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結束戰國亂世的爲何秦朝而不是其他國家?

結束戰國亂世的爲何秦朝而不是其他國家?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結束戰國亂世的爲何秦朝而不是其他國家?“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下面和本站小編一起走進了解。

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晉與前386年的田氏代齊使得中華大地結束了三百多年的春秋爭霸,進入了戰國七雄對峙的新格局。歷史的主流由爭霸走向統一,最後在前221年秦滅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爲什麼歷史最終選擇了秦國,拋棄了其他六國,船長爲你細細道來。

一,戰國初期形勢

首先我們先看看戰國初期七雄的實力,七雄之中楚國、燕國、秦國爲春秋時期的老牌諸侯,韓國、趙國、魏國、齊國爲戰國時期的新興諸侯。春秋四大強國中楚國、秦國延續到戰國時期,晉國則被一分爲三:韓國、趙國、魏國,姜氏齊國被田氏齊國取代。

楚國在春秋時期吞併了許多小國,成爲強國,到了戰國初期仍爲強國。秦國雖在春秋時期穆公稱霸西戎,但穆公之後,秦國一直受晉國打壓,國勢走向衰落,所以在戰國初期秦爲弱國。

結束戰國亂世的爲何秦朝而不是其他國家?

晉國在春秋時期稱霸二百年,是春秋時期稱霸時間最長的國家,西壓秦國、南拒楚國、東制齊國,實力位居四大強國之首。三家分晉後,韓國、趙國、魏國倚仗晉國的基礎,擁有強大的實力。

燕國在春秋時期就一直默默無聞,實力弱小,在戰國初期仍爲弱國。

齊國在春秋時期最先稱霸,但齊桓公死後,齊國陷入內亂,田氏逐漸掌握齊國政權,最後田氏取代姜氏成爲齊國君主。田齊憑藉姜齊的遺產,在戰國初期擁有一定的實力。

二,戰國初期七雄的發展

魏國的魏文侯重用李悝、吳起、西門豹等賢才,實行變法,大力發展經濟,奪取河西之地,使得魏國實力大增。魏文侯奉行“三晉一體”的方針,聯合韓趙,吞併中山,打敗齊楚,擴大了魏國的領土,使魏國成爲戰國初期的第一強國。魏武侯時期吳起在陰晉之戰大敗秦國,鞏固了魏國對河西的統治,魏國依然強盛。

前371年魏武侯逝世,諸子爭位。韓趙趁機入侵魏國,最後雖然韓趙因爲意見不一退軍,但魏惠王卻十分氣憤,討伐韓趙,三晉聯盟徹底破裂。魏國在桂陵、馬陵之戰接連敗於齊國,使得魏國損失慘重,走向衰落。

趙國的趙烈侯重用公仲連實行變法,使得國力增強,擁有一定實力。但趙國受到中山國的侵擾,所以對外依附魏國,藉助魏國消滅了中山國。趙國雖然支持三晉一體,但卻沒有獲得多少好處,魏國拿走了大部分好處。前383年趙敬侯入侵魏國的附屬國衛國,魏國救衛攻趙,三晉聯盟產生裂痕。前381年趙國向楚國求援,趙楚聯軍在棘蒲擊敗魏國。趙國雖然獲勝,但損失也不小,中山國趁機復國。

前369年趙韓趁魏國內亂入侵魏國,埋下了魏惠王報復的禍根。前354年魏國包圍趙國首都邯鄲,後得齊國救助,擊敗魏國。但首都邯鄲失陷,損失慘重。

韓國在三家分晉前實力就是最弱的,所以立國後依附魏國,支持三晉一體。韓哀侯滅鄭,韓昭侯重用申不害變法,使得韓國強盛一時。但韓國處於四戰之地,被秦楚齊趙魏包圍,發展空間有限。

前369年韓趙趁魏國內亂入侵魏國,埋下了魏國報復的禍根。前343年魏國入侵韓國,後得齊國救助,在馬陵之戰擊敗魏國。但韓國損失慘重,徹底淪爲七雄中最弱的國家。

齊國雖有一定實力,但前期受到三晉的壓制。田齊桓公設置稷下學宮,招攬人才,奠定了齊國強盛的基礎。齊威王時齊國重用人才使得齊國強盛。齊國在前353年的桂陵之戰,前342年的馬陵之戰接連擊敗魏國,使得齊國取代魏國成爲霸主。

楚國在戰國初年固步自封,屢次被三晉擊敗。楚悼王於是重用吳起,實行變法,楚國走向強盛。但楚悼王死後,吳起被害,變法許多措施被廢除,埋下了楚國無法徹底強盛的遠因。

燕國在春秋時期本來就弱,戰國時受到匈奴的侵擾,實力較弱。

秦國與魏國屢次爭奪河西之地,在吳起的帶領下魏國屢次擊敗秦國,佔領了河西。前389年秦惠公率軍攻打魏國,在河西之戰慘敗。

秦孝公時重用商鞅實行變法,秦國走向強盛,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

三,戰國中期的形勢

戰國中期齊國在桂陵、馬陵之戰獲勝,成爲霸主。魏國在桂陵、馬陵之戰慘敗,霸業終結。趙國連年對外爭戰,暫時衰落。韓國四戰之地,受列國欺凌,淪爲弱國。燕國實力較弱。楚國吳起變法,對外擴張,實力強大。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走向強盛。

