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三國金融軼聞:孫權喜歡鑄造“大錢” 險致通貨膨脹

三國金融軼聞:孫權喜歡鑄造“大錢” 險致通貨膨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孫權是“大皇帝”不是跟他老人家客氣,這位東吳開國皇帝廟號“太祖”,諡號正是“大皇帝”。要說孫權這個人似乎有個“大”字癮,皇帝要做“大皇帝”,錢也喜歡用大錢。

孫權還在當東漢的吳侯的時候,就開始鑄造“大泉五百”的大錢,等自己當了皇帝就變本加厲,赤烏元年(公元238年),鑄造了“大泉當千”的大錢。此後他的大錢癮一發不可收拾,先後鑄造了“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大泉”就是大錢,“五百”、“一千”和“五千”是面值,意思是這枚大錢摺合五銖錢五百、一千、五千。

這種一個錢當若干錢使用的“面值貨幣”,在中國的“知識產權”,屬於孜孜不倦的貨幣改革家王莽,他在西漢居攝二年(公元7年)第一次改革貨幣,發行了大錢、契刀、錯刀三種大面值新貨幣,分別摺合五銖錢五十、五百和五千,此後多次“幣改”,各類大面值貨幣改頭換面,卻始終存在。

三國金融軼聞:孫權喜歡鑄造“大錢” 險致通貨膨脹

王莽因爲政治上身敗名裂,其貨幣改革也被貶爲“瞎胡鬧”,有批評者指出,他鑄造的大錢“大泉五十”重不過十二銖,也就是五銖錢重量的2.4倍,卻要當五銖錢的50倍面值使用,實在和搶錢無異。不過大錢並非一點好處也沒有——銅錢實在太重,隨着大宗交易的普及,“一個錢能當一串錢花”的大錢攜帶、流通都更方便,因此到了東漢末年,各國都紛紛鑄造大錢。

問題是,孫權的大錢,“含銅量”未免太誇張了些。目前所發現的“大泉當千”錢,最早的鑄於公元238年,最晚是公元246年,早期的較重,也不到35銖,後期的則不足20銖。也就是說,“大泉當千”最重的版本,不過相當於五銖錢分量的7倍,卻要當五銖錢面值的1000倍使用,而流通範圍,卻不過區區江南半壁,照今天話講,不鬧出惡性通貨膨脹才見鬼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