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隘,指險要的關口,在交通要道設立的防務設施,又稱關卡。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時期,由於交通手段有限,行軍打仗所能選擇的道路極爲有限,因此中原王朝往往會在一些交通要道上,選擇地勢險要之地修建關隘。在古代戰爭史上,這些關隘無疑都扮演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重要角色,其中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更是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麼,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要,又爲什麼易守難攻呢?

注:以下排名以修建時間爲序

紫荊關

紫荊關又稱上古關、五關、金坡關,始建於戰國時期,位於今河北保定易縣西北45公里的紫荊嶺上,與居庸關、倒馬關合稱“長城內三關”。紫荊關城東爲萬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爲拒馬河,城南是黃土嶺,被稱爲“畿南第一雄關”、“京畿咽喉”。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在長達千餘里的太行山脈之間,有八個自然形成的峽谷,被稱爲“太行八陘”,乃是翻越太行山脈的重要通道,而居庸關便扼守着其中的“蒲陰陘”。“蒲陰陘”作爲溝通河北平原與太行山的交通要道,乃是明朝京師西部的重要關隘,因此明成祖朱棣時期對紫荊關進行了系統性的修整,將關城、城堡、隘口連成一個整體,形成了以紫荊關爲中心的防禦體系,使其成爲了拱衛北京的第一道防線。

潼關

潼關又稱潼谷關,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因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故得名潼關。潼關位於今陝西渭南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作爲關中地區的東大門,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2張

秦漢以來,由於黃河河道不斷下切,導致原本緊貼稠桑原的河道裸露出來形成河灘,再加上稠桑原上的樹木砍伐過度,秦朝時期的重要關隘“函谷關”就此失去作用。因此,曹操爲了防止關西亂兵,只得重新選地修建潼關。而曹操之所以選擇這裏,主要源於該地是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是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

潼關位於渭河和黃河交匯處,對面便是黃河的重要渡口風陵渡,也是極爲險要之地。在黃河的南面,有兩條河流,即西邊的潼水和東邊的遠望溝,在兩條河水中間有一道山塬,寬有兩公里,高七百米,由於兩側常年被水流沖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險峻。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3張

在塬的北面就是黃河,黃河緊貼着塬體流淌,沒有任何空隙,因此想要通過此地,都必須通過塬上。而要登上塬,就只有一條路可以通行,叫作黃巷阪。黃巷阪寬僅數米,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之地。而沿着黃巷阪上了塬,就到了潼關。

不過,由於地形的改變,潼關歷經了多次遷徙。例如隋朝先是新建了北關城,後又將關城移到了禁溝口。又如由於黃河的不斷沖刷,導致潼關以北的黃河河牀不斷下降,到唐朝時潼關以北裸露出了一片河灘,因此唐朝不得不將潼關北移,搬到了河灘上。

鎮南關

鎮南關又稱雍雞關、大南關、界首關、雞陵關、鎮夷關、睦南關,現稱友誼關,始建於漢朝時期。鎮南關位於今廣西憑祥市西南15公里處。鎮南關位於大青山、金雞山之間的隘口,乃是古代南疆的重要關口。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4張

鎮南關乃是我國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口之一,古有“南疆要塞”之稱。相較於經常發生戰爭的北部關隘而言,鎮南關在明清以前並不算太過有名,但近現代以來則由於“鎮南關大捷”、“鎮南關起義”等事件而爲人所熟知。

劍門關

劍門關位於今四川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的劍門山中斷處,該地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峯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而劍門關也因此得名。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5張

與古代其他關隘不同的是,劍門關幾乎是純天然形成的一道屏障,其隘口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處則是個寬僅50米的天然隘口。諸葛亮擔任蜀漢丞相時,見此處地勢兇險,便在此壘石爲關,以爲屏障,稱劍閣,又稱劍閣關。

我們都知道,蜀道極爲難行,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裏,從漢中南下巴蜀的主要通道就三條,即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其中金牛道不僅是最爲便捷的一條路,且可以直達蜀地中心城市成都,而劍門關便是扼守金牛道的咽喉,乃是蜀地當之無愧的北方門戶。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6張

劍門關最爲要命的地方在於,劍門關不僅呈現出北高南低的形態,而且北坡是極爲陡峭的懸崖峭壁,幾乎呈90度,而南坡地勢則相對較爲緩和。因此,從北向南攻簡直難如上青天,而從南向北攻則相對簡單。而且由於地勢狹窄,即使軍隊再多,也根本施展不開,而蜀地的守軍卻可以居高臨下,佔據極大優勢。