四,戰國中期的發展

結束戰國亂世的爲何秦朝而不是其他國家? 第2張

齊國的齊威王與魏惠王在徐州相王,齊國取代魏國成爲霸主。前314年燕國內亂,齊宣王趁機入侵燕國,實力走向極盛,但也埋下了燕國復仇的禍根。前298年齊國聯合韓魏伐秦,在函谷關擊敗秦國,使得秦國拉攏齊國,前288年齊湣王與秦昭王共同稱帝。前286年齊湣王滅宋,引起各國恐慌。燕國趁機聯合三晉與秦楚伐齊。前284年齊國在濟西之戰慘敗,差點亡國。前279年在田單的帶領下齊國雖然復國,但實力大損,再也無力稱霸。齊國對六國心懷怨恨,埋下了秦滅三晉與齊燕時,齊國見死不救的遠因。

魏國在桂陵、馬陵之戰慘敗,再加上秦國趁火打劫,魏國實力大損,霸主地位喪失,淪爲弱國。前294年,秦國在伊闕之戰大敗韓魏,魏國遭到毀滅性打擊,徹底淪爲附庸。

韓國的韓昭侯於前334年跟隨魏惠王到徐州相王,後來雖然於前323年時韓宣惠王稱王,但韓國實力依然弱小。前294年,秦國在伊闕之戰大敗韓魏,韓國遭到毀滅性打擊,徹底淪爲附庸。

趙國的趙武靈王於前306年胡服騎射,實行變法,趙國走向強盛。前296年趙滅中山,實力進一步增強,使得趙國有實力與秦國抗衡。

燕國於前314年發生內亂,齊國趁火打劫,使得燕齊結仇。燕昭王積極招賢納士,發展國力,準備報仇。前300年秦開大敗東胡,燕國的領土擴張到遼東,前284年在樂毅的帶領下燕國在濟西之戰獲勝,齊國差點亡國,燕國盛極一時。此後燕國屢次入侵趙國,但多被趙國擊敗,燕國走向衰弱。

楚國的楚威王於前333年滅越,楚國走向極盛。楚懷王時期,楚國屢次被秦國欺騙,喪師失地,楚國走向衰弱。前279年秦將白起攻楚,楚國在鄢郢之戰慘敗,喪失首都與大片領土。此戰使楚國受到毀滅性打擊,楚國再也無力稱霸。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對魏國趁火打劫,最後迫使魏國屈服,奪取了河西之地,加速了魏國霸主地位終結。秦惠王重用張儀,實行連橫之策,瓦解六國合縱,對六國各個擊破。

前316年秦滅巴蜀,使得秦國進一步強盛。前294年,秦國在伊闕之戰大敗韓魏,韓魏遭到毀滅性打擊,無力阻擋秦國東出。前279年秦將白起攻楚,在鄢郢之戰給予楚國毀滅性打擊,楚國對秦國再也構不成威脅。

五,戰國後期的形勢

秦滅六國

秦國實力強大,成爲唯一有能力統一天下的國家。韓、魏、楚、燕、齊走向衰落,無力與秦國抗衡。趙國保有一定實力,成爲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

六,戰國後期的發展

秦國的秦昭王實行遠交近攻之策,拉攏齊燕,蠶食韓、魏、楚、趙。在白起的帶領下,秦國給予韓、魏、楚於毀滅性打擊,趙國成爲最後的阻礙。前262年秦趙因爲上黨爆發長平之戰,白起在長平之戰給予趙國毀滅性打擊。六國再也無力阻止秦國統一。

前230年秦王政派內史騰滅韓,前228年秦將王翦滅趙,前225年秦將王賁滅魏,前223年秦將王翦滅楚,前222年秦將王賁滅燕,前221年秦將王賁滅齊。

七,原因

結束戰國亂世的爲何秦朝而不是其他國家? 第3張

總的來說秦國是因爲商鞅變法,改革徹底,君主賢明,重用賢才,志向遠大具備了統一的實力。

韓國是處於四戰之地,被秦齊楚趙魏包圍,發展空間有限,一直是六國最弱的國家,無心也無力統一。

魏國在戰國初期擁有強大實力,有能力統一,但後來三晉聯盟瓦解,魏與齊爭霸,秦國趁火打劫,魏國喪失了統一的實力。

趙國崛起較晚,受到秦國的強大壓力,再加上燕國背後偷襲,已經喪失了統一的時機。

齊國在戰國中期崛起,打敗魏國,有統一的實力。但齊國戰略失誤,被蘇秦的合縱政策欺騙,差點亡國,喪失了統一的實力。

燕國實力一直較弱,雖在燕昭王時期興盛起來,但後來戰略失誤,投靠秦國,打擊趙國,走向衰落,沒有統一的實力。

楚國一直強盛,是最有能力與秦抗衡,完成統一的國家。但吳起變法被廢,改革不徹底,使得國家無法徹底興盛。再加上後來戰略失誤,屢次被秦國擊敗,喪失了統一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