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腔服飾的特點有哪些?詳解秦腔服飾的發展史

秦腔服飾的特點有哪些?詳解秦腔服飾的發展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腔是我國傳統藝術,那麼它服飾的特點有哪些?其實秦腔的服飾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律性的程式,尺寸的大小、質地的優劣、紋飾的選擇。色澤的濃淡以及各種顏色,都有着獨特的寓意。

服飾的寬、大、長、直代表文、富;短、小、窄、曲,代表武、貧。

服飾厚、重、滑代表文、富;輕、薄、軟、素代表武、貧。龍、虎、山、石完整寓示剛強;花、鳥、蟲、魚零亂寓示智慧;靜物、花草簡單寓示善良;狼、狗、鷹、雕複雜、紛亂寓示兇猛;蝴蝶、花卉細小、素潔寓示美麗、窈窕。

深、素、暗寓示老、窮;淺、豔、明寓示少、富。白色,寓示公正、純潔、端莊、正直、少壯。

黑色,寓示清廉、凝重、嚴肅、粗豪、愚蠢、貧寒、愁苦、微賤。

紅色,寓示偉大、熱忱、忠耿、喜慶、可怕、危險。

黃色,寓示尊貴、明朗、穩練、衰老、無力。綠色,寓示魯莽、倔強、乖謬、險詐。

粉色,寓示聰明、活潑、風流、浪漫、荒唐、妖豔、淫蕩、輕佻。

藍色,寓示青春、敏銳、朝氣、正派、義氣、輕快。

雪青色,寓示優美、秀麗、柔和、舒適。蔥綠色,寓示智慧、寧靜、沉默、安詳。

紫色,寓示森嚴、持重、忍耐、果斷。古銅色寓示老邁、慈祥、蒼勁、周密。

秦腔服飾的特點有哪些?詳解秦腔服飾的發展史

灰色,寓示軟弱、不定、兩可、冷淡。

觀衆通過戲中角色所穿服飾的色彩,大致可以瞭解和判斷他們的年齡、身份、貧富、少壯及其基本性格和情感。

一、頭帽箱專管軟、硬頭帽及髮髻、口條(即髯口)等。

1、軟帽有:生角巾(爲文武小生通用)、貧生巾(也叫苦生巾)、員外巾(方巾或斜方巾)、醜生巾(即棒槌巾)、軟王帽、氈帽(高一尺,可卷,挽則變形,有紅、白、黑、藍各色)、軟羅帽(英雄帽)、八卦巾、將巾(俗稱鐵銑頭)、軟包巾(即軟扎巾)、三頁瓦包巾、兵帽、草帽圈等。

2、硬帽有:師盔、信子盔、紫金冠、夫子盔、獨獨冠、硬王帽、紗帽、黑相、大額子(將領扎靠時用)、小額子(將領穿箭衣時用)、道冠、僧帽、紗絡兒(亦稱蛐蛐罩)、大鳳(同鳳冠)、二鳳(亦稱半鳳)、綵女樑子、內宮帽(即太監帽)、番王帽(亦稱草王帽)等。

3、髯口有:三綹、五綹、一字、八字、滿、扎髯等。

內有靠、開衩袍(即箭衣,包括龍箭)、滾身(即誇衣)、抱衣(即打衣)、兵卒衣、龍套衣、校尉衣、彩褲、板帶、背壺旗等。

二、大衣箱

內有男女"mang"(左衤右莽)、男女官衣、道袍(男褶子)、褶子(指女裝)、帔(龍鳳帔、對帔等)、八卦衣、裙子、旦角小衣、馬褂、罪衣(大襟)、媒旦衣、布衣、醜衣、風衣、風帽以及其他雲肩、襯領、水袖、絛子、扇子、手帕等。

三、其他

1、轉圍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秦腔改良頭帽,小旦專用。陝西易俗社創制。略呈圓形,以皮竹製作,面置梅花花瓣,上飾茉莉花蕾,曾爲各地劇社所採用。

2、扎判秦腔、漢調二簧爲改變演員體型所專用的底襯裝飾。以稻草扎束,長約六十釐米,直徑約十五釐米。分別於肩部和臀部橫扎一束,上腹部和雙肩均用棉花和布扎制墊包,外穿袍服,通常用於神怪及武將角色。《五臺會兄》中的楊五郎用扎肩,於兩肩扎制繡球花形,表示出家人的特殊身份與造型。

3、五彩衣陝北秧歌服裝。生角所用五彩衣,旦角所用稱五彩裙,丑角所用稱五色袍。以綢、緞製作,因均用紅、黃、藍、綠、黑五色彩線繪繡各種花紋圖案,故名五彩衣。

4、雙鼻樑鞋西府秦腔所用靴鞋之一。黑布製作,圓口、布底、鞋頭縫有鼻樑狀布棱兩道,多爲平民百姓所用。(生角用)

秦腔服飾的特點有哪些?詳解秦腔服飾的發展史 第2張

5、三塊瓦包巾秦腔特有頭戴巾。用黑麻布一丈和鐵絲架在演員頭上臨時扎制,成三層疊瓦狀,前置火焰兒結子。扮荊軻、鄭恩等類人物所用。

6、三紅夾夾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秦腔改良戲衣。陝西易俗社演出《拷紅》一劇所專用。馮傑三設計,該社服裝工人制作。大紅軟緞作衣,上用三色紅線繡飾三枚紅楓葉而成。用於小旦紅娘。爲該劇演出增色不少。寧夏馬鴻奎賞其美,派人專程來西安不惜重金索購,待晚場演出卸裝後即被帶走,傳爲佳話,各地劇社皆有仿製。

7、蹺秦腔旦角所用之假足。清乾隆年間魏長生所創造,以木製作,形似女人小腳,長約九釐米,寬三釐米,前低後高。表演時,扎置腳底,以裙相掩,行小腳碎步,甚爲逼真。

8.改良紗帽,秦腔改良頭帽。西安易俗社五十年代爲《遊龜山》一劇設計製作,馮傑三指導。將原用料黑紗改爲黑絨,插置小型帽翅,雅緻而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