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嚴嵩作爲一代權臣,爲何在貧困、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嚴嵩作爲一代權臣,爲何在貧困、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嚴嵩是明代內閣首輔、權臣、書法家,曾專擅國政近十五年之久。本站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一代權臣嚴嵩死的時候,竟是在貧困和病痛的雙重摺磨中死去,他躺在墓舍裏,身邊沒有陪伴的人,就連一副給他安葬的棺材都沒有。

對於嚴嵩所做過的很多事情來說,他獲得這樣的下場,那可真的是報應了。

可嚴嵩從權傾朝野到羞憤死去,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轉折呢?

這還得從嘉靖四十年的“萬壽宮火災”說起。

嚴嵩作爲一代權臣,爲何在貧困、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萬壽宮火災錯誤進諫:嚴嵩悲劇的開始。

嚴嵩的崛起,不是依靠什麼朋黨的推舉,就是嘉靖帝毫不掩飾地“扶持”,在大明朝,只要被皇帝青睞了,那麼前途便無量,但如果和皇帝的關係處理不好,即便在朝堂中再多官員支持,都不可能往上爬。

嚴嵩自然是深諳這個道理,他也曾年輕過,也曾單純過,後來才明白嘉靖的帝王之術的厲害,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性格,成爲了嘉靖皇權的傀儡。

可多年來的小心翼翼,終究還是在年老時犯錯。

嘉靖四十年時,嘉靖帝最喜歡的“萬壽宮”發生了火災,在嘉靖帝看來,這是“大凶之兆”,因爲萬壽宮乃是他修道煉丹的地方,嘉靖喜歡修道,熱衷長生,這並不是什麼鮮爲人知的新聞,反而是舉世皆知的事情,嘉靖試圖以“神權”來穩固自己的皇權,由此可見嘉靖對萬壽宮的看重。

可就是在萬壽宮火災後,嚴嵩腦子“犯病”給出了這麼一個建議:

“請陛下搬到南宮居住”。

所謂南宮,就是當年明代宗“軟禁”明英宗的地方,所以在大明人看來,南宮是帝王的忌諱,任何一個王爺都可以住這個地方,但皇帝肯定是不行的,特別是嘉靖帝,他對“兇吉”之事看得很重,嚴嵩的建議簡直就是在走鋼絲繩,挑戰嘉靖的底線。

嚴嵩作爲一代權臣,爲何在貧困、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第2張

而事實也果然不出衆人所料,嘉靖對嚴嵩的“胡言亂語”感到憤怒,也沒有因爲嚴嵩年紀大了,腦子不好使了從而諒解嚴嵩,當時的閣臣徐階眼看嚴嵩失去嘉靖的青睞,於是便順着杆子往上爬,迅速提出重建萬壽宮,並且主導了修復事宜,根據這個功勞,徐階被嘉靖後來升爲內閣首輔,將嚴嵩頂了下去。

所以徐階晉升的本身,就是在“討好”皇權,今日之徐階,也是昨日的嚴嵩。

嚴嵩被嘉靖拋棄後,嚴嵩的那個天才兒子嚴世蕃也沒有好日子過了,本來嚴家就家道中落了,可嚴世蕃卻還與曾經依附於嚴嵩的那羣人在京城開宴會,這種囂張的拉朋黨舉動讓嘉靖憤怒無比,嘉靖也不再顧嚴世蕃曾經討他歡心的往事,在不久後將他下令處死。

嚴世蕃一死,嚴家算是徹底垮了,而還在世上的嚴嵩也沒有得到嘉靖的寬容,嘉靖下令將嚴世蕃自稱“富可敵國”的財富給抄了,嚴嵩和嚴世蕃父子貪腐多年的積累全部入了嘉靖的口袋,而嚴嵩也因此無人給他送終,更沒有錢送終,落得十分悲哀的結局。

可嚴嵩的下場,卻又不值得同情,在鬥爭的宦海里,嚴嵩被人一腳踩進海里溺死,可他也曾將人踩進海里溺死,這隻能說是因果報應罷了。

嚴嵩的崛起關鍵:踩着夏言上位。

嘉靖帝在初初登基的時候,雖然已經和朝中的文官羣體“槓上”了,但嘉靖的內心還是想着勵精圖治,做一個好皇帝,因爲他是屬於特殊情況下“替補”即位,而且明武宗在位時,他貪圖享樂也把朝政、民生弄得一團糟,輪到嘉靖帝執政時,大明就需要一個明君來改善這些局面。

而嘉靖有德,下面的大臣自然也是有德的,這種政治生態的規律自古恆常不變,因此,夏言在大明官場中崛起了。

夏言一方面很符合嘉靖的心意,另一方面也是執政能力過硬,他在擔任內閣首輔時期,既爲內閣首輔這個位置收攏了大權,也在農業、經濟、軍事等多維度展開了改革,嘉靖帝中前期的“中興”,跟夏言有很大的關係。

