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古代的喪葬習俗是什麼樣的?瓦罐墳又是什麼?

古代的喪葬習俗是什麼樣的?瓦罐墳又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喪葬習俗是中國從古至今非常重視的一種習俗,把老人的後事安排妥當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現在很多地方辦葬禮的時候都還會專門請人來哭,哭喪是儒家禮儀之一,其實古代的喪葬習俗有很多,規矩也有很多,不過經過歷史的發展,慢慢的就形成了現在的喪葬習俗,也更適合時代的發展。

古代的喪葬習俗是什麼樣的?瓦罐墳又是什麼?

古代的喪禮一般分爲三部分,分別是喪禮、葬禮、服喪,在喪禮這部分的時候,死者臨終之前,要將其擡到正廳的牀上,頭朝東,然後換上新衣,在死者臨時之前還要在口鼻之間放一塊新棉花,棉花不動時,就表示氣已斷絕,然後把死者擡到另一個牀上,再蓋上新被子,把珠玉等放入口中,這還只是喪禮的一部分。

在古代還有一些現在看來比較特殊的喪葬習俗,比如“瓦罐墳”,“瓦罐墳”就是地下挖出墓穴,只留一個出入口,形似瓦罐,在唐朝以前一些地區,由於生產力不足,爲了節省食糧,朝廷就下令把滿了六十歲的老人送進瓦罐墳,比如母親滿了60歲,兒子就會把親孃關進墳裏,然後每送一頓飯後就砌一塊磚,直到墳口堵死,老人就會在裏面死去。

古代的喪葬習俗是什麼樣的?瓦罐墳又是什麼? 第2張

“瓦罐墳”這種喪葬習俗形成的原因很多,不過現在看來是沒有道德和人性的。在古代的還有一種喪葬習俗叫“寄死窯”,就是在山壁上或灌木叢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來寄放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老人就在裏面直到死亡,在川、陝、鄂、豫交界的漢水流域中游及其支流發現了大批古代“寄死窯”,都是古代安排老人後事用的。

現在看來“寄死窯”是沒有人性的、沒有道德的,但是在很久遠以前的古代,人類知識經驗少,生產能力低下,原始社會的人們爲了生存需要非常艱苦的努力,保證自身生存才能保證族羣延續,人們往往“顧生不顧死”,所以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就去了“寄死窯”,在當時的環境下,這種行爲並不是沒有道德、沒有人性的。

“寄死窯”、“瓦罐墳”等喪葬習俗是在生產能力低下的古代一些地區的喪葬習俗,形成的原因都是由於生產能力不足等原因,由於社會的發展,這些喪葬習俗已經消失了,如今尊老、養老、愛老纔是正確的道德標準和文化標準,孝敬老人也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傳統美德。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