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張良苦學太公兵法,爲何沒能幫劉邦拿下一座城池?

張良苦學太公兵法,爲何沒能幫劉邦拿下一座城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良,秦末漢初時著名的謀士,西漢開國功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爲“漢初三傑”。劉邦曾這樣評價張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出身,張良可能是劉邦所有重臣中最高的。

謀略,張良也可能是劉邦所有重臣中最高的。

張良之所以謀略高,跟張良的出身高脫不開干係。黃石老人傳授張良《太公兵法》時,看重的也無非就是張良刺秦的經歷,而張良之所以會刺秦,就是因爲張良出身高,國破家亡,張良咽不下這口氣,便買兇殺秦王政,未遂。

張良苦學太公兵法,爲何沒能幫劉邦拿下一座城池?

張良得到《太公兵法》之後,研習了十年。十年的苦學,加上後來被證明的高智商,張良的學習笑果應該很好纔是,但在實踐中,張良和韓王成在韓地往來遊兵,到頭來卻一座城池都拿不下。

要不是恰巧劉邦路過韓地,幫了張良和韓王成,韓王成最後可能都是一個連一座城池都沒有的空頭諸侯王,張良也不過是一個空頭韓司徒。

張良明明苦學了十年太公兵法,爲什麼到頭來,沒有劉邦的幫助,連一座城池都拿不下呢?

史書中並沒有明確說明原因。

歸攏起來,原因無非兩點,一是客觀形勢不利於張良,二是張良指揮作戰的能力不怎麼樣。

張良和韓王成往來遊兵的地方,是韓地,是張良的故土,也是關東六國中較早爲秦滅國的地方,當地的百姓對光復韓國的意願不強。

這是對張良和韓王成不利的地方。

張良苦學太公兵法,爲何沒能幫劉邦拿下一座城池? 第2張

當地百姓對光復韓國沒什麼意願,張良和韓王成也就難以藉助韓的招牌招募兵卒,沒有足夠的兵卒,也就沒法攻下並堅守住一座城池,也就只能往來遊兵,像一條沒有家的狗那樣,不斷地遊蕩。

劉邦到達韓地的時候,張良和韓王成的軍隊,仍舊只有千餘人,比劉邦沛縣舉事的三千人還少,更沒法跟項羽的八千江東子弟相比。

另一方面,張良在招募兵卒和行軍打仗方面,可能也是不行。

劉邦沛縣舉事之初,僅有百八十個死忠,劉邦就靠這麼點人,便兵不血刃地拿下沛縣,而後部署蕭何、曹參、樊噲等人招募兵卒,很快就攢成了三千人的隊伍,等到劉邦到達咸陽的時候,已擁兵十萬了。

跟劉邦相比,張良招募兵卒的能力太弱了。

張良苦學太公兵法,爲何沒能幫劉邦拿下一座城池? 第3張

劉邦拿下沛縣之後,很快就拿下了整個泗水郡,成了名副其實的一方小諸侯。這說明劉邦指揮作戰的能力很強。

跟劉邦相比,張良一座城池都拿不下,肯定是作戰能力不行。

劉邦到達韓地時,兵卒數目未知,但劉邦隨便搞一搞,就幫張良和韓王成拿下了韓地十多座城池,並擊破秦之名將楊熊,而後命令韓王成固守韓地,他則帶着張良繼續西征。

在劉邦強大的軍事能力面前,張良和韓王成只能乖乖聽命。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史記·留侯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