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宋仁宗被家暴,衆大臣吵得頭破血流,范仲淹還被流放了

宋仁宗被家暴,衆大臣吵得頭破血流,范仲淹還被流放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宋仁宗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宋仁宗明道二年十二月的某一日,仁宗皇帝和郭皇后,楊美人、尚美人一起喝茶閒聊,與姿容稍遜被皇帝冷落的郭皇后相比,尚美人和楊美人可是人如其名,兩人都千嬌百媚,平日裏極受皇帝的寵愛。女人多了是非也就多,尚美人打心眼裏看不起郭皇后,於是仗着皇帝的喜愛對皇后冷嘲熱諷。

堂堂一國之母被小妾挑釁?郭皇后可不是吃素的,撲上去就要揍尚美人,兩人就撕吧起來了。看着兩個女人你一拳我一爪宋仁宗也很懵逼,剛剛還好好的怎麼就吵起來了?趕忙過來勸架,結果郭皇后不小心“呼”的一下給皇帝的後頸來了一掌,宋仁宗大怒。

其實按理說是尚美人犯上在先,你個區區美人怎麼敢對皇后不敬?皇后也不是存心要毆打皇帝,只不過失手而已,但宋仁宗趙禎就是不依不饒吵着要廢后。

這是爲啥呢?

宋仁宗被家暴,衆大臣吵得頭破血流,范仲淹還被流放了

說說仁宗皇帝的身世您就全明白了,這位爺就是影視作品裏“狸貓換太子”的原型。作爲仁宗皇帝的“假媽”,劉太后是北宋的“慈禧”,當年仁宗皇帝年紀小,劉太后垂簾主持朝政,但等仁宗慢慢長大了劉太后貪戀權勢依然不肯撒手,仍然找各種理由不讓皇帝親政,這“代理皇帝”一直幹到壽終正寢。

仁宗雖然不滿,但畢竟是自己親媽,有啥怨氣也只能往心裏壓。但很快他又知道消息,自己不是太后親生的!他的親生母親是地位低下的小宮女李氏,在生下孩子後被劉太后抱走撫養。與小說陰險狠毒的婦人形象不同,歷史上的劉太后倒還有些良心,她並未謀害李氏,對她也頗爲優待(但是不能提自己是皇帝的生母),就連李氏的弟弟也被早早的安排了官做。

甭管是心有歉疚還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劉太后的這一行爲倒是救了她的族人一命,仁宗皇帝一聽自己的生母是李氏,親媽還被劉太后給害死了,狂怒之下派兵包圍劉府,並且命人打開李氏的棺槨,只見生母穿着皇太后服飾,面色如生,實在是不像被人害死。仁宗皇帝這才罷休。但您想想,對於劉太后,仁宗皇帝的感情肯定頗爲複雜。可斯人已逝,劉太后對自己也不薄,出於孝道皇帝也不好說什麼,但郭皇后乃是劉太后選的人,仁宗就怎麼看都不順眼了。

仁宗皇帝本來屬意開國將領張美的曾孫女,可是劉太后卻自作主張爲他選了武將郭崇的孫女。郭皇后不愧是將門之後,說話做事都利落果斷,這就很不討仁宗皇帝的喜歡,成婚九年帝后無所出,皇后不受寵又沒有子嗣,後宮的那些個小妖精們心思也慢慢活絡起來了。

不過這廢后的主戰場不在後宮,反而在前朝......宋仁宗也很有趣,他把大臣們召集起來,拉下自己的衣襟給大臣們看傷口並訴苦:“你們都來看看!朕被這個女人打得多慘,人家都說家暴的女人不能留,所以朕要廢后!”

丞相呂夷簡第一個跳出來表示支持,爲啥?因爲呂丞相與郭皇后有仇,當年劉太后病死,皇帝親政,對前朝大臣要有相應處置,那些阿附劉太后的大臣要麼降級,要麼外放,而呂夷簡卻不卑不亢,很得宋仁宗欣賞,結果郭皇后在邊上嘴賤了一句:“呂夷簡剛直?他只不過是擅長投機而已,他看出來了太后遲早有一天要殯天,皇上您要執掌大權所以演戲而已!”你這樣說大家就不能好好玩耍了,莫名其妙被罷相的呂夷簡知道是郭皇后搞得鬼,自然對她恨之入骨,但更尷尬的是過了半年皇帝覺得呂夷簡很好用,又把他給召了回來......

