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解密:大清歷史之替父求虛名犯渾掉腦袋的大理寺卿

解密:大清歷史之替父求虛名犯渾掉腦袋的大理寺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被皇帝殺掉的大臣有很多,其中因在皇帝面前爲民請命,置身家性命於不顧,殺身成仁的能臣數不勝數;而因給自己老爸求虛名,跟皇帝耍賤邀名而丟了性命的,卻僅有乾隆年間官至大理寺卿的尹嘉銓一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尹嘉銓從部級領導崗位退下來,回到故鄉博野縣(今屬河北保定)已經整整一年了。令尹嘉銓想不明白的是,過去見了他就謙卑地稱其爲老前輩的直隸總督和博野縣令,如今自己退休回鄉這麼長時間,他們卻像根本不知道一樣,別說主動登門問安,甚至連個照面也不曾打過。

習慣了衆星捧月般熱鬧的尹嘉銓,心中自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失落和深深的不自在。作爲退休幹部,他頭上再也沒有可以區別於普通百姓的耀眼光環。就連參加左鄰右舍的紅白喜事,村裏管事兒的人也總是在他的官銜前邊重重地加上個非常顯眼的“原”字,這讓他心裏跟吃了蒼蠅似的膈應和噁心。正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他侍奉了多年的乾隆皇帝,從山西五臺山視察工作回來,途經保定,直隸總督及周邊市縣官員都奉詔齊聚保定署衙親聆聖諭。

早就窩了一肚子氣的尹嘉銓錯誤地認爲,這是自己向當地政府部門施壓,跟鄉親們顯擺自己與乾隆皇帝關係密切的大好時機。尹嘉銓自忖,憑自己多年侍奉左右的情義,還有曾經編撰過皇家貴族學校專用教材的功勞,乾隆到了保定府以後,第一時間就會讓直隸總督派人把他這個老臣請去敘舊。爲了這個念想,尹嘉銓站在村頭,手搭涼棚焦急地等待着奇蹟的出現。可從早晨直等到太陽偏西,村邊官道上也沒有出現尹嘉銓心中期待的那個穿了黃馬褂飛馳而來的身影,倒是有幾隻昏鴉,點綴在傍晚的天邊。到這個時候,尹嘉銓要是識趣的話就該明白,自己在乾隆心裏的位置已如西沉的落日一去不返。

這一夜,尹嘉銓始終被自己的賤勁兒鼓舞着。甚至乾隆如何跟他敘舊的熱鬧場景,他都反覆推敲過無數次:述說自己離任後如何心繫朝廷,尤其是乾隆當着大家的面表揚自己時,自己該如何感謝乾隆的獲獎感言,以及自己的語氣和臉上的表情。他反反覆覆斟酌着,僅如何走臺就跟蒙太奇一樣倒帶重放多次,着實煞費了一番苦心。按理說,犯了賤勁兒的尹嘉銓自己滿可以親自到保定署衙給乾隆皇帝請個安問聲好,敘說君臣分別後的離愁別緒。就算是乾隆日理萬機,但他畢竟是御前多年老臣,見面說上幾句體己話,喝杯茶也在情理之中。可尹嘉銓偏偏把簡單的問題搞複雜了。傳統文人那種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酸腐,在尹嘉銓身上完全地體現了出來。

解密:大清歷史之替父求虛名犯渾掉腦袋的大理寺卿

自以爲聰明的尹嘉銓想,趁這個機會何不上道摺子,爲老爸爭取一下他老人家生前最想獲取的皇帝賜予的諡號呢?雖說諡號這個虛名僅僅是對死者生前事蹟的一種肯定,但來自最高統治者的褒獎對士子階層的吸引力還是蠻大的。若能上道摺子再努一把力,爲老爸再爭取一下從祀孔廟的待遇……祭孔是國家祭祀盛典,而從祀制度則是國家對官員達到儒家聖賢標準的首肯,死後可以位列孔廟,配享國家祭祀。其實心虛的尹嘉銓也明白,爲自己老爸祈求從祀孔廟,僅憑老爸的功績尚不足以爭取,啓奏朝廷也僅僅是撞大運而已。尹嘉銓想到這裏,差點笑出聲來:這樣既可以達到拜謁乾隆的目的,又可以不失自己不請自到的自尊,還可以讓直隸總督和博野縣令看看自己和皇帝的鐵關係!尹嘉銓被自己的好心情鼓舞着,按照心裏盤算好的美好願景,連夜擬好了爲父親祈求諡號和請求從祀的兩道奏摺。

乾隆皇帝接到尹嘉銓派他兒子送來的第一道爲他父親乞求諡號的奏摺,便知道是尹嘉銓爲耍賤使用的小手段。乾隆耐着性子看完尹嘉銓的奏摺,氣就不打一處來。心中暗想:你一個腐儒竟敢不前來問安,派個毛孩子來糊弄朕,還想討到封賞,你做夢去吧!於是,拿起硃筆批道:“與諡乃國家定典,豈可妄求?此奏本當交部治罪,念汝爲父私情,姑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逭矣!欽此。”

乾隆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尹嘉銓還不知及時收手,非要跟乾隆的刀鋒叫板,那賤勁兒上來也真是沽名不顧命!緊接着尹嘉銓又遞上第二道爲父親請求從祀孔廟的奏摺。這一次,真把乾隆內心的怒火給點起來了。他指着尹嘉銓奏摺中“至於臣父尹會一,既蒙御製詩章褒嘉稱孝,已在德行之科,自可從祀,非臣所敢請也”等不遜詞句,拍着几案大罵此賊如此下作、如此無恥的挾帶私貨的邀名行徑,就硃批道:“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欽此。”

待大學士三寶掛帥的聯合調查組把一紙雙規公文擺到一直在家靜候佳音的尹嘉銓面前時,一場爲爭虛名把命搭上的鬧劇也算落下了帷幕。到這個時候,滿腹經綸的尹嘉銓終於明白:要不是自己名利薰心,死要面子爭虛名,犯賤犯昏了頭,哪會有這樣的悲慘結果?大理寺卿出身的尹嘉銓自然知道,平日裏自己是如何讓犯人招供的,一道一道的酷刑都意味着什麼。等身的著作一句也不能爲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不白之冤辯解,直到三堂會審以後,尹嘉銓按律被判凌遲處死。乾隆御批免除凌遲,改判絞立決,算是給足了尹嘉銓耍賤的面子。

尹嘉銓案,後人多定位爲“文字獄”。魯迅先生說,尹嘉銓案發於“不安分”,緣於“既以名儒自居,又請將名臣從祀”。實際上,尹嘉銓被誅,乾隆沒多大責任,也與文字獄無關。尹嘉銓案給世人的昭示在於,是耍賤邀名重要,還是腦袋重要,需要自己掂量。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