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爲何首提招安的是武松 第一個反對的也是他

爲何首提招安的是武松 第一個反對的也是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風蕭瑟,筵宴散盡,酒意闌珊之時,兩位江湖好漢正推心置腹。其中一位,八尺身軀凜凜,相貌堂堂,眼若寒星,眉如刷漆,武松是也。

武松悽然道:“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

爲何首提招安的是武松 第一個反對的也是他

網絡配圖

對方這位,正是江湖上人稱孝義黑三郎山東呼保義及時雨宋公明,宋江也。宋江慰薦撫循:“兄弟既有此心歸順朝廷,皇天必祐。”

時光荏苒,又是一個秋日,又是一次筵宴。梁山泊好漢們聚集忠義堂,在肉山酒海,觥籌交錯,曲歌箏彈中,宋江作一詞《滿江紅》,鐵叫子樂和唱至“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行者武松第一個跳出來,大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

何以首提招安的是武松,第一個明確反對招安的亦是武松?

武松上二龍山落草之前,對既有體制是敬畏的,順從的,認可的,甚至是極度欽慕的。

武松在清河縣,因酒醉與縣衙裏管機密房的一小公務員相爭,一時怒起,一拳便將那人打得昏死過去。在尚未確認是真死還是昏死的情況下,武松便徑直從家鄉山東清河縣逃往河北滄州柴進莊上避難。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石將軍石勇等皆因打死了人,避難在外。相較之下,驕傲自負且心思縝密的武松,這次逃亡避難真的是太倉促了些。可見他對既有體制還是比較敬畏的。

爲何首提招安的是武松 第一個反對的也是他 第2張

網絡配圖

過景陽崗之前,聽聞酒家吊睛白額大虎和限時過崗的告誡,全然不信;親睹崗子下樹上張貼的告示,仍是不信,且自負地認爲那是酒家的詭詐。在武松看來,無權威性和官方性的言語、文字,不足爲憑。直至親見山神廟門上貼着有官府印信的榜文,便當下全信。武松對既有體制的認可、信服,可見一斑。

得知哥哥武大郎被嫂嫂和姦夫西門慶毒死,不是瞋目扼腕,立刻手刃兇手,而是循規守法,蒐集人證、物證去報官,按法律程序走。武松能暫時壓住沖天的怒火和上涌的熱血,說明他認爲按體制內的法定步驟來,是一定能爲哥哥報仇的。報官無果之下,武松再也按捺不住噴薄欲出的怒火和已衝至腦頂的熱血,他決定手刃仇人!儘管已決意這麼做,武松還是要把私自爲兄報仇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極限。

於是,武松冷靜地展開了一連串的有序行爲,只是這種冷靜讓人有點害怕。先是說出了那句平靜、隱忍又暗含殺機的話:“嫂嫂下來,有句話說。”然後,軟硬兼施地找來街坊四鄰做證人、搬好板凳招呼街坊們坐下、令士兵們守着前後門、準備好紙墨筆硯、強令做過小吏的街坊記錄下整個口供、讓相關人員書名畫押。終於,手起刀落,割下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首級,拎着人頭,徑直到衙門自首。

爲何首提招安的是武松 第一個反對的也是他 第3張

網絡配圖

武松不會像魯智深打死鄭屠後,灑脫地、毫不猶豫地離開體制內,奔命天涯;也不會像李逵打死人後,逃走江湖,罔顧哥哥替他披枷帶鎖地受苦。武松既要替兄長報仇,也不肯藐視趙家的王朝法律,脫身而走。武松不想徹底破壞體制,也不想讓自己爲兄報仇的行爲徹底堵住他再次進入體制內的所有可能。自首就成爲他唯一的選擇。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