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長平之戰後,爲何其他幾國不趁機打壓秦國呢?

長平之戰後,爲何其他幾國不趁機打壓秦國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平之戰是決定戰國命運的一場大決戰,以白起爲統帥的秦軍,戰勝了以趙括爲統帥的趙軍。在這場戰役中,白起將俘虜的四十萬趙軍俘虜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未成年的小兵放回去報信。但是,這場戰役,秦軍也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史書上記載,秦軍也死亡過半。可是,在這種情況下,爲何其他的五國沒有坐收漁人之利,發動對秦軍的攻伐呢?

一、秦國的國家戰略和外交策略在戰國中是最出色的。

這裏面的原因,主要還是由戰國的特點決定的。秦國之所以能夠滅掉六國,除了秦國的國力是七國中最強大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國國家戰略和外交策略要遠高於其他六國。

秦國的國家戰略就是統一天下,爲此,秦國的十幾代國君一直就朝着這一目標努力。長達上百年的時間裏,秦國確定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並毫不動搖的朝這個方向前進,這種力量是極其可怕的。反觀其他六國,此起彼伏,互相征伐,可是哪個國家都沒有長期的打算。就這樣,秦國的勢力越來越大,而六國的勢力越來越小。

在外交上,六國的外交家也看出了天下的關鍵,於是以蘇秦爲首的外交家提出合縱,以六國之合力對抗秦國。而秦國則以張儀爲代表的外交家提出連橫,打散六國的聯合,對六國各個擊破。最終,還是連橫戰勝了合縱。這是因爲連橫以秦國爲主,行動堅定靈活。而合縱則是六國聯合,這些國家之間都有着利害關係,各懷鬼胎。一旦出現矛盾,就四分五裂。因此,在外交策略上,六國也落了下風。

二、長平之戰中趙國的作爲犯了戰國的大忌。

具體到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裏,趙國的所作所爲犯了大忌。這場戰役,在沒有開始的時候,趙國就落了下風,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趙國接收上黨,是不義的行爲,完全打破了戰國時的外交慣例,遭到了其他五國的一致反對。上黨本身是韓國的領土,因爲韓國的失敗,被迫割讓給秦國。但是,韓國上黨守馮亭爲了挑起趙國和秦國的爭端,故意將上黨獻給了趙國。

從這一件事來說,趙國接收上黨是完全違背外交慣例的。上黨本身是韓國割讓給秦國的領土,跟趙國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而趙國由於利慾混心,不顧秦國和韓國的外交協議,強行佔有了它。這在戰國時期是史無前例的事情。如果縱容這樣的事情發生,會給各國將來帶來極爲惡劣的影響。因此,趙國便被各國孤立了起來,它根本就不可能得到任何國家的支持。

長平之戰後,爲何其他幾國不趁機打壓秦國呢?

由於《史記》的作者的傾向性,我們對秦國扣押楚懷王,張儀欺詐楚國等不義之舉都義憤填膺,可是,將心比心,趙國強佔秦國的戰利品不也是不義之舉嗎?公然違背戰國的國際之間的慣例,還想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這無異於癡人說夢。估計連韓國都不會站在趙國的一邊。

三、秦國佔據了外交的先機。

再加上,在這場戰役前,秦國也做了周密的部署,針對其他五國,秦國分別做了外交工作。在這五國中,齊國遭受過六國聯軍的攻擊,國力衰弱,對其他的國家心懷怨恨,不參與其他國家的紛爭。韓國被秦國實力壓制,唯秦國之命是從。燕國是實力最小的國家,又隔着趙國,也不參與。

剩下的就只有楚國和魏國。楚國是個大而虛弱的國家,它被白起打敗,將國都東遷,驚魂未定,根本不敢和秦國爲敵。最後剩下的魏國一個國家,在長平之戰前,秦國已經連續給了它沉重的打擊,它一個國家更是不敢對抗秦國。

長平之戰後,爲何其他幾國不趁機打壓秦國呢? 第2張

這樣,趙國在外交上已經無可救藥,再加上秦國聲張如果有國家幫助趙國,秦國就轉移兵力去攻打它。在道義和實力面前,沒有一個國家敢於去救趙國。

四、秦國當時還有餘力。

在長平之戰後,秦國的損失也很大,當時秦王和白起談論說“秦國疲敝,國內空”。白起率領的軍隊也死亡過半,不敢雖然如此,秦軍還是有餘力的。當時白起兵分兩路,就準備打下邯鄲,滅了趙國。只是因爲范雎的阻攔,纔給了趙國苟延殘喘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的國家都各懷鬼胎,它們也是從自身的考慮出發,來決定國家下一步採取的行動。在長平之戰勝利的震懾下,各國誰都不敢、也不願意出頭去挑戰秦國。

在各國的戰略裏,一個強大的秦國是大家的威脅,而一個強大的趙國也並不是大家的福音。趙國也是一個極有侵略性的國家,它在胡服圖強之後,對四周的國家進行了侵略。連歲月悠久的中山國都滅亡在它的手中。如果趙國戰勝秦國,取代秦國的地位,對關東各國的威脅要比秦國還要大、還要直接。

因此,在其他國家的心中,最好是秦國和趙國兩敗俱傷,這才符合各國的利益。各國既不會插手秦趙的長平之戰,但是也不會眼睜睜看着其中一方被另一方滅掉。所以,在秦軍消滅趙軍之後,秦王停止了白起的軍事行動,各國也就不去參與進去,大家相安無事。

五、其他國家干涉秦趙戰爭的時機未到。

如果其他國家在這個時候對秦軍採取軍事行動,會面臨着三個問題。一是道義上的問題。秦國是爲了自己在上黨的利益作戰,名正言順,有着正義的名分。其他國家參與名不正言不順,在道義上理虧。

二是沒有打敗秦軍的把握。秦軍有名將白起率領,秦軍雖然損失很大,但是得勝之軍,士氣高昂。在白起的軍事生涯裏,他多次以少勝多,魏、韓這些國家都被他以極爲懸殊的兵力打敗,可以說是對白起聞風喪膽。有白起在,其他任何國家自問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三是趙國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秦軍還沒有對趙國進行最後的攻擊,這個時候出兵對秦國發起軍事行動,實際上是替趙國去抵擋秦軍的攻伐。白白損失自己的兵力,而讓本來該受秦國攻打的趙國坐收漁人之利。在那個權謀玩得嫺熟的時代,誰也不會去做這種出力不落好的事情。

所以說,在長平之戰後,各國權衡利弊,終究還是認爲參與秦趙之間的戰爭,時機不成熟,所以沒有參與進去。

結語:

長平之戰後,秦國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自身的損失也很大。當時其他各國沒有參與進來,對秦國採取軍事行動,主要有道義上、實力上和戰略平衡等幾方面的考慮。在當時,參與戰爭的時機並不成熟。

在一年後的邯鄲之戰中,這個時機成熟了。秦國的衰弱已經呈現在大家的眼前,秦軍長期攻打邯鄲不下,損失慘重,而白起又因病不能指揮作戰,這一切都削弱了秦軍的實力。再加上秦國要滅掉趙國,也給大家帶來了直接的威脅。由於脣亡齒寒,迫使關東各國組成聯軍,一舉打敗了秦軍,扭轉了關東的形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