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 妻子和小妾之間有什麼差別

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 妻子和小妾之間有什麼差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我們常說古代男子“三妻四妾”,那你知道妻妾之間的差別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三妻四妾”只是虛指,形容妻妾數量之多。在實際上,則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在古代,同一個成年男子,也許擁有爲數衆多的妾,但有且只能有一個妻子。

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 妻子和小妾之間有什麼差別

我國古代社會結構穩定、等級鮮明,成熟於西周時期的宗法制功不可沒,夫妻制度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西周時期的貴族階層中就存在妻妾制度的雛形,那時正式的名稱叫“媵(yìng)制”。媵就是隨嫁、陪嫁的意思,諸侯們在正式娶妻時,女方會帶着一些男女作爲陪嫁,男的被稱爲“侄”,女的則被稱爲“娣”。

對於這一規矩,《公羊傳》中這麼解釋:“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諸侯不再娶。”

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國的諸侯娶另一國的女子爲妻室時,嫁女方還必須有兩個同姓國派送女子和男子去陪嫁,陪嫁的女子稱爲娣,而陪嫁的男子稱爲侄。諸侯一般都可以一次娶妻連媵娣共九人,然後便不再娶。“媵娣”,就是早期的妾。

隨着傳統分封制的逐漸崩潰,一些貴族逐代沒落、下沉,“媵制”適用的範圍擴大到民間,我們所理解概念中的“妻妾制”漸漸成型。

在一夫一妻多妾制下,一個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但妾就沒有具體數量的限制(量力而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嫡庶之別。

嫡,指的是正妻及其所生子女,所以正妻也叫“嫡妻”;庶,就是正室之外得到所有妾及其所生子女。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兩者之間彷彿沒多大差別;但在實際中,他們之間的區別簡直令人歎爲觀止。

在出身方面,娶正妻講究個門當戶對,而妾幾乎都來自或身份低下、或家道中落的家庭;

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 妻子和小妾之間有什麼差別 第2張

在迎娶的流程方面,娶妻要嚴格按照傳統婚姻的規範流程,如占卜八字、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備齊“三書六禮”;婚禮儀式也極盡隆重,雙方準備足夠的聘禮、嫁妝,迎親之日男方大開中門、披紅掛綵,在親戚朋友們的見證下三拜九叩、祭拜祖宗、登記入譜。用四個字來描繪,那就是明媒正娶。

而與之相比,納妾的流程可謂“聞者傷心、見者流淚”:男子看上了哪家的姑娘,談妥價格後,支付一定的“買妾之資”,隨後免去任何禮儀流程、無需迎親隊伍,僅需一頂小轎、經由側門偷偷接近門,頂多邀請幾個自家人小範圍熱鬧熱鬧就行。當然了,女方也不需要提供嫁妝。

而在進入男方家門之後,妻妾的待遇差別就更懸殊了。

一般來說,雖然古代社會奉行男尊女卑,但在一個家庭內,正妻與丈夫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她是一家內務之主,不僅全權負責操持家裏的大小事務,還要負責管理妾,如有必要,她可以對違反規矩的妾進行懲罰。

而妾在家庭中的價值一般有三方面:滿足男主人的慾望,傳宗接代,擔任奴僕。她們不僅要伺候丈夫,對正妻也得低身下氣、任其支配;一生中都無法名列宗族名單,除非母憑子貴——生的子女特別受寵、爭氣。

一般來說,正妻是無法被降爲妾的,也不能輕易被休,除非犯了“七出”之罪,即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即使犯了七出,但如果符合“三不去”中任何一項也無法被休,即:有所娶無所歸(無孃家可歸的)、與更三年喪(曾爲公婆守孝三年的)、前貧賤後富貴(陪着丈夫由貧變富)。

但是妾就沒這種待遇,她們可以被當作商品一樣被買賣,沒有絲毫保障。不過,假如一家的正妻去世、被休,而且男主人本人願意,在經過嚴格的流程儀式後,妾是可以轉正爲妻的。

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 妻子和小妾之間有什麼差別 第3張

當然了,妻妾的差別也體現在她們所生的子女上。正妻所生子女被稱爲嫡子女,妾所生則是庶子女,雙方雖然父親相同,但地位有鮮明的尊卑貴賤,嫡長子擁有無可置疑的家族繼承權,緊隨其後的是嫡長孫、其他嫡子;嫡女的地位同樣比庶女高。

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對於妻妾、嫡庶之別描繪的極爲深刻。

比如在紅樓夢中,賈政的正妻是王夫人,妾是趙姨娘,前者對後者可以呼喝怒罵,比對一般的僕人還要惡劣;倆人所生的兒子:賈寶玉、賈環,雖然都是賈政之子,但在賈府中,他們一個享受衆星捧月的待遇,另一個則人見人嫌、可笑可憐。

同樣是在紅樓夢裏,庶女賈探春奉正妻王夫人之命暫時操持家事期間,親生母親趙姨娘就逼她給親舅舅趙國基增加喪禮賞銀;但知書達理的探春按照《周禮》中對於宗法制的規定,堅持以嫡母爲唯一母親的原則,只承認嫡母王夫人的兄弟王子騰纔是自己宗法上的舅舅,強調親舅趙國基只是賈府中的僕人,駁回了趙姨娘的要求,這一表現讓賈府上下讚歎不已。

妻妾之別,反映的是古時男權社會下特殊的婚姻制度;與之相比,在當代社會的一夫一妻無妾制下,人人平等、享受同等尊嚴,這纔是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