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龍且的死對項羽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龍且的死對項羽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龍且的死對項羽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這是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對於項羽來說,龍且應該算是他麾下最重要的一員大將,既忠心能力又強,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龍且的戰死,除了讓項羽集團丟掉一員大將之外,更重要的是,龍且死後,項羽忽然發現,自己手頭已經無人可用了!昔日項羽麾下的幾大猛將,要麼投靠了劉邦,要麼戰死沙場。

龍且的死對項羽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此時的項羽,再想找出一個能夠替代龍且,替自己獨擋一面對抗韓信的人,已經完全找不到了。而這個結果,就導致了項羽直接丟掉整個山東,整個西楚政權側翼,徹底暴露在韓信的進攻範圍之內。以後的西楚,註定只能是兩線作戰,再也無法集中力量。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項羽才意識到,自己的敗亡或許已經近在眼前了。

至於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那還得從項羽起兵的時候開始說起了。

公元前209年,隨着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身爲楚國舊貴族的項羽,也在會稽郡起兵,相應陳勝吳廣。不過,項羽起兵的時候,並不是自己率衆起義,而是跟隨自己的叔父項梁。

項梁起兵之後,接下來的歷史,很多熟悉楚漢戰爭的朋友,基本上就耳熟能詳了。先是項家迅速做大,靠着昔日的聲望,拉起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然後秦軍反撲,陳勝吳廣先後戰敗被殺,項家軍逐漸成了起義軍的中流砥柱。

再之後,項梁爲了團結羣衆,便從民間找來了昔日楚懷王的孫子熊心,將其擁立爲義軍共主。但熊心剛剛上位後不久,項梁就在前線戰敗被殺了。而隨着項梁被殺,項家軍內部也開始人心浮動,熊心更是趁機安插自己的心腹,打算控制軍隊,掌握實權。

關鍵時刻,項羽在鉅鹿之戰當中,先殺了熊心派來的將軍宋義,獨掌大權。然後就率領麾下軍隊,破釜沉舟,一場大戰擊敗了秦朝大軍,並且在戰後坑殺了二十萬秦軍降卒。此戰之後,項羽一路殺向咸陽。

雖然在他進入咸陽之前,劉邦已經搶先一步,但迫於項羽的威勢,劉邦還是不得不讓出了咸陽。最後,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徹底奠定了自己西楚霸王的地位。

以上這些,基本上熟悉楚漢戰爭的朋友,基本上都不陌生。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作爲項羽身邊最重要大將之一的龍且,到底是什麼時候,來到項羽身邊的呢?

答案其實是,不知道。

因爲在正史上,對於龍苴這個人,其實根本就沒有多少記載。秦朝末年的時候,龍且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人,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可惜的是,後來司馬遷老爺子寫史記的時候,根本就沒給龍且寫傳記。有關龍且所有的內容,都是在其他人的傳記當中,提到過隻言片語。

至於後來的漢書,那就更沒龍苴什麼事情了。所以這直接導致,龍且這個人確實很有名,但有關他的詳細記載,正史上其實特別少。而野史當中的很多傳聞,我們又無法完全信服。

對於龍且這個人,目前我們只知道,龍且應該是在項羽起兵之初,就已經開始追隨項羽。而且,他還參加了鉅鹿之戰,並且還參與了坑殺秦軍降卒的行動。但對於龍且到底來自於哪裏,以及他的家世背景和個人經歷,我們就一無所知了。

而隨着項羽稱霸天下,龍且作爲項羽麾下最重要的將軍之一,也開始變得有名起來。而隨着楚漢戰爭開始,龍且的重要性,更是越發凸顯了出現。

隨着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諸侯各自歸國,項羽也返回了自己的封國。但在這之後不久,項羽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命人暗殺了義帝熊心。在此同時,山東地區又出現了叛亂,項羽不得不率領麾下主力,前往山東作戰。

就在項羽前往山東作戰期間,劉邦率軍暗度陳倉,平定關中,而後迅速攻佔了項羽的老窩彭城。再之後,項羽迅速率兵返回,硬是憑着三萬楚軍,正面擊潰了劉邦這邊的五十多萬聯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彭城之戰。

在讀這段歷史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是帶入劉邦的視角,通過劉邦的角度,來看待以上這一系列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把視線轉移到項羽身上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有些歷史可能會和我們的傳統觀念不同。

