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滅六國促使秦國統一的功臣,誰的功勞是最大的?

滅六國促使秦國統一的功臣,誰的功勞是最大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滅六國促使秦國統一的功臣,誰的功勞是最大的?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秦朝統一之前,秦國也曾幾度強大到令周圍的國家都有所忌憚,再加上後有商鞅變法國力大增,才讓秦國有了不斷壯大的資本,那麼在秦國壯大的這一過程中商鞅、魏冉、范雎誰纔是最大的功臣。

滅六國促使秦國統一的功臣,誰的功勞是最大的?

想起那篇蕩氣迴腸的《過秦論》,“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於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在秦國的崛起過程中,連續出現了六任賢明的帝王,任用商鞅、魏冉、范雎等人,纔有了秦始皇鯨吞天下的資本。

秦國百年崛起過程中,秦孝公之後的六任秦王都能知人善任,秦國人才輩出,若論功行賞,當以商鞅、魏冉、范雎三人功勞最大。他們的出現,直接影響到了秦國的戰略方向,決定了後來百餘年的天下大勢。

商鞅入秦前,秦魏之間正在進行激烈的百年河西之戰。魏國國力強盛,秦國在前兩次河西之戰中節節敗退,還丟了賴以自守的函谷關,魏軍的堡壘一直修建到臨渭一帶,距離秦都櫟陽不過一百五十里,可以說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商鞅入秦後,秦國的被動局面終於有所改變。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先後進行了兩次徹底的變法,通過改革戶籍制、實行什伍連坐法,拿到了那個時代的大數據,基層變得透明瞭,秦國的動員力大大加強。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軍功授爵制、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把秦國打造成一臺高效又精確的戰爭機器。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力大大加強,打贏了最後一次河西之戰,取代魏國成爲新一代霸權強國。

秦昭襄王執政時是秦國正式崛起的時期。他有個很厲害的媽——秦宣太后,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羋月,還有個很厲害的舅舅魏冉,魏冉又舉薦了一個很厲害的大將叫白起。魏冉是個很有野心的人物,他不甘心窩在偏僻的雍州,嚮往中原的富饒之地,因而在執政期間頻頻率軍東出,兵圍大梁,威逼三晉、齊楚,因功封爲穰侯,功勞之大封無可封,更不用說他還有個很厲害的小弟白起。故而有一種說法,秦滅六國,其功七八在昭襄王;昭襄王之功,其功七八在魏冉。

魏冉執政後期忙於擴充自己在陶邑的封地,頻頻向東方六國開戰,主要目標是當時的齊國和趙國。秦軍越過韓魏攻打齊趙,打下再多的土地也是飛地,范雎就因這件事公然譏笑魏冉。范雎入秦後,向昭襄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並攛掇昭襄王收回宣太后和魏冉的權力。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廢宣太后,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驅逐出首都咸陽。

范雎主政後,及時調整了魏冉時代的“遠攻近交”策略,避免了秦國重蹈魏國覆轍。接着又巧設離間計瓦解合縱聯盟,結好齊趙,進攻韓魏。秦軍進攻韓國上黨,趙國被拖下水,秦趙之間爆發長平之戰。廉頗自知不敵秦軍,於是龜縮不出,修建營壘與秦軍對峙兩年。范雎又獻上離間計,迫使趙國換將趙括,幫助白起打贏了長平之戰,掃平了秦滅六國的最大障礙。

秦昭襄王死後,後任的秦王嬴政繼續執行范雎留下來的“遠交近攻”,用了十年時間,終於掃滅六國,一統天下。商鞅、魏冉、范雎各有功勞,功勞最大者首推商鞅。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變法成功的人,可謂是秦國的第一功臣。

正因爲有商鞅的變法的成功才讓落後的秦國有了真正利國利民的法度,這纔是秦國經久不衰的原因,更有變法之後獲得的強大國力的爲支撐,才能不斷吸引人才廣納賢才,更讓每一場重要的戰役又有精明強將和軍備作爲補充,這樣的實力不是他勝利還會有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