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漢朝服飾有什麼特點嗎?漢朝服飾特點及其制度演變詳解

漢朝服飾有什麼特點嗎?漢朝服飾特點及其制度演變詳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朝服飾有什麼特點嗎?漢朝服飾文化是怎麼演變的?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因此,冠制特別複雜,有16種之多。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

歷經秦朝的嚴苟政治,劉邦以平民得天下,力求予民休息,一般制度多無太大改變,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襲秦制。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纔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爲織繡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着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漢朝服飾文化

漢朝服飾有什麼特點嗎?漢朝服飾特點及其制度演變詳解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爲織繡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着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爲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爲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候、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着。

長冠服:爲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爲公卿諸候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爲大射禮時,執事者穿着,衣裳爲緇麻衣,皁領袖、素裳。

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爲朝服,也是主要常服。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着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廟服,皇后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皁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着。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爲朝服。

漢朝服飾制度

漢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襲秦制。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纔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爲織繡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着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漢朝服飾沿革

漢高祖初期,找不到4匹純色的馬來拉車,將相只能坐牛車,劉邦本人對服裝的上層建築作用,開始也認識不足,曾將儒生的高冠用來當溲器,後來經孫叔通的說服,才叫孫叔通去制定禮儀。採用秦朝的黑衣大冠爲祭服,對一般服裝,除劉邦當亭長時用竹皮自制的劉氏冠不許一般人戴之外,沒有什麼禁例。此後,經過70年左右的經濟恢復,到漢文帝時,國力已經充裕起來,但漢文帝只穿“弋綈、革舄、赤帶。”王后的裙裾長不及地,提倡節儉,漢文帝在位23年,經濟進一步繁榮,出現了“文景之治”。由於經濟的發展繁榮,社會上的服飾文化也逐漸由儉轉奢,當時紡織品產量的不斷增長,和由絲綢出口交換進來的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高貴的裝飾品,刺激着衣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京師貴戚的穿着打扮,逐漸超過了王制、高貴的服裝面料。如錦、繡、綺、縠、冰紈等,原來屬於后妃們專用,此時,富商大賈也都穿以爲常,在他們嘉會賓客的時候,還拿這些高貴的絲織品裱被牆壁。貴族之家,僮婢亦穿繡衣絲履,這在儒家看來,是一種尊卑混亂的現象。所以儒家學者賈誼就給漢文帝上書,建議按照儒學傳統思想建立服飾制度,但漢文帝未能實行。到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決定改正朔,易服色,表示受命於天,把元封七年改爲太初元年,以正月爲歲首,服色尚黃,數用五,但也沒有規定詳細的章服制度。直到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下詔採用《周官》、《禮記》、《尚書·皋陶篇》,乘輿服從歐陽氏說,公卿以下從大小夏侯氏說,才制定了官服制度。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明堂位時,漢明帝和公卿諸侯首次穿着冕冠衣裳舉行祭禮,這是儒家學說衣冠制度在中國得以全面貫徹執行的開端。漢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綬等,各有等序,它的重點在冠冕,朝服採用深衣制。

漢朝服飾歷代演變

漢服男裝的式樣基本有兩種:

1、自隋唐開始盛行的圓領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續了唐、五代、宋、元朝、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常見的宋太祖、明太祖畫像中所穿均是這個類型服飾。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場合穿的服飾就是這種漢服的變種。注意這種圓領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圓形小扣繫緊。

女裝式樣 在早期和男裝類似,也穿深衣,後來則以襦裙爲主。

2、自古傳下來的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那種(秦漢服飾爲代表),延續了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日本和服最常見的式樣就是這種。

漢族各朝服飾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體部分相同。西漢的深衣和明朝的漢服基本式樣是相同的,只是在細枝末節上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鬆,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繫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製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這時出現了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襬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標準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爲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爲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爲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爲正式禮服。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爲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裏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爲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繫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裏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爲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後,隨着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稱爲“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爲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爲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爲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爲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襬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隋唐時期曾流行過窄袖緊身翻領的胡服。

漢朝服飾有什麼特點嗎?漢朝服飾特點及其制度演變詳解 第2張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着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

