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白的名氣那麼響,爲什麼還沒有當上大官?

李白的名氣那麼響,爲什麼還沒有當上大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李白很有政治方面的理想,他覺得真正的大丈夫應當是輔佐帝王治理國家,那麼既然李白的名氣那麼響,爲什麼還沒有當上大官?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開元十八年(730年),年屆而立的李白第一次來到都城長安尋求從政機會。他寓居在終南山玉真公主(唐玄宗的妹妹)別館,期間還拜見了宰相張說以及一些名流政要。然而,此時的李白雖已能勉強擠進上層社交圈,但大家只認可李白的詩才,而不認爲他在別的方面有什麼特殊能力,因此李白想通過貴人引薦入朝爲官的希望最終落空了。

在長安待了一段時間後,李白自知求官無望,只好怏怏離去。在此後十餘年時間裏,李白跑遍了大江南北,名氣也越來越大。

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好友、唐代著名道士吳筠在奉詔入宮後向唐玄宗大力推薦李白。當時唐玄宗也對李白這個人物有所耳聞,因此便下詔徵李白入朝。

在接到天子詔書那一刻,李白欣喜若狂。他趕緊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並寫下了《南陵別兒童入京》,該詩最後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可以看出李白當時那種喜悅和自負的心境。

天寶元年秋,李白第二次來到長安,被任命爲翰林待詔。當時的翰林不是什麼重要職務,其性質是“天下以藝能技術見召者之所處也”。說白了就是把全國那些有才藝專長的人徵召入宮授予官職,天天錦衣玉食供養着,相當於天子的門客。

李白的名氣那麼響,爲什麼還沒有當上大官?

李白想要在政治舞臺上一展抱負,但翰林待詔這個職務顯然是不可能有什麼實際作爲的。而且他也跟別的翰林待詔一樣,入朝被授予官職後就天天閒着無事可幹,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兩年多時間。

天寶三載(從唐玄宗天寶三年開始,改“年”爲“載”),唐玄宗帶着楊貴妃在興慶宮賞花。玄宗命宮廷樂師演奏助興,但又覺得舊詞曲太老套,無新意。於是他召李白入宮給“金花箋”填新詞,李白當即就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清平調詞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穠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李白的名氣那麼響,爲什麼還沒有當上大官? 第2張

《清平調詞三首》把牡丹和楊貴妃放在一起寫,既是誇花,更是夸人。唐玄宗看過後龍顏大悅,從此對李白的才華有了更徹底的賞識。

李白本以爲憑這三首詩能讓他得到皇帝重用,可唐玄宗雖愛其才,但始終也只是將他看成是一位詩人而非治國之才,因此李白的期望再度落空。

眼看職業遭遇“天花板”卻無法突破,李白逐漸心灰意冷。天寶三載秋,李白主動請辭,重新開始了“浪跡江湖,終日沉飲”的生活。

李白的名氣那麼響,爲什麼還沒有當上大官? 第3張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入廬山屏風疊隱居避難。當時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邀李白到其帳下出任幕僚。李白以爲這或將成爲自己在亂世中一展抱負的舞臺,於是欣然接受。

然而李白萬萬沒想到,永王並沒有做到拯救萬民於水火,反而是一心想要同唐肅宗李亨的朝廷分庭抗禮,甚至妄圖佔據江東半壁江山。

沒過多久,永王兵敗被誅。李白身爲永王幕僚也受到牽連,被判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好在李白的運氣不差,在流放途中就遇上朝廷大赦。驚喜交加的李白寫下了家喻戶曉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李白病逝,終年六十三歲。李白一生都懷揣經世濟民夢想,但卻始終欲求不得。或許在李白的眼中,他自己不算一個真正的成功者。然而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王侯將相與“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李白相比,前者又算得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