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丁戊奇荒天災人禍:蝗災奪去一千多萬人生命

丁戊奇荒天災人禍:蝗災奪去一千多萬人生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丁戊奇荒天災亦是人禍,這場蝗災奪去了千萬人的身家性命,整整持續了三年,包括直隸在內,整個華北地區遭遇了兩百年來未遇的旱災,死亡人數超過了1000萬,震撼了整個世界。

丁戊奇荒天災人禍:蝗災奪去一千多萬人生命

網絡配圖

1876年,南方各省,遭遇了大暴雨,廣東、福建兩省損失尤爲嚴重。而北方各省,從長江以北直到中朝邊境,出現了大面積的乾旱,部分區域顆粒無收。隨後,蝗蟲覆蓋了直隸省大部,包括天津在內,蝗災過後,一片狼藉。

第二年(1877年),華北旱情毫無緩解,蝗蟲繼續光顧。脆弱的儲備糧體系立即崩潰,大規模的死亡開始光臨這片十年前遭受戰爭災難(平捻之戰)的區域。山西和陝西兩省因交通不便,受災尤其嚴重。

英國人的外交報告當時這樣描寫:“在遭受災難最爲嚴重的一些州縣裏,百姓像野獸似的互相掠食;在幾百個甚至幾千個村落中,70%的居民已經死亡了。”

丁戊奇荒天災人禍:蝗災奪去一千多萬人生命 第2張

網絡配圖

朝廷派往山西賑濟的閻敬銘說:“往來二三千里,目之所見,皆系鵠面鳩形;耳之所聞,無非男啼女哭。枯骸塞途,繞車而過,殘喘呼救,望地而僵。”

災荒如此嚴重,其原因固然首在“天災”,但“人禍”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自內戰平息以後,雖然李鴻章等官員大力興修農田水利,但官場腐敗,導致不少水利設施形同虛設。

更爲致命的是,平時常設的“常平倉”、“社倉”“義倉”,因戰亂和官員的腐敗,出現了大面積的“虧短”。這導致了千百年來最爲關鍵的國家儲備糧食制度在災難面前毫無作用。

丁戊奇荒天災人禍:蝗災奪去一千多萬人生命 第3張

網絡配圖

“丁戊奇荒”發生後,河南巡撫兼東河河道總督李鶴年上報,請求從省外輸送糧食救濟。而按照官方的統計資料,河南本地的“常平倉”裏應該有95萬餘石糧食,卻幾乎是空倉。各受災省份情況大致相仿,儘管報表年年做,糧倉中卻空空如也。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大災難面前,災區的官員還算是正視困難,沒有打腫臉充胖子,各地紛紛奏清朝廷,告急求援。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