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一個曾經的囚徒憑什麼取代劉賀做了皇帝?

一個曾經的囚徒憑什麼取代劉賀做了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平元年(前 74 年)四月,年僅二十三歲的昭帝突然病死。昭帝無子,他的猝然離世令霍光和大臣們措手不及。國不可一日無君,然而,立誰爲帝令霍光等朝臣十分爲難。

武帝六子中,此時只有廣陵王劉胥在世,羣臣都認爲應立劉胥。但霍光不這麼看,當初武帝放棄年長的劉胥而選擇昭帝,就是因爲劉胥品行有虧。他和大臣們商議,立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劉賀這年約十八九歲。

但事實證明,這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史書謂劉賀“好遊獵,驅馳國中,動作亡(無)節”。做了皇帝,並沒有讓劉賀有所收斂。若僅僅是生活奢靡,也許並沒有太大問題,問題是這位新君急於擺脫霍光的控制,建立自己的執政班子。他將昌邑官屬全部徵至京城,並超遷拜官。這讓霍光等朝廷舊臣十分不安。

霍光與幾位重臣密謀,以劉賀“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爲由,請求皇太后廢黜劉賀。昌邑王即位僅二十七天,便被廢,他從昌邑帶來的二百餘臣僚,除少數幾人外,悉數被殺。

選立新的皇帝再次被提上日程。由於武帝子孫零落,可供選擇的人並不多。這時,流落民間、身爲庶人的衛太子孫劉病已進入了霍光的視野。

一個曾經的囚徒憑什麼取代劉賀做了皇帝?

衛太子因巫蠱事件兵敗自殺,妻妾、子女均被殺,當時劉病已剛剛出生幾個月,被收獄中。廷尉監丙吉、掖庭令張賀等人可憐他尚在襁褓,派女囚餵養他,他才歷經磨難活了下來。昭帝時承認了他的皇室血統身份。

此時的劉病已年方十八歲。衛太子家族幾乎滅絕,劉病已在朝中無人可以倚仗而便於操控,這應當是霍光選擇劉病已的一個重要原因。

元平元年(前 74 年)七月庚申,劉病已被迎入未央宮,當日便舉行了登基典禮,是爲宣帝。第二年正月,霍光稽首表示要歸政皇上。宣帝謙讓表示一切仍需委任大將軍,結果一切都如昭帝時一樣,凡事先向霍光彙報,然後再向宣帝上奏。

宣帝生長於民間,史稱他喜遊俠,鬥雞走馬,遊遍三輔地區。豐富的社會閱歷,加之天資聰穎,使得他比同齡人成熟、老練得多。他很清楚自己能否坐穩皇位,取決於霍光,昌邑王就是前車之鑑,因此對霍光恭敬有加。史載,宣帝即位拜謁高廟時,霍光隨從驂乘,宣帝感覺“若有芒刺在背”。後來車騎將軍張安世驂乘,宣帝“從容肆體”,才真正有了做皇帝的感覺。

地節二年(前 68 年)三月,霍光病逝,宣帝爲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漢宣帝終於可以親理政事了。他自幼生長於閭閻,深知百姓艱難,故勵精圖治,希望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宣佈五天舉行一次朝會,聽取百官彙報,並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考覈制度,信賞必罰。

爲了廣泛聽取民意,打開言路,他允許吏民給皇帝上封事。所謂封事,就是將上呈皇帝的奏章裝在皁囊中,封緘其口,以免內容泄露。最初規定,吏民上封事必須一式兩份,其中一份標上“副”字,即爲“副封”。

領尚書者先打開副封,如果認爲內容不足取,可直接退掉,不呈給皇帝。這樣,封事能否呈給皇上,實際上是由領尚書的權臣決定的,這爲權臣弄權、干政提供了條件。後來,在御史大夫魏相的建議下,宣帝廢除了“副封”制,解決了權臣壅蔽言路的問題。