在那場大封十八路諸侯的分封盛宴之後,項羽率領麾下精銳,返回封國。此時從項羽的角度來說,最大的障礙就是義帝熊心。只要熊心還在,他就無法在名義上掌握最高權力。另外,之前項梁戰死之後,熊心也試着奪取項羽的權力,這也是項羽無法容忍的。

龍且的死對項羽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2張

所以,在這之後,項羽殺了熊心。

但就在此時,山東地區發生了叛亂。這場叛亂,很快就引起了項羽的警覺。要知道,此時距離項羽大封諸侯,纔剛剛過去沒幾個月,就有人公然反叛,這顯然是在挑戰他的權威。更重要的是,山東地區就在項羽統領的西楚政權側翼。這個位置,項羽必須扶持一個臣服自己的傀儡政權。

正是因爲這些複雜的原因,在此之後,項羽火速率領精銳,進入山東作戰。然而進入山東之後,接下來時局的發展,卻超出了項羽的控制。

首先,山東地區的叛軍,比項羽想象得更加難打。再加上人家有主場作戰的優勢,靠着堅固的城池防守,項羽也很難迅速平定叛亂。就在山東戰事陷入僵持期間,劉邦揮師攻入關中,這更是讓項羽感到警惕。

當然,此時的局面,雖然棘手,但卻並不足以讓項羽感到慌亂。爲了更好地拱衛自己的後方,項羽火速傳令給九江王英布,希望英布能夠派兵幫助自己。英布原來是項羽最信任的大將,所以纔會被項羽封在自己地盤周圍,拱衛西楚國境。

但結果,當項羽的傳令到了之後,英布卻稱病不出,根本不願意參戰。原來,此時的英布,已經被劉邦給策反了。雖然暫時還沒想過要站到劉邦那邊,但繼續幫助項羽作戰,顯然是不可能了。

與此同時,劉邦這邊的謀士張良,通過一系列算計,將一封早已準備好的信件,送到了項羽手上,讓項羽誤以爲劉邦志在關中,拿下關中之後,便不會繼續擴張。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項羽並沒有及時返回西楚,而是繼續率領楚軍在山東作戰。

但接下來,就在項羽即將平定山東叛亂的時候,劉邦卻忽然率軍攻入彭城,打了項羽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到了這個時候,項羽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繼續留在山東,自己就註定要丟掉老窩。而如果返回楚國,山東這邊的仗就等於是白打了。

在這個選擇當中,項羽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師救楚。所以,接下來便有了彭城之戰,項羽大敗劉邦的這段歷史。

但同時,對於山東這邊,項羽還是留了個心眼。當時項羽已經佔領的地盤,項羽還是留了一些軍隊,用以鞏固自己的勝利果實。至於那個一直在山東這邊給自己搗亂的田橫,項羽雖然沒能徹底擊敗他,但還是將其打得半殘。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裏,田橫也就沒能力給自己搗亂了。

而彭城之戰結束後,項羽雖然擊敗了劉邦,卻沒能徹底打垮劉邦。此後,雙方在滎陽一帶,展開了拉鋸戰。在雙方僵持期間,劉邦做了很多外交工作,最後導致英布公然叛變,倒向了劉邦那邊。

隨着英布叛變,楚國南線一下子就出了問題。這個時候,項羽必須要選一員大將,替他去擊敗英布,守衛楚國南線的安全。而此時的項羽,最終便挑選了龍且做爲大將。

項羽此時選擇龍且,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爲在之前的幾場大戰當中,龍且不但表現出了極強的指揮能力,而且對項羽十分忠心,實在是領兵征討英布的不二人選。

而接下來,當龍且率領軍隊,前去征討英布之後,龍且也沒有辜負項羽的期望,很快就一戰成功,徹底打垮了英布。

平定英布這一戰,讓龍且在項羽集團內部的地位,迅速飆升。再加上此時項羽中了離間計,不再重用謀士范增。此時的龍苴,一下子就成了項羽集團內的二號任務,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