娘子關

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始建於唐朝,位於山西陽泉市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因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陽昭公主所建,並曾率娘子軍在此駐防,故得名娘子關。素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現存關城爲明朝修築。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7張

娘子關位於河北、山西兩省交界處,扼守着“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這乃是山西和河北之間爲數不多的通道之一,乃是晉冀的咽喉要地,因此無論是要保障山西,還是要保障河北,娘子關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雁門關

雁門關始建於唐朝時期,位於今山西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因位於雁門山而得名。作爲長城上的重要關隘,雁門關素以“險”著稱,又有“天下九塞,雁門爲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爲“外三關”。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8張

雁門關雖然建於唐朝時期,但其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經開始發揮作用,趙武靈王時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之後,便命李牧長期駐守雁門防備匈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亦曾派明天率兵三十萬自雁門出塞,大敗匈奴。

雁門山是山西呂梁山脈北支雲中山向晉東北延伸的部分,東與恆山相接,略呈東西走向橫亙於晉北大同盆地與晉中忻代盆地之間,海拔1500米以上。由於雁門山是斷塊山,雁門山峭拔險峻、難以攀越,幾乎完全隔斷了山南、山北地區,從而使其長期成爲隔絕漢族與北方諸民族的隔斷,而雁門關便位於雁門山最狹窄處。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9張

雁門關北通晉北重鎮大同,遠至蒙古高原,南通晉中重鎮太原,可直達中原和關中,無論是北方遊牧民族想要南下中原,還是中原政權北伐遊牧民族,雁門關往往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居庸關

居庸關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相傳秦始皇當年修築長城時,曾將一批民夫、囚徒遷徙於此,稱之爲“徙居庸徒”,居庸關因此得名。居庸關的城垣東達翠屏山脊,西駛金櫃山巔,周長達4000餘米。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10張

居庸關便扼守着“太行八陘”中的“軍都陘”,而“軍都陘”乃是遊牧民族自蒙古攻入華北平原的重要通道,而居庸關所在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交匯處,則幾乎是該條通道最爲狹窄處。居庸關作爲進入北京的西北門戶,地理位置可謂極度重要,乃是守護京師的重要關隘。

嘉峪關

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爲修築在嘉峪山旁而得名。嘉峪關位於今甘肅嘉峪關市西五千米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北連黑山懸臂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乃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爲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11張

在古代,夾於祁連山和北山之間、長達一千公里的河西走廊,便是溝通中原與西域的重要通道,而這條道路到了嘉御山隘口處,更是因狹谷穿山、危坡逼道變得極爲兇險,因此明朝爲了防禦西部日漸強大的吐魯番,於此處修建了嘉峪關。

嘉峪關曾歷經多次修建,先是馮勝於洪武年間在此修建關城,明孝宗時期又修建了關樓,正德年間又修建了東西二樓(即光化樓和柔遠樓),嘉靖時又加固了已有建築並修築了關城兩翼長城,並每五里修築墩臺一座。經過長達168年的修築後,嘉峪關形成了由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的完整防禦工事,全長達到了六十千米。

山海關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山海關位於河北秦皇島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12張

在古代,遼西走廊乃是溝通冀遼的交通要道,因此溝通燕山和渤海的山海關,便等於直接掐斷了遼東和內地的聯繫,因而山海關也被視爲關內關外的分界線(關內、關外之說便源於此)。

由於山海關距離明朝北京只有不到三百公里,而且兩地之間一馬平川,一旦山海關被攻破,敵軍便可馳騁於華北平原,並直抵京城之下,因此山海關對於護衛明朝京師可謂十分重要。

古代最爲著名的“十大名關”分別在哪?這些關隘爲何如此重用? 第13張

從明宣宗時期起,兵部便在此特設兵部分屬司,而這也是明朝兵部的唯一分設機構,更是歷經了洪武、成化、嘉靖、萬曆、天啓、崇禎六朝的修築,可見明朝對其重視程度。

武勝關

武勝關又稱武陽關、禮山關,位於今河南信陽與湖北廣水的交界處。作爲十大雄關中唯一地處中原腹地的關隘,位於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之間的武勝關,乃是北屏中原,南鎖鄂州,扼控南北交通咽喉的重要關隘。

此關雄踞於峽谷之中,地處險要,扼控整個通道。關城以山爲障,鑿山成隘,城牆堅固,古以“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形容其險。由於淮河流域河道縱橫,加之北軍不習水戰,因此北軍南下歷來極爲困難,如果攻破武勝關,便可南下直接攻陷長江重要節點鄂州,而如果無法攻陷,那麼就只有從西邊的襄陽方向強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