宣帝認爲治政的關鍵在於吏治,吏不清廉、公平,政治就會衰敗。而吏治的關鍵在於地方官,他經常對大臣說:“庶民所以安其田裏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每當任命州刺史、郡太守、諸侯王相等地方官時,宣帝都親自召見,詳細詢問執政方略,然後綜覈名實。

治政確有成效的,就頒詔書加以勉勵、賞賜,朝官需要增補時,依次從這些人中遞補;有名實不符的,則予以處罰。每逢年初郡國上計(地方官員向朝廷上報一年的治理狀況),宣帝都親自詢問地方官政令得失,瞭解民情。他反對頻繁調換郡太守,認爲只有這樣,百姓纔會有安定感,纔會服從管理。

一個曾經的囚徒憑什麼取代劉賀做了皇帝? 第2張

地節三年(前 67 年)三月,宣帝下詔表彰膠東相王成“勞徠不怠”,八萬多口流民主動回鄉登記戶籍。表彰的目的顯然是向天下宣示,要大力推行循吏政治。

《漢書》中有一篇《循吏傳》。所謂循吏,唐代註釋大家顏師古解釋說:“循,順也,上順公法,下順人情也。”也就是世人所說的好官。《循吏傳》共收了六個人的傳,其中五人是宣帝時官,即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從這些循吏的事蹟來看,主要是重視民生,大力推行教化,鼓勵農桑。

例如,龔遂任渤海郡太守時,爲了扭轉當地的奢靡之風,規定每人必須種一棵榆樹、一百根薤、五十根蔥、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頭母豬、五隻雞。見到有人佩帶刀劍,就質問他:“何爲帶牛佩犢!”讓他賣了刀劍買牛、牛犢。雖然當時就有人說這些循吏的政績中有虛假的成分,但總體上說,宣帝時的吏治在西漢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值得稱道。故《循吏傳·序》說:“漢世良吏,於是爲盛。”

自武帝以來,盛行嚴刑峻法,“以刻爲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後患”。律令煩苛,“文書盈於幾閣,典者不能遍睹”,經常出現“罪同而論異”的情況,更爲奸吏弄虛作假提供了條件,“所欲活則傅生議,所欲陷則予死比”。廷尉史路溫舒因此上書,認爲只有“省法制,寬刑罰”,纔可興太平之風。宣帝深以爲然,十二月下詔置廷尉平四人,取公平之意。並且,每到季秋審覈地方上交的疑案時,宣帝都親臨宣室,齋戒判案,人稱公平。

接着,宣帝公佈了一系列減免刑罰的措施。

地節四年(前 66 年)九月,爲了鼓勵孝道,下詔子女包庇父母、妻子包庇丈夫、孫子包庇祖父母罪行的,都不治罪。這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元康二年(前 64 年)夏五月,宣帝再次下詔斥責一些地方官舞文弄法,欺上瞞下,明令二千石各察官屬,“勿用此人”,“吏務平法”。

也是在這年五月,宣帝下詔將自己的名字“病已”改爲“詢”。因爲自秦始皇以來,皇帝的名字要行避諱,“病已”兩字是常用字,難避諱,百姓上書經常因忘記避諱而被治罪。宣帝爲了方便百姓,決定更名爲“詢”,並下詔,以前因觸諱治罪的,一律赦免。

元康四年(前 62 年)春正月,宣帝下詔:年八十以上的老人,除誣告、殺傷人外,其他一切罪行都免於刑罰,以終天年。由於政通人和,風調雨順,連年豐收,這一年穀價降至一石五錢。

但宣帝並非一味施行仁政,而是因地因時制宜,在大力推行循吏政治的同時,也在三輔等官僚、豪強勢力盤踞的地區,重用以“任刑罰”出名的能吏。例如,《漢書· 循吏傳》談到宣帝時的官吏時就說,趙廣漢、韓延壽、尹翁歸、嚴延年、張敞等,“皆稱其位,然任刑罰”,嚴厲打擊豪強勢力、貪官污吏。由於他們不擇手段,不避權貴,故多不得善終。

宣帝晚年,曾與後來的元帝、當時的太子劉奭閒聊。劉奭批評宣帝“持刑太深”,認爲“宜用儒生”。宣帝勃然作色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並感慨道:“亂我家者,太子也!”