然而,就在龍且剛剛平定淮南後不久,一個壞消息就傳來了。

龍且的死對項羽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3張

就在龍且平定南方期間,劉邦麾下的大將韓信,已經率軍橫掃北方,連滅數國。而且,此時的韓信,更是即將攻入山東地區,再次威脅項羽的側翼。

因爲韓信的出兵,項羽此時便不得不再次做出選擇。顯然,韓信攻入山東之後,只有兩個結果。要麼田橫的齊國直接投降,和韓信一起打西楚;要麼田橫被韓信打服,然後韓信佔領整個齊國,繼而繼續攻打西楚。

這兩個結果,不管哪一個,最後都一定會威脅西楚的北線安全。

所以,此時的項羽,不得不再次調龍且入齊,希望龍且能夠擊敗韓信,鞏固西楚國境的北線防禦。而龍且入齊之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則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首先,劉邦爲了拉攏齊國,和他一起對付項羽,派了使臣前去說服齊王。在劉邦使臣的說服下,齊國這邊本來已經點頭,和劉邦一起圍毆項羽。但結果,就在這個時候,韓信爲了儘快解決問題,同時也是爲了爭功,竟然直接率兵進攻了齊國。

因爲韓信的進攻,原本已經談好的聯合,自然是徹底告吹了。所以接下來,田橫倒向了項羽,打算和項羽聯合對抗劉邦。

這對於項羽集團來說,顯然是一個好消息。與此同時,龍且率領精銳楚軍入齊,和田橫率領的殘餘齊國軍隊匯合,總計二十萬人,一起對抗韓信。

正是因爲這些複雜的歷史背景,導致接下來的這場大戰,意義變得無比重大。如果龍且贏了,龍且便可以趁勢率軍佔領整個齊地,並且逐漸反推韓信。最後甚至有可能重新奪回北方,在劉邦的北線開闢第二戰場。要是那樣的話,劉邦就輸定了。

而如果韓信贏了,那接下來西楚北線,就有可能被徹底打穿。到那個時候,項羽不得不分兵對抗,局勢就會變得非常不利。

不過,從當時的戰局來看,顯然還是項羽集團的勝算更大一些。因爲龍且和齊王田橫合兵之後,軍隊數量已經佔優。再加上田橫是本土作戰,優勢就變得更大了。打敗韓信,將韓信趕出山東,似乎已經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因爲韓信實在太過能打,一場大戰之後,龍且非但沒能打敗韓信,反倒是被韓信打得全軍覆沒了。這個結果,着實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而隨着龍且戰敗,整整二十萬精銳軍隊,被韓信一口吃掉,項羽集團的很多問題,也徹底暴露了出來。首先,此戰之後,西楚國境北線,幾乎徹底門戶大開,再也無力阻擋韓信。其次,龍且帶去的十多萬楚軍精銳,被韓信徹底消滅,這樣使得項羽集團內部的生力軍,數量迅速降低。

就算項羽再怎麼能打,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所謂的‘萬人敵’。兵力上的短板,絕不是項羽靠個人勇武,就能彌補的。

龍且的死對項羽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4張

而且,失去了龍且這員大將之後,項羽忽然發現,哪怕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再徵召出足夠的軍隊,麾下也沒人能夠再帶領這支軍隊,去對抗韓信。放眼整個西楚集團內部,好像也沒有什麼再能獨擋一面的大將了。

所以,此戰之後,項羽就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局面,糧草補給更是嚴重匱乏。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項羽才預感到情勢不妙,不得不主動提議,和劉邦平分天下。項羽的打算其實很好,只要給自己一些時間,自己就能再次徵召足夠的軍隊,調集足夠的糧草。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完全有機會再次出兵,徹底擊敗劉邦。

但遺憾的是,劉邦沒給他這個機會。就在雙方簽訂和平協議後,項羽剛剛率領軍隊返回楚國,劉邦便從背後偷襲了項羽。與此同時,韓信、英布以及彭越等人,也紛紛率領軍隊前來圍攻項羽。所以最後,在整個劉邦集團的圍攻之下,項羽只能戰敗,戰死於烏江之畔。

通過以上這段歷史,我們其實也不難看出,龍且的戰死,對於項羽集團來說,實在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因爲自此之後,項羽集團內部,便開始缺少軍隊,而且北線更是徹底門戶大開。就算項羽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同時在兩個方向戰鬥。

說到底,不是龍且的死,動搖了項羽集團的統治基礎。而是因爲項羽本來就已經快要敗亡,龍且的戰死,加速了項羽的戰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