州牧守所貢的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

關於九鼎的鑄造,歷來就有多種傳說。黃帝獲得了河圖,而大禹獲得了洛書,在他的時代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劃天下爲九州,這個九鼎就成了大禹是天下共主、確立政權的象徵或標誌。鑄鼎是一種古老的傳統,伏羲曾制一神鼎,取一統之義;黃帝作三個寶鼎,象徵天地人。禹的九鼎被置於宮門之外,這就是昭示天下禹成了九州之主,實現了天下統一。

這以後,九鼎成爲獲得天命、登天子之位的一種象徵。商湯滅掉夏朝的時候,就把這九鼎遷到了商的地界,這就意味着商取代了夏成爲中原的主人。周武王伐紂,也是在得到了九鼎之後確立其合法地位的。周王朝禮樂制度十分完善和發達,對於不同地位的人所擁有的鼎的數量和等級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這是不可違背的。奪取九鼎,也就成了天子的象徵。周代的青銅鼎是專門用來炊煮、盛放祭祀用的胙肉的,而祭祀是古人最看重的一項儀式,鼎的神聖就可以想象了。

到東周春秋時代,禮崩樂壞,諸侯紛紛僭越西周所規定的等級制度,春秋末年更是如此。哪位霸主如果可以擁有九鼎,就是擁有了諸侯共主的地位。楚國強盛一時的時候,楚莊王曾帶兵來到周朝都城洛邑,向周定王的使節詢問九鼎之輕重大小,這表明了他也想要擁有九鼎,取代周天子。於是,“問鼎”這個詞就成爲了奪取天下的代名詞。

龍脈之謎!禹制九鼎安天下龍脈初顯 第3張

網絡配圖

禹即位後,有一些部落不服從禹的統領,導致發生一些戰爭。共工氏在大禹之前治水失敗了,所以也不願看到大禹治水成功超過自己,便千方百計地將洪水引向空桑山,那裏是大禹的治水工地。禹爲了徹底打敗共工氏,決定聯合各部力量決一死戰。他以皋陶、伯益迭爲首輔,倚重塗山氏,在塗山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大會夏、夷諸多邦國或部落首領,商討對付共工氏的戰略部署。歷史上稱這次大會爲“塗山之會”。

這次會議正式而隆重,據《左傳》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各個部落的首領前來參加大會,對禹朝貢,成爲王朝統治下的諸侯。塗山之會確立了禹天下共主的地位,也奠定了天下一統的基礎和格局。這次大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標誌。

參加會議的部落首長之一防風氏在會議開始以後被共工收買,他自稱越人各部落之長,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爲了維持聯盟的統一與他的威信,當機立斷,在會上殺了防風氏,並曝屍三天,以儆效尤。這使得與會的各國之君深感震驚,他們只得對禹行臣服的禮節。那些沒有參加朝會的氏族部落領袖聽說此事,也紛紛向夏王朝進貢稱臣。共工很快被大禹打敗,最終被祝融殺死。

塗山大會上,大禹論功行賞,獎善懲惡,衆人都很信服。大禹任命皋陶爲相,封女嬌爲后妃,把兒子啓留在塗山氏國繼續培養。大禹起自民間,對人民很有感情,他以富民爲本,時時巡訪各地,瞭解民情,查訪賢能之士。他還把鍾、鼓、磬、鐸分別掛於廳前,發出告示:教我以道者擊鼓,諭我以義者擊鐘,告我以事者振鐸,對我述說困難者擊磬,有告狀者搖鐸。詔命初下,天下賢士聞風而至。

禹去世之時將天下交給了伯益。三年喪服過去後,伯益將天下交給了禹的兒子啓,自己跑到了箕山隱居。啓有賢德之名,天下無不期望其即位。禹去世之時,天下雖歸伯益,但因其未有德澤於民,致使諸侯均棄伯益而去朝見啓。於是,啓就成爲了新的君王,他就是夏后帝啓。由此,帝王開始世襲,華夏大地上的龍脈開始浮現。

由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由禪讓變作了世襲,封建王朝開始出現了世家龍脈的傳說和歷史,於是,一個個王朝都在歷史上留下了他們的龍脈……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