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承乾謀反爲什麼會失敗?詳解其失敗原因

李承乾謀反爲什麼會失敗?詳解其失敗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這些人物也頗受爭議,其中李承乾的一生是經歷過人生百態,也是人們議論的對象。那麼太子李承乾謀反爲什麼會失敗?請聽我詳細道來。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稱帝。同年,李世民冊立嫡長子李承乾爲皇太子,這一年李承乾纔剛滿八歲。

李承乾小時候聰慧機敏,仁孝純深,因此深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喜愛。大臣們也爲國家能有這樣一位儲君感到慶幸。然而自長孫皇后去世後,不知道是因爲沒人可以管束還是因爲進入青春期的緣故,李承乾變得越來越叛逆,從剛開始的陽奉陰違到後來的徹底放飛自我。

李承乾謀反爲什麼會失敗?詳解其失敗原因

隨着年齡的增長,李承乾越玩越瘋,越來越沒底線。李世民和大臣們都心急如焚,但有一個人卻非常高興,他便是李承乾的同胞弟弟、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的嫡次子,理論上的皇位第二繼承人。一旦李承乾倒臺,李泰無疑是最受益的。因此看到李承乾徹底沉淪後,李泰反而越來越努力,他效仿自己的父皇當年還在潛邸時期那樣,在自己王府開文學館,招才引士。後來又編著了一部分述各縣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蹟、神話傳說、重大歷史事件於一體的《括地誌》,深得李世民的好評。

看到兩個兒子的表現大相徑庭,李世民心中漸漸產生了廢儲的念頭。不過嫡長子繼承是古代宗法制度的最基本原則,所以李世民的這一想法遭到了魏徵、王珪、褚遂良等一批大臣的強烈反對,君臣之間爲此事相持不下。

李泰是個聰明人,但有時候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事事想要積極表現,事事想要效仿自己父皇當年的樣子。爲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李泰積極團結各種可以團結的力量,朝野上下對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可他的這一行爲卻不知不覺中逾越了李世民心中的底線,再加上朝廷中的元老重臣們也都反對廢儲。因此李世民漸漸打消了改立李泰的念頭。

到了貞觀十七年(公元642年)初,李世民仍對李承乾抱有一絲希望,可此時又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李世民徹底死心。

李承乾之前聽聞到李世民有廢儲想法後,並沒有積極表現,反而是破罐子破摔。他不僅玩得越來越離譜,還在東宮包養一個叫稱心的男童,與其同吃同睡。此事被李世民得知後,龍顏大怒,他當即下令將男童稱心處死,同時將李承乾罵了個狗血淋頭。

到了這一步,李承乾仍不打算反思自己的過錯。他認爲稱心的事情之所以會被父皇發現,必然是李泰舉報,於是組織了一個以太子左衛副率封師進、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記住這個名字,後面還會提到)爲首的殺手團隊打算刺殺李泰。後來李承乾覺得反正都是要搞事情了,那就來搞個最大的。於是他又拉攏了和自己臭味相投的皇叔、漢王李元昌,以及對朝廷頗有怨言的名將侯君集,打算效仿父皇當年“玄武門之變”那樣,來個“東宮之變”。

在大部分人看來,李承乾謀反是以卵擊石,毫無勝算,其實不然。如果光論實力,那李承乾跟李世民當然不是一個量級,可李承乾的優勢在於可以搞突然襲擊。太子東宮離皇帝所在的太極宮僅一牆之隔,只要有數百死士翻牆入宮,以最快速度控制住皇帝和朝廷中樞大臣,然後脅迫皇帝禪位,一場政變行動興許也就這樣完成了。當年的唐高祖李淵也差不多就是經歷這一幕被趕下臺的。而且李建成當了十幾年皇太子,朝野上下的支持者也不少,他的團隊裏又有侯君集這樣的軍方首腦人物,這可比當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有更多優勢。換言之,要是真的成功率極低,像侯君集這樣老謀深算的人怎麼可能會願意加入李承乾的團隊呢?當然李承乾自幼在深宮中長大,在個人能力方面比他的父親李世民差遠了,不過這也不是他必敗的理由。

李承乾謀反爲什麼會失敗?詳解其失敗原因 第2張

那麼李承乾的謀反行動爲什麼還沒開始就已結束了呢?這隻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李承乾團隊的陰謀在保密工作方面還算總體到位。然而一樁八竿子打不着的意外事件卻把他害慘了。

貞觀十七年(公元642年)初,李世民的第五子、齊王李祐在齊州(今山東濟南)發動兵變。這纔是真正的以卵擊石,結果自然不言而喻。李祐和他的黨羽連齊州城都沒邁出就被自己手下一個叫杜行敏的王府兵曹給輕鬆拿下了。李世民下令徹查此案,打算將李祐潛伏在京師的暗樁全部拔出。

隨着調查工作的深入,調查人員發現一個叫紇幹承基的人似乎非常可疑,於是將其逮捕,審問他與齊王是什麼關係。紇幹承基被捕後先是大喊冤枉,聲稱自己跟齊王八竿子打不着關係,可此事牽涉謀反,對朝廷來說是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只要你沒充分證據證明自己清白,那就基本上是死路一條,更何況紇幹承基究竟與齊王有沒有牽連他自己也說不清。爲了活命,紇幹承基就向調查組提供重大立功材料,將自己參與太子李承乾謀反團隊的事情給供了出來,倒黴的李承乾就這樣被暴露了。於是朝廷迅速展開行動,李承乾和他的黨羽還沒搞明白是哪一步出了問題就已經被一網打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