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島夷志略的作者是 島夷志略的重要價值

島夷志略的作者是 島夷志略的重要價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島夷志略》是元代民間航海家汪大淵所著記述海外諸國見聞的著作。

《島夷志略》 是中外延續友好交往的媒介。汪大淵在《島夷志略》很多篇章記載了中國人在海外與僑居國融洽相處情況,“渤泥”(加裏曼丹島文萊國)“尤敬愛唐人,醉也則扶之歸歇處”;“文古老”(蘇門答臘)其地居民每年都盼望中國商船來做生意,他們往往認爲五梅雞的出生能預兆中國商船的到來,一隻雞出生就有一條船,兩隻雞出生,就有兩條船,以此方法佔卜,還很靈驗;馬魯澗(伊朗的馬臘格)“有酋長。元臨漳人,陳其姓也”;龍牙門(新加坡)“男女兼中國人居之”。書中也記載了元朝的兵士“有病卒百餘人”仍留在勾欄山(今加裏曼丹島),“今唐人與番人叢雜而居”。他到達並記載沙特阿拉伯聖城,稱天堂(沙特聖城麥加)“風景融和,四時之春也。田沃稻饒,居民樂業”……

島夷志略的作者是 島夷志略的重要價值

《島夷志略》是研究元代海外貿易可靠的史料。《島夷志略》 被明代及後世研究者公認爲史料可靠真實,99篇幾乎都有貿易內容,有各種易貨貿易,如《無枝撥》中記載用西洋布換處州青白瓷;貿易往來密切的國家如《交趾》(今越南北中部)“流通使用銅錢,民間以六十七錢折中統銀壹兩。官用止七十爲率”;所記載物產貿易品種達300種以上。

汪大淵兩次航海成功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說明江西在明代之前造船、航海、經商水平當時世界一流,“江右”商幫思想開放敢闖天下。由於是瓷都所在,江西成爲“海上絲瓷之路”主力軍。汪大淵和《島夷志略》是加強南昌與國際城市間交往的媒介。筆者的同事2006年到新加坡學習,當地導遊告訴他:“新加坡的歷史最早就是你們中國江西南昌人記載的。”《島夷志略·龍牙門》篇中記載“男女兼中國人居之,多椎髻,穿短布衫,系青布布捎”,這是目前所知文字記載華人在新加坡的最早記錄。“門以單馬錫番兩山,相交若龍牙狀,中有水道以間之。”如今已看不到這一景象了—1880年前後英國海軍嫌“中有水道”窄,影響軍艦航行,將龍牙炸燬了,在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活動期間,新加坡旅遊局根據歷史記載,在拉柏多公園內複製了一個“龍牙門”。

《島夷志略》也是一部有極高史料價值的古代世界地理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使人們重新找到了印度佛教聖地那爛陀寺,那爛陀即以新的世界佛教中心地位重新展現於世人面前。《島夷志略》是14世紀亞非各國史地的重要資料,有很多對所在國都城、市井、村莊的記載,如《僧加剌》篇(其地名現斯里蘭卡國棟德拉岬):“其山之腰,有佛殿巋然,則釋迦佛肉身所在。”並對佛足跡大小深度作了記載,此佛殿1587年被葡萄牙人所毀。類似這些有價值的記載,可研究的信息書中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