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一次失敗嗎?大唐付出了什麼?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一次失敗嗎?大唐付出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渭水之盟,又稱便橋之盟,指的是唐朝時期玄武門之變之後的唐太宗李世民與入侵的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的結盟。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626年八月,李世民登基。

東突厥頡利可汗“送大禮”,率大軍南下,一路進抵渭水河畔,京師震動。

此時,長安城內兵力不過數萬,形勢緊急。

李世民在扣留了前來“觀虛實”的執失思力後,親率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着渭水與頡利對語,大聲斥責其背約之舉。

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個人認爲此處史家或有吹噓,應當是突厥人不知虛實,懷疑有詐,一時不攻而已)

不久,諸軍繼至,軍容整齊,頡利“有懼色”。

李世民令諸軍在後佈陣,自己留下繼續與頡利對話。

當日,“頡利來請和,詔許之”。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一次失敗嗎?大唐付出了什麼?

於是,雙方在渭水便橋上,斬白馬結盟。

看起來,這是李世民又一次英雄主義的壯舉。然而,事實上,李世民卻將此次便橋之盟稱爲“渭水之恥”,銳意復仇。

這是怎麼回事呢?

城下之盟

李世民的表現,毫無疑問是一次經典的“危機處理”。

然而,危機處理處理得再漂亮,也是一次危機。

危機的出現,本身就是一次重大失敗。

當年,李淵起兵時,實力不足,確實曾名義上依附於東突厥,以求得援助。

然而,李淵強盛後,已經開始轉變態度,準備反擊東突厥了。

李世民上位前,大唐已經建立了對東突厥的防備體系,並“議大舉擊突厥”。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一次失敗嗎?大唐付出了什麼? 第2張

然而,李世民剛一登基,東突厥就突破了大唐的防禦體系,直撲到距離長安數十里的渭水河邊!

讓人直接打到京師門外,這是名副其實的城下之盟呀!

這難道不是奇恥大辱嗎?

傾府庫以求和

突厥兵至,李世民坦然表示:東突厥“唯賄是求”,要的不就是錢嗎?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一次失敗嗎?大唐付出了什麼? 第3張

於是,“傾府庫以求和”。(《資治通鑑.唐紀七》)

所以,東突厥之所以麻溜退兵,自然與見大唐有備有關,但實際上,同樣重要的原因是:“唯賄是求”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當時,大唐雖然已經立國10載,但是,由於長時間的社會動盪,社會經濟依然凋敝,財政經費嚴重支炪。

一個本不富裕的人,將身上帶的錢都給了強盜,難道不是奇恥大辱嗎?

所以,李世民的英雄表現固然精彩,但被人狠狠敲詐了一把,也是掩蓋不住的事實。

稱臣

貞觀初年,東突厥“每有所求,輒遣書稱敕,緣邊諸州,遞相承稟”。(《舊唐書.張儉傳》)

“敕”,是上級對下級發話時的稱呼。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一次失敗嗎?大唐付出了什麼? 第4張

可見,此次會盟後,大唐是稱臣於東突厥的。

我們知道,當年李淵起兵時,曾經稱臣於東突厥。

不過,後來,隨着大唐穩定,大唐對東突厥的禮儀規格已經下降。

顯然,這次渭水之盟中,大唐對東突厥稱臣關係,是被再次明確了的。

可以說,東突厥南下,應當既是要錢,又要明確其優勢名分,看起來,他們實現了自己所有的目標。

這當然是奇恥大辱!

雄主之心

像“渭水之盟”這樣的事情,在古代中原王朝與北方的互動中並不少見。

“花錢買平安”嘛。

有時候,“買平安”後,中原王朝(如兩宋)就“翻篇”了,也不覺得恥辱什麼的。

不獨如此,後世還有很多精明的朋友出來“算賬”,覺得“翻篇”其實很划算的。

李世民也要算賬,他要找頡利重新算賬。

他一面訓練府兵,整飭兵制,大力加強軍備力量,一面精心在東突厥內部進行離間工作。

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一次失敗嗎?大唐付出了什麼? 第5張

3年半後,李靖出兵,一戰而勝,擒頡利,滅東突厥!

當年受到的奇恥大辱,如今加倍奉還!

渭水之盟,是城下之盟。

既然是城下之盟,那麼,不管李世民表演得多麼精彩,總是要付出一些屈辱的代價的。

忍受一時的屈辱,是務實。

銳意進取,洗刷恥辱,纔是英雄本色!

史官爲尊者諱,沒有詳細記載渭水之盟的全部內容,只將重點放在李世民的“表演”上。

如果李世民表演完就這麼算了,那麼,他不過是一個優秀的演員罷了。

然而,李世民在精彩表演後,沒有自滿於自己的“演技”,而承認屈辱,並銳意進取,最終洗刷恥辱!

所以,李世民不僅是個好“演員”,更是一代雄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