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原本有七大名著 被刪掉的三本分別是什麼

古代原本有七大名著 被刪掉的三本分別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名著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本來有七大名著,爲何取消了3部?看看是哪3部,就瞭解原因。

從小我們就從課本或者老師嘴裏瞭解中國古代有四大名著,如今四大名著已經變成了中國人的常識。可是許多人不瞭解的是,其實在建國以前,中國古代有七大名著,也就是說,還有三部書籍,稱得上名著。

這三部書籍,可能你並沒有看過,但說起他們的名字,你一定不會陌生。那麼這三部書籍是什麼書籍呢?他們又爲什麼可以被稱爲名著呢?彆着急,本篇文章將一一爲你解答。

01名著何以爲名著

不瞭解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古代的名著是如何被認定的?是皇帝欽定的嗎,好像又不是。似乎並未有權威人士和權威機構來對名著進行認定,那麼這些所謂的名著,憑什麼被稱之爲名著呢?其實,這裏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評選名著的書籍,一定要在民間有較廣的知名度。現在的四大名著,哪一本不是在民間廣爲人知呢,幾乎整個中華文明圈,哪怕是很多外國人都瞭解這四本書。

古代原本有七大名著 被刪掉的三本分別是什麼

就拿西遊記來說,裏面的孫悟空形象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就連很多西方電影,裏面都會出現一個拿着棒子的猴子,這足以說明《西遊記》這本書的影響力。除此之外,西遊記還在戲曲,評書,相聲,漫畫等多個領域都有創新作品,這就足以證明《西遊記》稱得上較廣知名度的條件了。

其次,評選名著的書籍,其文學題材一定得是雅俗共賞的。什麼是雅俗共賞,雅在古代指的是權貴階級,俗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了,所謂雅俗共賞,就是老百姓也可以看,權貴階級也可以看,甚至突破了年齡的限制,老人可以看,小孩子也可以看。

按照這樣的標準,我們再拿一個名著,例如《三國演義》,我們會發現它的確適合雅俗共賞的條件,其他的幾個名著同樣是如此。

綜上所述,名著的評選不是按照某個人或者某一個機構的喜好,而是按照老百姓的喜好,由老百姓推選出來的。那麼標題中的七大名著又是這麼回事呢。其實,名著的評選標準只是一個標準,至於能不能得到官方的推薦與宣傳,就要看這本書的內容是否適合推薦要求,下面我要說的這三本名著,雖然稱得上是名著,但卻不被推薦,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古代原本有七大名著 被刪掉的三本分別是什麼 第2張

02《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清代最有名的鬼怪小說,有名到慈禧太后每天都要看,後來慈禧還爲此找來了很多畫師,給《聊齋志異》中的鬼怪配圖,如今的《聊齋志異》插圖版就是由此而來。

《聊齋志異》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它更像是一本故事集,裏面講述了將近五百個鬼怪故事,很多經典的鬼怪形象,都出自這本小說,例如電視劇當中經常出現的狐妖,就是裏面的典型。此外,很多恐怖鬼怪故事的情節,也都借鑑了聊齋中的創意,例如電影《畫皮》。

《聊齋志異》中的故事可以分爲三個部分,一是愛情故事,是作者蒲松齡所向往的那種無拘無束的愛情;二是科舉制度,蒲松齡由於一輩子都浪費在了科舉制度上,因此對這個制度深惡痛絕,所以它便藉助這些故事,來批判科舉制度。

三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下,統治階級對老百姓進行了殘酷的剝削,蒲松齡讀了很多書,看清了這一點,因此,很多故事也在諷刺封建制度。

古代原本有七大名著 被刪掉的三本分別是什麼 第3張

按照名著評選標準來看,《聊齋志異》定是適合條件的,而它之所以沒有得到幾大名著的薦,不是因爲它不過卓越,而是它的內容所傳遞的價值觀已經落後於時代,不適合新中國的標準。具體來說,雖然《聊齋志異》中大部分的鬼怪都是善良的,但鬼怪畢竟是鬼怪,建國之後不提倡封建迷信,《聊齋志異》也就跟着躺槍了。

03《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吳敬梓之所以寫《儒林外史》這本書,也是因爲他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了許多痛苦的經歷,他和蒲松齡一樣,把大半輩子的人生,都用在了考取功名利祿上。

結果一輩子終無所成,他的家族也因此看不起他,甚至家產都不留給他,到了晚年時期,吳敬梓徹底看清了這個世界,於是便把心中的痛恨,接着《儒林外史》抒發了出來。

《儒林外史》整本書,都是在批判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制度,按理來說,它的追求是積極向上的,其目的是好的,可是壞就壞在,吳敬梓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抒發了太多負面情緒。

古代原本有七大名著 被刪掉的三本分別是什麼 第4張

這些情緒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心性不堅定的讀者,讓他們對現實社會感到絕望,進而作出無法控制的事情。所以,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很多老百姓還沒有受到過教育,因此這種作品不被推薦,也在情理之中。

04《金瓶梅》

說道《金瓶梅》這三個字,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會聯想到香豔的電影內容吧。當然,這也能表示出《金瓶梅》這本書在民間的知名度很高。

古代原本有七大名著 被刪掉的三本分別是什麼 第5張

不過大家可能不瞭解是,該書並不是一本完完全全的香豔書籍,尤其是故事發展到了後期,特別是西門慶在人生巔峯被寫死之後,其內容就轉變成爲了對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

《金瓶梅》這本書,是矛盾的,明清時期的統治階級由於害怕這本書所表現出來的對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金瓶梅》一度被當局查禁和銷燬,但是由於其中包含的香豔露骨內容,受到了老百姓的喜愛,因此這本書一直流傳在市井之中。

古代原本有七大名著 被刪掉的三本分別是什麼 第6張

所以,我們很難得知,老百姓是因爲這本書中的批判內容而喜歡《金瓶梅》,還是因爲裏面的香豔內容而喜歡,也因此,它也沒有進入幾大名著的榜單。

05結語

其實除了這些書籍以外,古代還有很多有名的著作,這些著作或許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內容不適合當時的國情,但是如今,隨着改革開放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變的開放起來,國家也把古代名著公開了出來,這些書大家如果感興趣,都能在網上找來閱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