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費禕的死對蜀漢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費禕的死對蜀漢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費禕的死對蜀漢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對於費禕這個名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出師表》。因爲在《出師表》當中,諸葛亮有一句‘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除此之外,在三國演義當中,費禕這個人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這就導致後世很多三國愛好者,對費禕這個人基本上是一無所知。

實際上,在三國後期的歷史當中,費禕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對於蜀國來說,費禕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諸葛亮去世之後,整個蜀國權力最大的臣子。

費禕原本並不是四川人,而是祖籍河南。不過在東漢末年的時候,費家爲了躲避戰亂,所以纔來到了蜀地。當時費家有一個長輩,和益州牧劉璋是表兄弟,所以纔來投奔劉璋,徹底在益州紮下根來。

等到後來劉備取代了劉璋,成了益州新的主人之後,費家自然也就成了劉備的臣子。

費禕的死對蜀漢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對於費禕的早年經歷,史書上並沒有太多記載。我們只是知道,費禕年輕的時候非常有才,而且在劉備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被諸葛亮看中,成爲了諸葛丞相的老班底。大概也正是因爲諸葛亮舉薦的原因,後來劉備立太子的時候,直接封費禕爲太子舍人。同樣作爲太子舍人的,還有出師表裏提到了另一個人,董允。

對於幼主劉禪來說,費禕和董允兩人,應該算是他最早的班底了。

太子舍人這個官職,雖然官身品秩並不算很高,但是職責卻很重要。既要負責保護太子,同時還需要給太子做祕書。所以這種能做這種官職的人,一般都是被當成太子未來的班底來培養。只要太子順利登基,未來基本上都是朝堂重臣。

而到了劉備去世,劉禪登基之後,費禕的仕途也就開始變得一帆風順了。不光劉禪本人對他印象不錯,作爲蜀國真正掌權者的諸葛亮,更是對他極爲青睞。在這種情況下,費禕已經註定會成爲蜀漢的高層了。

在接下來的十年當中,費禕可以說是官運亨通,而且深受諸葛亮的器重。諸葛亮南征孟獲歸來的時候,甚至還直接讓費禕和自己同坐一車,已經儼然把費禕當成了自己的繼承人。

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費禕最重要的一項貢獻,應該就是出使東吳了。當年夷陵之戰當中,蜀漢和東吳已經徹底翻臉,所謂的吳蜀聯盟也已經徹底失效。但是到了諸葛亮掌權之後,爲了抵抗魏國,諸葛亮還是不得不派人去和東吳聯絡,重新締結攻守同盟。而當時被諸葛亮派往東吳,和孫權進行談判的人,正是費禕。

在幾次出使東吳的過程當中,費禕不但重新促成了吳蜀聯盟,同時也展現出了不凡的氣度,讓孫權和整個東吳高層,都深深感到佩服。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當年劉備和孫權第一次聯手,就是諸葛亮出使東吳,最終成功促成的。所以費禕當時能擔任整個外交大使的職位,顯然已經是被諸葛亮當成接班人來培養了。

而費禕本人,也沒有讓諸葛亮失望。除了促成吳蜀兩國重新聯手之外,在蜀國內部,費禕也起到了潤滑油的作用。當時蜀國這邊的兩員大將,魏延和楊儀相互看不對眼。就算諸葛亮還在世,他們都敢刀兵相向。正是因爲費禕居中調解,所以魏延和楊儀才能暫時放下成見,一起爲蜀國效力。

等到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後,按照諸葛亮臨終前的佈置,費禕聯手楊儀和姜維,除掉了心高氣傲的魏延,順利班師回朝。回到蜀國之後,楊儀因爲口出怨言,多次誹謗朝廷,最終被流放下獄,自殺而亡。而姜維因爲只是一個單純的武將,地位也要排在費禕之後。

至此,費禕已經成了蜀漢政權的三號人物。除了皇帝劉禪,以及諸葛亮留下的頭號接班人蔣琬之外,已經沒人比他更有權力了。

在之後的幾年裏,蜀國基本上就是蔣琬主政,費禕從旁輔助。至於當年和費禕同名的董允,此時只能做費禕的助手。

又過了幾年之後,蔣琬病重,只能讓出了益州刺史的位置。此後,費禕逐漸取代蔣琬,等到蔣琬去世之後,費禕更是完全接替了蔣琬,徹底成爲了蜀國的二號人物。與此同時,在蔣琬去世的同一年,董允也死了。所以到了這個時候,諸葛亮昔年留下的幾個重要繼承人,就只剩下費禕和姜維兩個人了。

