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官員楊鼎入南京國子監讀書的時候,爲何不帶書童?

明朝官員楊鼎入南京國子監讀書的時候,爲何不帶書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按照明朝那個時候的風氣,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至少都會帶一個書童陪伴在身邊,那麼明朝官員楊鼎入南京國子監讀書的時候,爲何不帶書童?其實原因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他家沒錢而已。

楊鼎是明朝前中期的一個官員,出生在陝西咸寧,從小家裏貧寒,但依舊堅持努力讀書,終於成爲一個遠近聞名的才子。宣德十年,他參加陝西那邊的鄉試,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成功進入南京國子監讀書。

到了正統四年時,楊鼎又獲得了會試第一名和殿試第二名的好成績,被授予了翰林編修的官職,並於正統十二年進入東閣進行深度學習

當時,楊鼎曾經上書給朱祁鎮,建言修飭戎備,結果遭到同輩的譏諷,認爲其十分迂腐不堪,但楊鼎並沒有因爲這些閒言碎語而動搖,他繼續堅持自己的想法,不久後也先帶領瓦剌大軍,兵分四路,大舉入侵,明王朝邊疆多處報警,英宗皇帝朱祁鎮,趕緊提拔楊鼎爲行監察御史,前往兗州進行募兵。只可惜,楊鼎的兵還沒招募好,就爆發了土木堡之變

景泰三年,楊鼎被升任爲侍講兼中允,兩年後又越級提拔爲戶部右侍郎,到了天順初年的時候,被調任爲戶部左侍郎。天順三年時候,楊鼎因爲陪同祭祀皇帝陵寢,做得不嚴謹,而被導致郎當下獄,但不久後通過贖杖還職。到了成化七年的時候,楊鼎便頂替了馬昂的位置,被提拔爲戶部尚書,同時任命翁世資爲戶部侍郎,去輔佐楊鼎處理戶部的大小事情。

當時,明王朝的西北邊疆陝西一帶經常有兵事,外有敵寇侵略,內有流民造反,朝廷在當地常常需要駐紮大批兵馬,給朝廷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所以憲宗皇帝朱見深想要在當地徵收邊餉,以減免朝廷在當地駐軍所造成的財政壓力。

但原本陝西一帶就比較苦寒,沒有邊餉都已經快活不下去了,如今若再加上邊餉,是嫌棄當地的流民造反次數不夠多,烈度不夠大嗎?

明朝官員楊鼎入南京國子監讀書的時候,爲何不帶書童?

所以戶部尚書楊鼎堅決反對這一政策,表示陝西一帶的流民常常有數萬之多,急之容易生變,置之又有後憂。請求在當地暫設監司一人,專門管理對於流民的安撫問題。如果這些流民願意入當地籍貫的,就讓他們居住下來,和守臣一起練士馬,修城池;如果不願意入籍的話,就給點路費,把他們遣散走就行了。如此一來,陝西一帶不難安定,朱見深最終採納了楊鼎的意見。

明朝官員楊鼎入南京國子監讀書的時候,爲何不帶書童? 第2張

成化十五年十二月,楊鼎正式致仕,朱見深特意每月撥給他二石米,給僕役四名,直到去世爲止。明朝大臣致仕後有給賞賜的這一慣例,就是從楊鼎開始的。楊鼎本人於成化二十一年六月去世,享年七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