呂夷簡本來就打算坑郭皇后一把報仇,現在她送上門來豈有不收拾之理?於是呂夷簡上躥下跳,拉幫結派給皇帝造勢。眼看着這事兒就要成了,以范仲淹爲首的一大批御史臺官員們衝上大殿,極力闡述皇后無辜,要求皇帝原諒皇后,收回廢后詔書,否則就要死諫到底!

宋仁宗見勢不妙偷偷的溜回了後宮,由呂夷簡出馬和御史臺對掐,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吵了一個晚上,結果第二天皇帝從宮中發出詔令:廢黜郭皇后,兩個帶頭鬧事的孔道輔與范仲淹就地免職外放,其他人等免於追究。

不過郭皇后是倒了,但那兩個小妖精也沒好到哪去。沒人在耳邊聒噪的宋仁宗很開心,這一開心就要和兩位小美人好好慶祝一下,於是只要一下朝仁宗皇帝就往後宮趕(仁宗啥都好,就是在女色這方面不怎麼把持得住),這一來二去大臣們發現不對勁,皇上怎麼越來越瘦,精神頭越來越差了?還不是那兩個小妖精惹的禍!

宋仁宗被家暴,衆大臣吵得頭破血流,范仲淹還被流放了 第2張

於是大臣們對皇帝進行了懇切的教育:老大咱們悠着點不行嘛?仁宗皇帝充耳不聞,依舊每天和兩位美人膩在一起,眼看皇帝身體越發憔悴,操碎了心的大臣們炸了窩,連後宮的楊太后都被搬了出來。但仁宗皇帝死豬不怕開水燙,任憑大夥怎麼說依然我行我素。

有個叫閻文應的太監也特耿直,整天追着仁宗墨跡,仁宗皇帝被嘮叨煩了隨口答應了一聲:隨你怎麼處理。眼見皇帝鬆了口,閻文應拔腿就往後宮跑,找來一輛車把這對姐妹花給送走,這兩位小娘子還認不清形勢想要掙扎一番,結果被閻文應連打帶罵的制服了,一個送去當道姑,一個送去當尼姑。

宋仁宗下了朝後發現兩個美人兒不見了!一問才知道是被送走了,事已至此仁宗皇帝只能捏着鼻子認了,這下後宮、大臣們皆大歡喜,除了宋仁宗十分憋屈。

按理來說皇帝身爲九五之尊,讓誰當皇后不是一句話的事兒?用得着特意跑到臣子們面前裝可憐,還絲毫不顧形象的給大臣們看傷口?再看北宋大臣的權限也大得嚇人,范仲淹帶着御史竟然能直衝大殿一點面子都不給皇帝留,皇帝寵愛哪個女人是人家自己的事兒,你們這些外人橫插一竿子幹嘛?

這就是宋朝的政治特色: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首先在臣子們看來天子無家事,在討論在宋朝如何廢后之前咱們先舉個唐朝的例子,唐高宗廢后時大臣們也竭力反對,高宗的喉舌許敬宗、李義府等人是這麼造勢的:莊稼漢多打了一些稻穀都想着要換老婆,咱們皇帝換個皇后怎麼了?粗俗吧,確實很粗俗,但就是這樣扯淡的理由竟然還通過了,王皇后最終被廢。

但宋朝可就不同了,從宋太祖開始,帝國就將儒家的理念執行的很徹底,例如“三綱五常”、“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不但成了立國之本,而且形成了強有力的輿論力量,以致於對統治者們形成極大約束。所以宋仁宗對劉太后再不滿也只能忍着,劉太后野心再大也不敢效仿武則天,這就是儒家思想對皇權的限制,這使得皇帝在動用行使權力時受到很大的約束,所以有宋一代,濫殺、政變出現很少。

既然如此,宋仁宗因爲一些小事就嚷嚷着要廢黜皇后在臣子們看來決不允許,皇后是什麼人,一國之母,皇帝的嫡妻!挑選皇后就是帝國的大事,需要再三斟酌。皇后確定下來後天子應該他琴瑟和諧,相敬如賓,需知皇帝和皇后是天與地,日與月的關係,只有帝后關係和諧才能讓國家興旺,您老人家真當是菜市場賣菜,說換就換?

