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什麼是二十等爵?最後消失的原因是什麼?

什麼是二十等爵?最後消失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十等爵設置自秦國商鞅變法,分別是從一等的公士到最高等的徹候。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商鞅變法時爲了提高軍隊作戰的積極性,設立二十等爵,以獎勵軍功。此後歷代皇朝沿襲,持續一千多年,到北宋時期突然消失,那麼二十等爵是如何建立與消亡的。

一,商鞅變法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漢書·百官志)

周顯王七年(前362年),秦獻公病逝,子秦孝公即位。秦孝公即位之後,圖謀恢復秦穆公時的霸業,積極招攬人才。商鞅離開魏國,前往秦國,獲得秦孝公的重要。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積極實行變法。

什麼是二十等爵?最後消失的原因是什麼?

爲了提高軍隊作戰的積極性,商鞅設立二十等爵: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駟車庶長、大庶長、內侯、徹侯,獎勵軍功。士兵每斬首一級,則授予相應的爵位,同時還會授予田地與房屋作爲獎勵。二十等爵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給普通民衆提供了一個向上的階梯,調動了民衆參軍作戰,殺敵立功的積極性,極大提高了秦軍作戰的積極性,爲秦滅六國打下了基礎

二,秦漢沿襲

五月丙辰,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流民無名數欲佔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癃、貧無家屬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後漢書·顯宗孝明帝紀)

秦漢時二十等爵作爲主要的爵位制度存在,西漢時二十等爵劃分爲三個階層,關內侯(秦時內侯)、徹侯成爲高級爵位,左庶長到大庶長成爲中級爵位,公士到五大夫成爲低級爵位。

秦朝統一後,二十等爵賞賜範圍擴大,不僅可以獎勵軍功,還作爲榮譽獎賞,賜予百姓,但僅授予低級爵位。漢武帝時設立武功爵,獎勵軍功。漢朝時二十等爵賞賜百姓越來越頻繁,二十等爵逐漸由軍功爵轉爲吏民爵,主要授予鰥(老而無妻)、寡(老而無夫)、孤(老而無子)、獨(幼而無父)、老人、窮人、病人、殘疾人、孝子。二十等爵多授予老弱病殘等無依無靠,生活困難的人,改善了貧困人士的生活,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六年春正月己丑,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加平南將軍。辛卯,車駕親祠南郊。是日,又宗祀明堂,大赦天下。孝子、順孫、義夫、悌弟,賜爵一級;慈姑、節婦及孤老、六疾,賜帛五匹,谷十斛。(宋書·孝武帝紀)

曹魏時恢復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在二十等爵之上,五等爵逐漸取代二十等爵成爲主要的爵位制度。魏晉南朝時沿襲秦漢舊制,經常賞賜百姓二十等爵,使其身份與地位象徵的功能進一步喪失,含金量急劇貶值。十六國與北朝時期也賞賜百姓二十等爵,但相比南朝次數大爲減少(北魏孝文帝時實行漢化改革,賞賜較多,爲唯一例外)。

四,隋唐北宋

六月己亥朔,御丹鳳樓,大赦天下,罪無輕重,鹹赦除之。內外文武三品已上賜爵一級,四品已下加一階,致仕官同見任,百姓爲戶者賜古爵一級。(舊唐書·德宗本紀上)

什麼是二十等爵?最後消失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隋唐時二十等爵已不重要,成爲可有可無的制度,雖仍然授予百姓二十等爵,但次數很少,僅前期有皇帝授予,唐朝後期皇帝幾乎不再授予百姓二十等爵。北宋初年仍有二十等爵授予百姓,次數也不多。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爲最後一次授予百姓,此後二十等爵消失。從前4世紀後期到11世紀初,二十等爵存在一千多年。

五,消失原因

二十等爵最初是秦國爲了獎勵軍功所授予的爵位,爲秦朝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到了西漢時二十等爵喪失了獎勵軍功的作用,轉變爲吏民爵,成爲賞賜百姓的爵位。漢朝時賞賜百姓過多,使得二十等爵含金量大爲下降,喪失了原有較高身份與地位的象徵,曹魏因此恢復了五等爵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二十等爵的賞賜較多,更加劇了其含金量的下降,成爲皇帝拉攏民心的手段。隋唐時已很少授予二十等爵,到北宋時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