所謂王道、霸道是古代人對君主兩種不同統治方式的稱謂。古稱有天下者爲王,諸侯之長爲霸。春秋戰國時期,統一成爲大勢所趨,故當時人推崇夏商周三代之政,稱王道,認爲這是一種以仁義道德教化治理天下的方式;而將春秋霸主憑藉武力、刑罰、權勢等進行統治的方式稱霸道。

一個曾經的囚徒憑什麼取代劉賀做了皇帝? 第3張

但事實上,治理國家必須兼用霸、王兩道,不可偏廢,否則國家必然大亂。宣帝深明此理,“霸王道雜之”正是對宣帝政治的最貼切解讀。

在西域和匈奴問題上,宣帝同樣取得了巨大成功。

蘇武, 漢武帝天漢元年(前100 年)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歷經十九年,於昭帝始元六年(前 81年)返回長安。

昭帝時,匈奴貴族因爭奪單于位連年內戰,開始衰落,由於自顧不暇,對西域的控制也逐漸削弱。漢武帝末,李廣利出征大宛後,開始在渠黎(今新疆輪臺東南、尉犁西北)設校尉,進行屯田。漢與匈奴以車師(今新疆吐魯番西北)爲中心,展開了對西域的長期爭奪。

宣帝時,侍郎鄭吉領渠黎屯田,後遷衛司馬,使護鄯善以西的南道。神爵年間,匈奴再次內訌,日逐王先賢撣率部一萬餘人投降漢,鄭吉率部接應。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受到重創,漢重新奪回車師。神爵二年(前 60 年),漢在車師都城烏壘城(今新疆輪臺東北)正式設立機構,並護車師以西的北道,號“都護”府。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誌着西域正式成爲中國的行政管理區。

五鳳年間(前 57—前 54 年),匈奴分裂爲五單于,後兼併爲南北兩部。南部呼韓邪單于爲了求生存,向漢稱臣歸附,並於甘露元年(前53年)遣子入侍。

甘露三年(前 51年)正月,呼韓邪單于親自入長安朝見漢天子,漢宣帝在甘泉宮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宣帝以“客禮待之,位在諸侯王之上”,並頒賜黃金質“匈奴單于璽”,以冊封形式承認呼韓邪爲匈奴的最高首領。呼韓邪擔心受到北匈奴郅支單于的攻擊,希望留在保祿塞(今內蒙古包頭西北),爲漢保衛邊塞。漢匈結束了近一百年的戰爭關係,進入一個全新的友好相處的歷史時期。兩年後,即黃龍元年(前 49 年),呼韓邪再次入長安朝見宣帝。

此年年底,宣帝病逝於未央宮,結束了二十五年的統治。漢宣帝被後代尊爲中宗,意謂中興之主。漢宣帝對內輕徭薄賦、整飭吏治,對外安定邊疆,將西域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衆多功績使得他與高祖劉邦、文帝劉恆、武帝劉徹並列,成爲西漢正式擁有廟號的四位皇帝之一。

一個曾經的囚徒憑什麼取代劉賀做了皇帝? 第4張

漢宣帝和他的前任漢昭帝共執政三十八年,踐行漢武帝后期的休養生息政策,政治清明,呈現出“吏稱其職,民安其業”的和諧繁榮景象,後代歷史學家稱之爲“昭宣中興”。

從漢武帝發佈“輪臺詔”到漢昭帝時期的“鹽鐵會議”,再到漢宣帝的“霸王道雜之”,從積極有爲到休養生息,漢帝國的統治者們艱難地抉擇着歷史的方向。大漢帝國在輝煌與危機轉圜之際的這一次平穩過渡,註定在時空長河中留下悠遠的記憶。昭宣時代,爲歷史勾勒出了一個強大王朝的溫和背影。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