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夷陵之戰對蜀漢有何影響?造成了後期人才匱乏?

夷陵之戰對蜀漢有何影響?造成了後期人才匱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夷陵之戰是發生於三國時期的一場戰役。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蜀漢(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簡稱“蜀”,亦稱“劉蜀”、“季漢”。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此戰,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最終迫使後主劉禪放棄了抵抗。值得注意的是,蜀漢的滅亡,原因自然是多個方面。其中,後期人才的匱乏,無疑是蜀漢滅亡的重要原因。

夷陵之戰對蜀漢有何影響?造成了後期人才匱乏?

比如在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一時間沒有良將前去抵抗,只能讓從沒有領兵作戰的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前去迎敵,結果是諸葛瞻戰死沙場,也沒能擋住鄧艾。對於蜀漢後期人才匱乏的問題,除了是因爲蜀地人口較少(不到100萬人),還和夷陵之戰存在直接的關係。在劉備發起的夷陵之戰中,蜀漢損失了大量精英,直接加劇了蜀漢後期人才匱乏的問題。

在魏蜀吳三國中,蜀漢的人口和兵力是最少的。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蜀漢只有益州這一州之地,人口不到100萬,兵力則只有10萬左右。與此相對應的是,東吳人口超200萬,兵力超過20萬,而實力最強大的曹魏,則擁有400萬人口和40萬兵馬。基於此,人口最少的蜀漢,無疑在人才是相對匱乏的。不過,除此之外,劉備夷陵之戰損失中的精英,也加劇了蜀漢人才匱乏的問題。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劉備派遣黃權督江北水軍,自率大軍進攻東吳。同年秋七月,劉備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劉備退至永安,最終於次年去世。在夷陵之戰中,除了5萬大軍的損失,蜀漢的損失更體現在將領的陣亡或者歸降上。

馮習

馮習(?—222年),字休元,南郡(治今湖北省荊州市)人。早在赤壁之戰後,馮習就跟隨劉備了。等到劉備進入益州後,馮習也參加了益州之戰。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起兵討伐孫吳,以馮習、吳班爲先鋒。吳班是蜀漢中期的一員大將,而馮習能夠和吳班同時作爲先鋒,表明其能力獲得了劉備的認可。結果,在夷陵之戰中,馮習爲吳將潘璋部下所斬。如果沒有夷陵之戰,馮習無疑會成爲諸葛亮、姜維北伐中原的重要幫手。

張南

和馮習一樣,張南也是在荊州時期就開始跟隨劉備了。劉備和益州牧劉璋決裂後,張南跟隨劉備和益州牧劉璋作戰。在夷陵之戰中,張南也參與其中。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閏六月,劉備被陸遜擊敗在猇亭,張南臨陣被斬。

夷陵之戰對蜀漢有何影響?造成了後期人才匱乏? 第2張

傅彤

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義陽傅肜,先主退軍,斷後拒戰,兵人死盡。吳將語肜令降,肜罵曰:“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

在夷陵之戰中,傅彤爲保護劉備而死戰吳軍,在手下都戰死之後,東吳將士勸降傅彤,結果遭到了傅彤的痛罵。最終,對蜀漢忠心耿耿的傅彤戰死沙場。而這,無疑是蜀漢的一大損失。

程畿

程畿原先是益州牧劉璋的手下,趙雲率軍攻打益州時,程畿歸降。公元214年,劉備平定益州後,程畿擔任從事祭酒。公元222年,程畿隨劉備伐吳,劉備兵敗夷陵後,程畿不肯撤退,奮力戰死。由此,同樣對蜀漢忠心耿耿的程畿,本來可以撤退,卻選擇奮力戰死,這無疑是令人敬佩的。

王甫

和程畿一樣,王甫也曾是益州牧劉璋的手下,後來歸降了劉備,擔任綿竹令等官職。夷陵之戰中,王甫跟隨劉備征討東吳,結果在這場戰役中陣亡。

杜路、劉寧

對於杜路、劉寧這兩位將領的生平事蹟,《三國志》等史料沒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在結局上,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敗於猇亭,杜路與劉寧等部將窮迫困厄,向吳求降。也即杜路、劉寧最終歸降了東吳,這自然也是蜀漢的損失了。

黃權

夷陵之戰對蜀漢有何影響?造成了後期人才匱乏? 第3張

在夷陵之戰中,黃權也當了降將。不過,和杜路、劉寧兩人不同的是,黃權歸降的是曹魏,而不是東吳。劉備伐吳敗還,而歸途隔絕,黃權不得歸,無奈之下率部降魏。歸降曹魏後,黃權被魏文帝曹丕所賞識,拜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使同車陪乘。景初三年(239年),黃權遷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這已經是曹魏地位較高的武將了。在很多人看來,如果不是歸降曹魏的話,黃權很可能取代李嚴,和諸葛亮一起成爲劉備的託孤大臣。

馬良

最後,馬良,字季常,是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華名氣,但是,相對於馬謖,馬良被人們認爲更有才華。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東征東吳,結果在夷陵之戰中,馬良也陣亡了。對於馬良這位謀士來說,不僅獲得了劉備的器重,也和諸葛亮具有良好的友誼。如果沒有在夷陵之戰中陣亡的話,馬良顯然會成爲諸葛亮的重要幫手。綜上,在夷陵之戰上,蜀漢損失了以上精英,成爲蜀漢後期人才匱乏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