在夏言主政的時候,嚴嵩也開始改變了自己的仕途態度,他拋棄了過去“做清官”的想法,開始適應大明的官場生態,因爲夏言與他是同鄉,所以嚴嵩百般討好夏言,以此來獲得夏言的看重,只要夏言看重,嚴嵩被嘉靖重用也是遲早的事。

嚴嵩的想法自然是正確的,而讓嚴嵩更值得開心的是:嘉靖帝開始變“昏庸”了。

自古以來,奸臣最怕明君,最愛昏君,因爲昏君就帶着無限氾濫的放權以及失去正義的政治觀念。

嚴嵩作爲一代權臣,爲何在貧困、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第3張

嘉靖十五年,嘉靖帝因爲自己所取得的功績開始變得“飄飄然”,加上他想到之前和文官羣體“鬥爭”的坎坷,於是嘉靖帝開始懈怠朝政,轉而熱衷於修道煉丹,嘉靖這麼做,一是抱着不切實際的長生幻想,二是爲了給自己的皇權添加“神性”,他給自己冠以各種各樣的道號,爲的就是在神權上打壓其他文官。

他的這種做法,未必是整個朝堂都同意的,比如曾經支持他的夏言,就很反對嘉靖以“修道”之事來樹立黨派,可嚴嵩卻是非常喜歡嘉靖這麼做,因爲嘉靖的性格轉變,就是嚴嵩的一次機會。

因此附和嘉靖的嚴嵩被任命爲禮部尚書,而禮部在嘉靖時期非常特殊,嘉靖爲了通過“大禮議”排除異己,特別加重了禮部的權柄,畢竟只有禮部才最有資格給“禮議”之事評價,所以歷代禮部尚書,都是嘉靖的“心腹”。

擔任禮部尚書後,嚴嵩對於嘉靖的要求是全盤照做,不論從臣子的角度出發是好還是壞的事情,嚴嵩都沒有猶豫,這種做事風格讓嘉靖對嚴嵩十分滿意,與此同時,夏言則是對嘉靖的改變感到十分不滿,他屢次反對嘉靖行如此昏庸之事,漸漸地,嘉靖也對夏言感到非常厭惡。

嘉靖二十一年,嚴嵩正式對他的老鄉、上司夏言發出“挑戰”,當夏言彈劾嚴嵩的時候,嚴嵩直接到嘉靖面前哭訴夏言冤枉他,爲了照顧自己的“心腹”,以及宣泄對夏言的不滿,嘉靖帝親自找來夏言問話,夏言眼見嘉靖帝拉偏架,於是便決定退休,開始告老還鄉,而嘉靖自然是答應了。

也是夏言捲鋪蓋回家後,嚴嵩被嘉靖以“武英殿大學士”的身份安排進內閣,嚴嵩開始踏上了巔峯的人生之路。

嚴嵩作爲一代權臣,爲何在貧困、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第4張

可在嚴嵩心裏,夏言是個很“危險”的因素,因爲夏言真的有治國的赤子之心,一旦國家出現什麼問題,夏言仍然是嘉靖帝的首選,所以爲了“剷草除根”,嚴嵩開始對夏言下死手。

嚴嵩並非是自己派人去刺殺夏言,在大明朝,特別是嘉靖時期,文官之間的鬥爭就是在皇帝面前“牽扯是非”,然後讓皇帝介入,而嚴嵩就是如此,他屢次拿夏言“藐視”嘉靖修道之事來彈劾夏言,在政治上,這種彈劾本身就是好笑的,可嘉靖帝卻當真了。

夏言確實很厭惡嘉靖修道懶政的行爲,但他不知道這會爲他的死埋下隱患。

嘉靖二十七年,夏言在出徵河套問題上持支持態度,站在國家層面,夏言的態度是有功的,但夏言的爲人處事還停留在政治清明時的那一套,夏言這個人內心耿直,對宦官、朋黨都看不起,所以夏言在嘉靖朝已經變得腐朽的風氣中,得罪了很多人。

當時的嘉靖帝喜歡上了青詞,而嚴嵩等人寫青詞就很得嘉靖的心意,夏言的卻是敷衍了事,於是在嚴嵩等人的“誣陷”下,夏言被冠以“居心叵測”的罪名被嘉靖帝處死,夏言之死代表着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這是一個奸臣的時代,是一個諂媚當道的時代。

嚴嵩作爲一代權臣,爲何在貧困、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第5張

嚴家父子,風光至極。

嚴嵩想盡辦法弄死夏言,就是爲了取代夏言。

嘉靖二十七年,嚴嵩徹底坐穩內閣的頭把交椅,而嚴嵩的“青詞宰相”稱號就是來自於這個時期,他當內閣首輔時,組織起了一個“嚴黨”,嚴黨正如其名,就是以嚴嵩爲首的政治朋黨,嘉靖朝著名的官員趙文華、胡宗憲、都是嚴黨的一員,甚至是名將戚繼光,都曾有“嚴黨”的標籤。

嚴嵩深知,要保住權力,方式只有兩個:

官僚階級自下而上的支持,這就是朋黨。

統治階級自上而下的放權,這就是權臣。

而嚴嵩這個人很有意思,比如他自己就不幹正事,但他的朋黨有人幹正事,他是不反對的,譬如胡宗憲主政浙江的時候,他就不反對胡宗憲剿滅倭寇,甚至還給予支持,這種奇怪的朋黨方式讓嚴嵩坐閣期間的朝政不至於太糟糕。

那麼嚴嵩的具體工作是什麼呢?

