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柯爾克孜族文化 柯爾克孜族語言文字簡介

柯爾克孜族文化 柯爾克孜族語言文字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柯爾克孜語屬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有皆蓋、特斯開兩種方言。詞彙的多源性是柯爾克孜語的一個特點。皆蓋方言是柯爾克孜族現代書面標準語和文學語言的基礎。皆蓋方言因受哈薩克語影響,畜牧業詞彙較豐富,有較多的哈薩克語藉詞及柯爾克孜語與哈薩克語結合而成的詞彙和土語。特斯開方言則因受維吾爾語影響,農業詞彙較豐富,有較多的維吾爾語藉詞及柯爾克孜語與維吾爾語結合而成的詞彙和土語。但這兩種方言只是在某些語音、詞彙和土語上有所差別。

居住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柯爾克孜族大都使用本民族語言。居住在阿克陶縣與維吾爾族雜居的柯爾克孜居民,大部分通用或兼用維吾爾語。居住在北疆伊犁地區特克斯縣一帶與哈薩克族雜居的柯爾克孜居民則大部分通用或兼用哈薩克語。塔城地區額敏縣與哈薩克族、蒙古族雜居的柯爾克孜居民,大部分通用或兼用哈薩克語、蒙古語。黑龍江省富裕縣的柯爾克孜族居民除保留了古代柯爾克孜語的許多特點外,由於與蒙古族、漢族長期雜居,因此也通用或兼用蒙古語、漢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伴隨着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與深入,生活在城鎮、廠礦的柯爾克孜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大都兼通漢語漢文。

柯爾克孜族文化 柯爾克孜族語言文字簡介

古柯爾克孜文,即用如尼字母拼寫的葉尼塞文今已失傳。這種在公元前2世紀由古柯爾克孜人創用的象形文字“鄂爾渾——葉尼塞文”,或稱如尼文,至公元5世紀已漸臻成熟。出土於葉尼塞河流域的中國唐朝時期的《闕特勒碑》就是用如尼文和漢文鐫刻而成的。13世紀以後,隨着柯爾克孜族逐漸遷居天山和帕米爾高原並改信伊斯蘭教,“察合臺語文”在柯爾克孜族中得到廣泛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南疆的柯爾克孜族居民通用維吾爾文,北疆的柯爾克孜族通用哈薩克文,黑龍江省富裕縣的柯爾克孜族居民或使用漢文,或使用蒙古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人民政府的關懷下,柯爾克孜族人民終於有了自己的文字,相繼使用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及拉丁字母拼寫的柯爾克孜文。當前使用的是以察合臺文爲基礎並經改革的新柯爾克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