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歷史上最尷尬的兩帝同朝:嘉慶做事事事要彙報

歷史上最尷尬的兩帝同朝:嘉慶做事事事要彙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人是聰明的,尤其在稱呼方面,可謂是面面俱到,分毫不差,這一點比西方精確多了。比如爺爺和姥爺,西方一個“Grandfather”就行;奶奶和姥姥,西方一個“Grandmother”完事;叔叔大爺、姑父姨夫,中國分得很清,西方就一個稱呼“Uncle”結束;嬸嬸、大娘、舅媽加上七大姑八大姨,一個“Aunt”搞定。這一點在皇帝稱謂上也是如此,想當年,嬴政統一六國,自封爲皇帝,稱作“秦始皇”,爲了感謝他的爸爸,特意給其一個封號——“太上皇”,只是其父已歸西,已經沒有福氣享受了。

之後,劉邦做了皇帝,也仿着嬴政的做法,封自己的老爸老劉頭爲太上皇。這老劉頭挺有福氣的,倒也享了幾年的清福,只是他這個太上皇是兒子賞賜的,後來還不得不去參拜自己的兒子劉三。

此後,在中國歷史上,還出現了好幾個“太上皇”,有被逼做太上皇的李淵、李隆基以及無奈的宋徽宗趙佶,最瀟灑的太上皇當數趙佶的兒子趙構,他是自願的,後來的日子倒還算不錯,不過父子都做太上皇的也只有趙氏父子。大明朝也有一位太上皇,就是主修《大明一統志》的明英宗,他的一生挺傳奇的,做過皇帝,做過俘虜,做過太上皇,後來又重新做了皇帝。

這些太上皇大都不太順心,說白了就是沒有辦法,但有一位卻是自願如此的,而且還是實權在握,這一位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上皇——乾隆皇帝。

當年,乾隆登基的時候,爲了感謝自己的列祖列宗,尤其是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焚香向天祈禱,自己做皇帝的時間決不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如果自己能做60年的皇帝,就主動禪讓給自己的兒子,自己做太上皇。這倒不是乾隆皇帝不喜歡皇位,而是他的確沒有想到自己會這麼長壽,畢竟登基做皇帝的時候,他已經25歲了。

歷史上最尷尬的兩帝同朝:嘉慶做事事事要彙報

爲了踐行諾言,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宣諭:至六十年內禪。他說: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壽八十有五,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閒。這道諭旨的意思是說,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自己不敢相比。

和其他的皇帝相比,乾隆確實沒有打算長生不老,也沒有想到自己生命力會這麼旺盛。就在乾隆還沒怎麼感覺到的時候,60年就過去了。時間就那樣一天一天從1736年登基過到了1796年,乾隆已經到站了,坐滿60年了,與爺爺康熙在位的時間快一樣長了。畢竟君無戲言,如果不兌現諾言,自己如何面對自己的臣民呢?又怎麼向上天交代呢?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85歲的乾隆終於作出了一個艱難痛苦的決定,宣佈立皇十五子顒琰爲皇太子,以第二年爲嗣皇帝嘉慶元年,屆期歸政,自己做太上皇。而乾隆在這決定裏面又附加了一個條件,即又宣佈自己身體康健、精力充沛,仍要過問軍國大事,指導新皇施政。

果然,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在太和殿舉行了內禪大禮,把玉璽授給了顒琰。然後顒琰登基做皇帝,尊父親爲太上皇,請求父親訓政。顒琰(即嘉慶)即位時,已人到中年,已經很成熟了,哪裏還需要這麼一尊大佛天天管着自己。但這事由不得他,畢竟大權在老爸手裏,既然他能讓你做皇帝,也能不讓你做皇帝,這一點嘉慶很清楚,與其雞蛋碰石頭,不如百依百順——你總有離開的時候。

按照清朝制度,乾隆禪讓皇位之後,應該搬遷到寧壽宮,新皇帝嘉慶應該住在養心殿,但乾隆沒有遷出養心殿的意思,嘉慶也不敢提出要求,嘉慶只能委屈地住在毓慶宮,賜名“繼德堂”。

按理說,乾隆皇帝都禪讓皇位了,已經退居二線了,日常事務應該交給新皇帝打理了,只需要指導指導即可,用不着事必躬親了,但乾隆就是樂此不疲。

這太上皇不僅事必躬親,還經常上朝接受百官朝賀,他這一去,麻煩了,一個朝堂,兩個皇帝,兩個領導,聽誰的,向誰請示呢?

當然,最爲尷尬的是嘉慶,老爸來了,怎麼辦?只能忍氣吞聲,一切聽從老爸的吩咐,陪侍老爸左右。據當時到北京的朝鮮使臣目擊記載:嘉慶“侍坐太上皇,上喜則亦喜,笑則亦笑”。又記載:賜宴之時,嘉慶“侍坐上皇之側,只視上皇之動靜,而一不轉矚”。《清史稿仁宗本紀》也記道:“初逢訓政,恭謹無違。”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病逝,就這樣,禪皇位後,乾隆領導兒子3年零3天。乾隆做了3年多名副其實的太上皇,嘉慶也只得陪伴老爸做了3年多的實習皇帝,也由此結束兩個皇帝同朝的鬧劇和尷尬,但鬧劇之後往往就是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