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黃龍旗簡介 黃龍旗的含義

黃龍旗簡介 黃龍旗的含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龍旗,1888年到1912年的中國國旗。黃色及龍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爲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1862年10月17日,清政府制定黃龍旗爲國旗。

組成形制

三角黃龍旗:由於軍艦必須懸有政府的旗號以供辨識。清廷於1862年(同治元年)以“三角黃龍旗”作爲官船的旗號到了1881年(光緒七年)9月,在英國定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回國後,由於三角形的旗與西方各國軍艦上的國旗皆不相同,將黃龍旗改爲長方型。旗爲羽紗質地,正黃色,用羽紗鑲嵌青色五爪飛龍,龍頭向上,分爲大小四號,頭號橫長1丈5尺6寸,寬1丈6寸5分。二號橫長1丈3尺9寸,寬9尺5寸。三號橫長1丈1尺5寸,寬7尺6寸。四號橫長9尺6寸,寬6尺三寸。軍旗提督用五色長方旗,諸將用三色長方旗,上角飾以錨形。

基本種類

三角形

黃龍旗簡介 黃龍旗的含義

  八旗中的正黃旗

第一面黃龍旗呈三角形,最初爲清朝的非正式的海上政府船旗,主要爲政府船隻和海軍使用,民船不得懸掛。其後一些涉外官方機構也開始懸掛三角黃龍旗。

中國本無近代西方的“國旗”概念。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7月鴉片戰爭後(第一次定海之戰)清朝同西方國家的交往日益增多,依照當時的海上國際慣例,商船需懸掛國旗方能進行貿易,否則將被視爲海盜船。因爲清朝尚未制定國旗,許多中國商船註冊懸掛外國國旗,有時會引起其他國家商人的誤解。1856年10月8日發生的亞羅號事件即是一艘中國商船懸掛註冊國英國國旗所引發的糾紛。其後美國駐華公使列衛廉和一些商人曾建議清政府“仿各國成例,制定一種國徽,俾便商民尊用。”然而清政府後來僅在《華商買用洋商火輪夾板等項船隻章程》中規定禁止中國商船懸掛外國旗,並未設計本國的船旗。

大清海軍在未制定船旗前,曾於1862年在湖北長江與英國海軍發生了一起鬥毆事件,由於沒有明確的標識,英國海軍拒絕承認其爲中國兵船。這次事件發生後奕訢寫道“適因湖北江南,皆有英人與我兵勇鬥毆,焚燬兵船等事,屢向理論,而該國詞窮,則以不能識別強辯,如我處師船亦一律豎立黃色龍旗,外國果能望而知爲官船,不敢輕舉妄動,未始非豫事隊維之一法”。法國公使哥士耆也向奕訢提及外國船隻通常會懸掛船旗。隨後奕訢聯繫曾國藩詢問懸掛“龍旗”事宜,曾國藩隨即覆信:“各處師船,仿照外國豎立旗號之例,概用黃色龍旗,使彼一望即知,不敢妄動,且於行軍無礙。嗣後除各營旗幟照常豎立外,應分飭各營另添龍旗一面,擬用三角尖旗,均用黃色畫龍,龍頭向上。”

黃色龍旗,傳統上在清朝軍旗中起統率作用,具有一定象徵意義。奕訢在最初的提議中,建議船旗的方案爲“黃色龍旗”。曾國藩考慮到方形龍旗與八旗中正黃旗接近,因此削去一角爲三角形以避免僭越。

清同治元年(1862年)10月17日總理衙門發表照會:“希即行知貴國各路水師及各船隻。嗣後遇有前項黃龍旗幟,即系中國官船,應照外國之例,不準擅動。儻有移動,即照犯禁辦理。”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總理衙門擴大了三角黃龍旗的使用範圍,並於10月4日製定了具體的樣式規範。1872年12月3日《申報》曾刊登對三角形黃龍旗的說明:根據江漢關中的三角黃龍旗製作說明,大小兩種尺寸可製作爲:底邊6尺9寸3分,高4尺,斜邊長8尺。底邊1丈1寸,高6尺5寸,斜邊長1丈2尺。

隨後在一些外交場合和博覽會中政府使團和外國機構有時也會用三角形黃龍旗作爲代國旗。然而這面三角形黃龍旗僅被稱呼爲“中國旗式”,在使用時“係爲僱船捕盜而用,並未奏明定爲萬年國旗”。

