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春秋第一大國:從弱小到強大主要是誰的功勞

春秋第一大國:從弱小到強大主要是誰的功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春秋歷史上,弭兵之會確立了晉國、齊國、楚國、秦國四大強國的地位。雖然齊國在春秋初期九合諸侯,楚國也在擊敗了晉國。但是,綜合來看,晉國當得起春秋第一大國的地位。和齊國、秦國、楚國一樣,晉國的強大也是數代人的積累。並且,在晉國立國的時候,不過數個城池,周邊更是強敵環飼。那麼,晉國從弱小到強大,主要是誰的功勞呢?

春秋第一大國:從弱小到強大主要是誰的功勞

網絡配圖

首先,在西周建立後,因爲唐國發生內亂,周公滅了唐。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把唐封給叔虞,唐叔虞之子燮父,繼位徙治晉水,更國號爲晉。彼時,晉國只限於今山西南部的汾水流域一帶。公元前746年,晉文侯逝世,兒子昭侯伯即位。晉昭侯把曲沃封給晉文侯的弟弟成師,是爲曲沃桓叔。因爲曲沃桓叔有了一個比國都還要大的城,這無疑叔威脅到了國君的地位。

春秋第一大國:從弱小到強大主要是誰的功勞 第2張

網絡配圖

自此之後,晉國入了長達近70年的宗室內戰。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擊敗了晉侯緡,奪得了晉國的正統地位。兩年後,武公去世,晉國迎來了改變自身命運的國君——晉獻公。在晉獻公即位後,爲防範曲沃代翼的事件再次發生,晉獻公派人把原晉國諸公子們全部誅殺,開始以“絳”爲都城。自此之後,晉國公族勢力日漸衰微,卿大夫獲得大量封地和權力,爲戰國時期的魏趙韓三家分晉埋下了伏筆

在廢除了公族大夫制度後,晉獻公任人唯賢,起用士蒍、荀息、裏克、郤芮、郭偃等一批異姓人才爲卿大夫,爲晉國的強盛奠定了人才基礎。同時,晉獻公治理軍隊,擴大編制。“以一軍爲晉侯”,他擴建爲上、下兩軍,由他和太子申生分別率領,這也爲之後晉文公的三軍制度奠定基礎。當然,在政治、軍事實力全面提升的背景下,晉國開始對周邊諸侯國進行征討。其中,在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假道伐虢”,將“脣亡齒寒”的虢國和虞國相繼消滅。

春秋第一大國:從弱小到強大主要是誰的功勞 第3張

網絡配圖

最後,除了虢國和虞國,晉獻公又先後消滅了北邊的霍國、楊國,南邊的芮國、魏國、郇國、耿國、冀國、驪戎、赤狄等國家和部族。尤其是在征討驪戎時,驪戎求和將驪姬與其妹少姬獻給晉獻公。對於晉獻公的功績,歷史上稱其爲“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由此,廣闊的黃河中游地區都被納入到晉國的統治下。進一步來說,晉文公在位時間只有短短九年,卻能開啓晉國百年霸業,這裏面離不開晉獻公的開疆拓土,以及其在政治、軍事上打下的良好基礎。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