說簡單點,就是討好嘉靖。

嚴嵩當時已經老了,他怕他也討好不了嘉靖,於是他讓他的兒子嚴世蕃一同來“侍奉”嘉靖,而嚴世蕃這個人,智商超羣,嘉靖所思所想他都能預判個大概,久而久之,嘉靖對嚴世蕃也十分親近,雖然嚴嵩都開始老糊塗了,但還是把大權給嚴嵩,就是因爲嚴世蕃的存在。

所以嚴嵩在主政的時候,每當輪到他上票擬之事,他都表示等等他的兒子嚴世蕃,讓嚴世蕃來做決定,嚴世蕃因此得了一個“小閣老”的稱號。

嚴嵩作爲一代權臣,爲何在貧困、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第6張

嚴家悲劇。

可問題又來了,自古以來,昏君並不是徹底的昏頭昏腦,他們只是在某個階段適當地變笨,當權臣的野心變大甚至影響到他的皇權時,他一樣會出手除掉權臣。

而嚴家父子,也很快得罪了嘉靖帝。

隨着嚴嵩年紀越來越大,他做事情變得非常固執,除此之外,他的頭腦反應也變慢了很多,以前的他睿智會看眼色,唯恐得罪了嘉靖,但如今說錯了話,做錯了事仍然是後知後覺,所以才發生了“歐陽必進事件”以及“萬壽宮諫言”,嘉靖對於年老的嚴嵩也沒有一絲仁慈,直接就決定對嚴家動手。

先是跟嘉靖相處得很好的嚴世蕃,嘉靖因爲嚴世蕃那句囂張的“朝廷無我富”從而記恨嚴世蕃,嘉靖四十一年,就因爲一個道士暗示嘉靖帝嚴嵩是“奸臣”,嚴家便失勢了,嚴世蕃率先被流放到雷州。

其實流放已經僅次於死刑了,但嚴世蕃自己也非要作死,到了第二年,他竟私自返回京城,並且召集以前附屬於嚴家的官員們舉辦宴會,嚴世蕃甚至還把嚴家的藏銀拿出來大肆建宅,如此行徑怎麼可能瞞得住嘉靖帝,於是嘉靖帝便將嚴世蕃逮捕下獄。

雖然嘉靖帝立即撤掉嚴家的權力,這一招非常無情,但嘉靖帝說到底都還是沒有殺掉嚴家父子,這是冷血之中僅存的舊情了,可他沒想到嚴世蕃非要自己往死上面撲,於是在嘉靖四十四年,嘉靖下令斬首嚴世蕃,嚴世蕃在大哭大鬧之後,人首分離。

嚴世蕃的血讓嚴嵩震驚了,而嘉靖帝也沒想着讓嚴嵩好過,下令將嚴嵩的家給抄了,雖然沒有處死嚴嵩,但他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頭子,既失去了送終的兒子,又被奪走了生計的家產,他這種下場比死還難受,堪稱生不如死。

嚴嵩作爲一代權臣,爲何在貧困、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第7張

一代權臣落到如此地步,世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皇權面前,根本沒有“權臣”的絕對概念,特別是嘉靖朝,只有皇帝的馬前卒,沒有權臣的說法,而嚴嵩爲了嘉靖帝諂媚如此之多,更是丟掉了自己的原則不斷討好嘉靖帝,到頭來落得如此下場。

被趕回了老家的嚴嵩沒人照料,他只能在家鄉流浪,苟活在墓舍等死,因爲嚴嵩曾經迫害的人太多了,就算沒人報名要落井下石,但也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伸出援手,而不久之後,嘉靖駕崩,嚴嵩也只剩下一口氣吊着。

嘉靖去世後,新登基的皇帝乃是曾經的裕王,也就是明穆宗,按照常理來說,新登基的皇帝會給一些被先帝“打壓”的大臣一些厚待,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宅心仁厚,但對於嚴嵩,明穆宗無動於衷,因爲當年嚴嵩和嚴世蕃把還是裕王的明穆宗整得卑躬屈膝,所以明穆宗對於讓嚴嵩體面這件事情,一點想法都沒有。

嚴嵩就這樣靜悄悄死在了江西老家中,他死的時候比起一般的平頭百姓都不如,可以說是餓得不成樣子,邋遢得不成樣子,而那個權傾朝野的他,在死後也沒人爲他收屍,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報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