長方形

到了光緒七年(1881年)9月,在英國訂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回國後,由於三角形的旗與西方各國軍艦上的國旗皆不相同,爲和國際接軌,李鴻章經清廷批准制定了北洋水師軍旗的質地、章色,並將黃龍旗改爲長方型。

在《北洋水師章程》中亦有記載: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無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於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中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爲大清國旗。並於光緒十四年《北洋海軍章程》頒定本爲海軍旗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圖”爲大清國旗。

意義

有人認爲黃龍旗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作爲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亦有說黃龍旗的設計概念來自於清朝八旗中正黃旗的旗幟。事實上,清朝黃龍旗初爲軍旗。古代軍隊用的旗幟,又稱旌旗。傳說黃帝練兵擺陣法,設五旗五麾。《周禮》:“交龍爲旗”。黃色、龍在中國文化中有特殊的含義,其含義不只在清朝。傳說中國始祖黃帝居住在中央,“黃”本義爲“光”,黃帝就是太陽光明的化身。據五行學說,認爲中央屬土,黃色。五行說流行後,中方配以黃色,自此黃色象徵統領四方的中心。在建築上,周代的房屋柱子爲黃色。到了唐代,黃色成爲帝王專用色。在宋代,皇宮開始使用黃色琉璃瓦。明清規定,只有宮殿、陵墓及奉旨興建的壇廟纔可用黃色玻璃瓦頂,文廟、關帝廟例外。在中國文化中,黃、青、白、赤、黑五種顏色,赤色代表吉祥、喜慶,而黃色最尊,以黃色爲正色。如“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等,反映人民企盼黃天。龍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徵物,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對自己的先祖,無論是伏羲、女媧,還是炎帝、黃帝,都神化爲龍的形象。民間有舞龍、剃龍頭、戴龍尾等習俗,又有諸如“望子成龍”、“有志成龍,無志成蟲”之說。在清朝,對龍的形象的使用規定:五爪龍爲皇家專用,大臣爲四爪龍,民間爲三爪龍。黃龍旗在清末成爲中國的象徵旗幟,和中國文化有密切關係。

海軍旗

鴉片戰爭前清國水師系統採用五方旗(五色橫條)作爲高級官員旗,提督、總兵使用帥字旗。北洋水師建設過程中方建立了現代的海軍軍旗系統。

李泰國草案

1862年,清政府委託李泰國赴英國採購軍艦,他基於其設計的綠底海關旗設計了海軍旗系統,但並未被清政府承認。

北洋水師

1874年北洋水師成立時,基於五方旗設計了海軍銜別旗。

北洋海軍

北洋海軍成立初期仍沿用1888年《北洋海軍章程》中規定的兩面銜別旗。然而1890年3月6日發生了劉步蟾與琅威理因提督旗產生的糾紛。英國皇家海軍通過英國使館爲北洋海軍設計了新的銜別旗系統草案,取代之前過於簡單的銜別旗。

然而清政府並未直接採用這套方案,而是修訂了先前銜別旗的色彩,將錨型替換爲團龍圖案。1890年頒定新海軍銜別旗。

清末新建海軍

1894年甲午戰爭後,北洋海軍全軍覆沒。1909年清政府設立海軍部,並頒佈新銜別旗,左上角爲黃龍旗。

 歷史意義

黃龍旗是滿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爲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據說黃龍旗的設計概念來自於清朝八旗中正黃旗的旗幟。

事實上,古代軍隊用的旗幟,又稱旌旗。傳說黃帝練兵擺陣法,設五旗五麾。《周禮》:“交龍爲旗”。黃色、龍在中國文化中有特殊的含義,其含義並非來自滿清。華夏始祖黃帝居住在中央,“黃”本義爲“光”,黃帝就是太陽光明的化身。在建築上,周代的房屋柱子爲黃色。到了唐代,黃色成爲帝王專用色。在宋代,皇宮開始使用黃色琉璃瓦。

在華夏文化中,黃、青、白、赤、黑五種顏色,赤色代表吉祥、喜慶,而黃色最尊,以黃色爲正色。如“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等,反映人民企盼黃天。龍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徵物,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對自己的先祖,無論是伏羲、女媧,還是炎帝、黃帝,都神化爲龍的形象。民間有舞龍、剃龍頭、戴龍尾等習俗,又有諸如“望子成龍”、“有志成龍,無志成蟲”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