費禕的死對蜀漢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2張

而費禕主政三年之後,北方的魏國則是發生了一場著名的高平陵政變。自此之後,魏國大權落入了司馬家的手裏。因爲內亂的問題,此後魏國開始漸漸無力對外擴張。而吳國那邊,此時孫權雖然還在世,但卻正因爲繼承人的問題,被搞得焦頭爛額,暫時也無力考慮對外擴張的事情。

正是因爲這樣的外部局面,所以費禕掌權之後,原本關係還不錯的費禕和姜維,開始逐漸出現了意見分歧。

作爲領兵大將的姜維,看到魏國和吳國都開始出現內亂之後,自然想要領兵北伐,趁機亂中取利。但是費禕對此卻持反對意見,費禕認爲,蜀國經過連年征戰之後,已經不適合再進行對外戰爭。當務之急是要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等到魏國和吳國再亂一些,蜀國這邊再出一個像諸葛亮那樣的超級牛人,然後再進行北伐。

因爲所處位置不同,考慮的事情也不一樣。所以接下來,姜維和費禕開始逐漸走上了對立面。雙方各持己見,誰都無法說服對方。

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那場直接改變三國曆史走向的刺殺案,終於發生了。

刺殺費禕的郭修,原本是魏國的將軍。後來在戰爭當中,被姜維俘虜。而郭修被俘之後,蜀國這邊出於招攬人才的目的,非但沒有殺他,反倒是封他爲左將軍。要知道,當年馬超歸降劉備的時候,也就只是一個左將軍而已。所以當時蜀國對郭修的重視,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了。

不過,蜀國的厚待,卻並沒有讓郭修徹底歸降。作爲魏國的降將,郭修雖然人在蜀國,但是心卻似乎一直還在魏國那邊。所以,當郭修來到成都之後,就一直想要找機會刺殺劉禪,以此來回報魏國。

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後來在那場宴會上,郭修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不過,當時劉禪身邊有護衛,郭修始終難以得手,所以郭修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將當時蜀漢政權的二號人物費禕,當成了自己的刺殺目標。

最終,費禕當庭被刺,數日之後不治身亡。而郭修本人,後來也被幹掉了。

當然,對於郭修刺殺費禕這件事,後世史學家也有着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爲,郭修或許只是一個單純的投機者,並未想過刺殺流沙,而是想要通過刺殺費禕,爲自己在蜀國賺取政治資本。

也有人認爲,郭修或許是受姜維的指派,希望通過刺殺費禕,徹底在蜀國內部壓倒休養生息這一派的聲音,繼而開始北伐。而從事後的歷史發展來看,姜維也確實是這場刺殺的最大受益者。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總之,費禕最後死了。而隨着費禕被刺殺,蜀國內部也終於再次統一了聲音,姜維也得以順利進行北伐。

但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費禕的選擇,或許要更正確一些。

費禕的死對蜀漢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第3張

因爲就在費禕被刺殺的一年多以前,魏國的那邊的司馬懿,剛剛壽終正寢,此後魏國內部開始變得更加混亂。而吳國那邊的孫權,則是在不到一年之前去世。隨着孫權去世,東吳內部圍繞着皇位,開始了一場長達十年的高層混戰。

如果當時蜀國能夠暫時休養生息,暫時恢復幾年國力。等到國力再恢復一些,魏國和吳國那邊再亂一些,未必就沒機會再度崛起。但可惜的是,後來姜維多次北伐,徹底掏空了蜀國的家底,而且還沒取得什麼太大的成績。

而且費禕被刺殺之後,因爲姜維只是一個單純的武將,根本不會治理內政。這就導致蜀國的國力,被消耗得更加嚴重了。另外,費禕被刺殺之後,因爲蜀國中央缺少一個能夠輔佐皇帝的賢臣,所以後來就開始出現宦官掌權的現象。

就在費禕被刺殺十年之後,魏國的鄧艾取道綿竹,偷襲成都。隨着後主劉禪開城投降,蜀漢政權終於是徹底滅亡了。

如果費禕沒有被刺殺,蜀國最後的結局,或許就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