在大臣們看來,皇帝換宰相,換近臣這種事都要斟酌再三讓天下人(其實就是讀書人啦)覺得滿意,更何況是母儀天下的皇后!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親,要爲子民們作出表率,怎麼可以罔顧人倫做出如此衝動之舉?正因爲如此,爲了維護皇后范仲淹等人義無反顧的衝進大殿和宋仁宗、呂夷簡硬剛,就算代價是被趕出中央,范仲淹等也毫無沮喪後悔之心,在他看來維護國母就像是維護自己的母親,義正言辭!君父有過,臣子們就應當勸諫來維護國家的和平安定,範文正還作詩一首:“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士大夫們對呂夷簡、宋仁宗也頗多指責,富弼就指責皇帝“以色慾之心,廢黜後氏而不告宗廟,是不敬父母。”就是說仁宗好色偏心,嫡妻說廢就廢,簡直不孝!

(宋朝的大臣們都極具責任心和使命感,只要是他們認爲不妥連天子都敢駁斥)

所以我們看宋朝的士大夫們權力簡直大得嚇人,從宋太祖制定“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再到太宗說“天下廣大,卿等與朕共理。”有宋一朝文官們是真的把老趙家的天下當做是自己的天下一般去維護,宋朝的皇帝們也多是些面瓜,任由大臣們揉捏(這要擱明朝就鼓搗了個東廠和錦衣衛,讓太監們和大臣互撕),所以宋朝大臣各個責任心賊強,看到什麼不滿意不合適的地方就開噴,范仲淹這手段都還算溫柔,等後面包拯來當御史仁宗才知道什麼叫“鐵面無私”!仁宗皇帝后來又想立張貴妃爲皇后,結果被大臣們噴得體無完膚(這下沒有呂夷簡幫忙了),皇后我不立了,那我擡舉她的伯父張堯佐當三司使行麼?

(被包拯噴了一臉口水,宋仁宗也無話可說,只能灰溜溜作罷)

一個外戚當號稱“副相”的三司使?下一步豈不是要當宰相了!在所有人的反對下這事兒黃了,宋仁宗大怒,要讓張堯佐當“宣徽使”(職位也不低),但大家還是不答應,在包拯的帶領下御史們又衝上大殿和皇帝對噴,其中包拯表現最兇猛,他逼近皇帝慷慨陳詞,連口水都噴了皇帝一臉,大有一副皇上你要是敢答應我就一口咬死你的剛猛表現。

宋仁宗灰溜溜的回宮,看見眼巴巴的張貴妃,一肚子邪火就爆發了:你丫就知道要官,要官,難道不知道包拯當了御史麼!您看,就算是如此,連皇帝都如此吃癟,更何況其他宦官、外戚、權臣?所以有宋一朝宦官爲禍,外戚干政,後宮不寧這種事兒發生的頻率要遠低於其他朝代,就是因爲這些個眼尖的讀書人盯着呢!

宋仁宗被家暴,衆大臣吵得頭破血流,范仲淹還被流放了 第3張

(宋太祖制定了嚴苛的政令下達流程並親自遵守,所以後世皇帝即使有想法也只能遵循祖制)

再加上宋太祖、宋太宗也給後代子孫們挖了個大坑,宋朝的政令要經過複雜步驟才能生效。首先皇帝和宰相們討論,宰相們有權反對,不通過這事兒就卡死了,通過就擬定條款讓中書舍人寫詔書,如果中書舍人覺得不行也有權反對。通過後寫好詔書交由給事中審議,給事中有權反對,不反對再交給皇帝簽字,這道政令纔算是有效。

不過您別高興的太早,這道經手過無數道程序的詔書還要讓御史們過目並討論,要是這些大爺覺得不滿意,照樣還要上大殿鬧事。您覺得這樣太麻煩?不好意思,這可是太祖太宗立下的規矩,人家爲了更換熏籠都走程序等了將近一個月,您有啥不滿意的?更何況大宋祖訓,“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提了意見不會被殺頭,那大傢伙不得可勁兒的噴啊,皇上你規規矩矩還好,要是想超越禮制做點壞事,大家可不答應!

當然了,皇帝要是耍起無賴來大臣們也無可奈何,您看仁宗就“勾結”呂夷簡廢了郭皇后,但後果是慘痛的,呂夷簡被士林罵得不輕,士大夫們對仁宗皇帝更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的警惕,生怕他又腦子一抽想着廢后,對仁宗後宮的監督管理就更嚴了,總得說來仁宗皇帝還是得不償失啊!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