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

漢代冠。漢代冠和古制不同之處,是古時男子直接把冠罩在髮髻上,秦及西漢在冠下加一帶狀的頍與冠纓相連,結於頜下,至東漢則先以巾幘包頭,而後加冠,這在秦代是地位較高的人才能如此裝束的。巾本是古時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標誌,男人到20歲,有身份的士加冠,沒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勞動者戴帽。巾是“謹”的意思。戰國時韓國人以青巾裹頭,故稱蒼頭。秦國以黑巾裹頭,稱爲黔首。東漢末如袁紹、孔融等都以幅巾裹頭。幘是戰國時由秦國興起的,用絳帕(赤鉢頭)頒賜武將,陝西咸陽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鉢頭的。幘類似帕首的樣子,開始只把鬢髮包裹,不使下垂,漢代在額前加立一個帽圈,名爲“顏題”,與後腦三角狀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長,武官的冠耳短。巾覆在頂上,使原來的空頂變成“屋”,後來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頂狀的稱爲“介幘”,跨於介幘之上的冠體稱爲展筒,展筒前面裝表示等級地位的樑。呈平頂狀的稱“平上幘”,身份高貴的可在幘上加冠。進賢冠與長耳的介幘相配,惠文冠與短耳的平上幘相配。平上幘也有無耳的。幘的兩旁下垂於兩耳的繒帛名爲“收”。蔡邕在《獨斷》中講:幘是古代卑賤執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館陶公主家見到董偃穿着無袖青襟單衣,戴着綠幘,乃賜之衣冠,漢元帝額上有壯發,以幘遮掩,羣臣仿效,然而無巾。王莽無發,把幘加上巾屋,將頭蓋住,有“王莽禿,幘施屋”的說法。漢代未成年的幘是空頂的,即未冠童子,幘無屋者。文官在進賢冠下襯介幘,武官在武冠下襯平上幘。東漢後期出現前低後高,即顏題低,耳高的式樣,稱爲平巾幘。

漢代的冠是區分等級地位的基本標誌之一,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術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等16種以上,這些冠的形式,只能從漢代美術遺作中去探尋。

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長一尺二寸(合27。96釐米,漢尺一尺合0。233米),寬七寸(合16。31釐米),前圓後方,冕冠外面塗黑色,內用紅綠二色。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爲珠。各以綬采色爲組纓,旁垂黈纊。戴冕冠時穿冕服,與蔽膝、佩綬各按等級配套。用織成料製作,由陳留襄邑的服官監管生產。

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爲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形式與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木俑所戴鵲尾冠相似。配黑色絳緣領袖的衣服,絳色褲襪。

委貌冠,長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覆杯,以皁色絹制之,與玄端素裳相配。公卿諸侯、大夫於辟雍行大射禮時所服。執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發展。

爵弁,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小後大,上用雀頭色之繒爲之。與玄端素裳相配。祀天地五郊,明堂雲翹樂舞人所服。爵弁也是周代爵弁的發展。

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直下爲鐵卷,樑前有山,展筒爲述。百官月正朝賀時,天子戴之。山述就是在顏題上加飾一塊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飾浮雕蟬紋。

遠遊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橫於前而無山述。諸王所戴,有五時服備爲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西漢時爲四時服,春青、夏赤、秋黃、冬皁。

高山冠,又稱側注冠,直豎無山述,中外官謁者僕射所服,原爲齊王冠,秦滅齊,以之賜近臣謁者。

進賢冠,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樑(樑即冠上的豎脊),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樑,博士以下一樑。爲文儒之冠。

法冠,又稱獬(xie音械)豸(zhi音質)冠,獬豸一角,能別曲直,故以其形爲冠,執法者所戴。楚王曾獲此獸,製成此冠,秦滅楚後賜執法近臣,漢沿用爲御史常服。

武冠,又稱武弁大冠,諸武官所戴,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爲紋,後飾貂尾,謂之趙惠文冠,秦滅趙以之賜近臣,金取剛強,百鍊不耗,蟬居高飲清,口在掖下,貂內到悍而外柔縟,漢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黃貂。

《續漢書·輿服志》武官在外及近衛武官戴鶡冠,在冠上加雙鶡尾豎左右,“鶡者勇雉也,其鬥對一,死乃止。”鶡是一種黑色的小型猛禽。亞細亞北方“斯克泰人”帽以及“高句麗人”的折鳳冠,形狀像弁,均插羽爲飾。

漢朝服飾有什麼特點嗎?漢朝服飾特點及其制度演變詳解 第3張

建華冠,以鐵爲柱卷,貫大銅珠九枚,形似縷鹿,下輪大,上輪小,好像漢代盛絲的縷簏。又名鷸冠,可能以鷸羽爲飾。祀天地五郊,明堂樂樂舞人所戴。

方山冠,亦稱巧士冠,近似進賢冠和高山冠,用五彩縠爲之,不常服,惟郊天時從人及鹵簿(儀仗)中用之。概爲御用舞樂人所戴。

術士冠,漢制前圓,吳制差池四重,與《三禮圖》所載相合。是司天官所戴,但東漢已不施用。

卻非冠,制如長冠而下促,俗稱鵲尾冠。宮殿門吏、僕射所冠。

卻敵冠,前高一寸,通長四寸,後高三寸,制如進賢冠,衛士所戴。

樊噲冠,廣九寸,高七寸,前後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馬殿門衛所戴。此冠取義鴻門宴時,樊噲聞項羽欲殺劉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於頭上,闖入軍門立於劉邦身旁以保護劉邦,後創制此種冠式以名之,賜殿門衛士所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