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建文帝作爲正統帝王,爲什麼會被小小的藩王打敗?

建文帝作爲正統帝王,爲什麼會被小小的藩王打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爆發了爭奪帝位的戰爭,史稱靖難之役、靖難之變。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399年8月6日,由朱棣“計劃”已久的“靖難之役”爆發,以“清君側”爲理由出兵稍有些牽強,實際上是爲了奪侄子建文帝的皇位。

歷史上由於削藩導致藩王反抗成功的案例不是很多,那問題來了,實力強大的建文帝爲何被小小的藩王朱棣打敗?

建文帝作爲正統帝王,爲什麼會被小小的藩王打敗?

原因一:建文帝朱允炆根基不穩

朱元璋在位時,最喜歡的兒子太子朱標早逝,去世後把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在古代許多制度是不靈活的,比如古代講究"嫡長制",也就是皇位傳給嫡長子,嫡長子沒有,傳給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時年齡剛剛二十歲,試想一下,剛剛登上皇位,思想比較單一,權威遠遠不夠,怎麼能鬥得過南征北戰的朱棣呢。

原因二:既單純又急於求成

朱允炆剛即位思想比較單純,竟受黃子澄,齊泰等鼓動開始有了“削藩”的想法。自古以來,藩王確實是朝廷穩定的障礙,但並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削藩,特別缺乏權威的時候。可朱允炆偏偏是在繼位後不久便開始實施“新政”。這使得很多朝廷大臣反對,而使朱允炆失去部分大臣支持

建文帝作爲正統帝王,爲什麼會被小小的藩王打敗? 第2張

原因三,戰略上的失誤

除了對實施“新政”外操之過急外,在“削藩”戰略上也有問題。在朱允炆衆多叔叔中,勢力最強的當屬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可此時朱棡已去世,就勢力最強的當屬朱棣。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可朱允炆的戰略爲先除去勢力最弱的藩王,再除去實力強的,這就導致勢力強的藩王有準備的機會。

這也是朱棣裝瘋的主要原因,建文帝在削藩前期還算順利,可朱棣見身邊的藩王逐漸減少,自己有一天也會被消滅,於是表面上裝瘋,讓朱允炆對自己放鬆警惕,內地裏積蓄力量,籌劃如何對付朱允炆。所以說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想必已經成竹在胸。

建文帝作爲正統帝王,爲什麼會被小小的藩王打敗? 第3張

原因三,朱允炆方武力太“弱”

朱允炆繼位後,年號爲建文,“建文”表露了朱允炆的決心,是想一改前朝“重武輕文”的政策。同時又對許多朝事不瞭解,只能依靠老臣,最主要的爲齊泰、黃子澄,而這兩個恰巧全是文官,這就導致朝廷武官受到擠兌。

所以在靖難之役發生時,連李景隆這樣的幾乎沒上過戰場的都上陣爲將。正所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李景隆爲將,兵再多,終究是一盤散沙。

原因四,朱允炆太弱

歷史記載朱允炆的外在形象是溫文爾雅的書生氣,性格溫和靦腆,不夠強勢,這樣的皇帝在戰役中勢必吃虧。還有朱允炆曾對自己將士說,不要傷害叔叔,我不想落下罵名。這樣也使得將士們衝鋒陷陣,心裏也有了包袱

原因五,朱棣佔據天時地利人和

朱棣出師有名,分封藩王的是朱元璋,那麼藩王存在就是祖制,朱允炆聽信讒言削藩,那就是違背祖制。所以朱棣起兵是以“清君側”之名起兵,是除去違背祖制的奸佞之臣。

第二,燕王是底子很厚,燕王朱棣是個武將,曾多次征討蒙古,自己在帶兵上有十足的經驗,非常善戰。這麼多年和朱棣一起南征北戰的將士也甘願跟隨朱棣,這樣的班底怎麼能輕易撼動。

建文帝作爲正統帝王,爲什麼會被小小的藩王打敗? 第4張

第三,戰略上朱棣也很高明,朱棣和朱允炆方的兵力相差還是很懸殊的,在靖難之役爆發時,朱棣屢次戰敗,被圍困在北平。朱棣決定奮力突圍後,不解決北平周圍的勢力,而是安排自己兒子堅守不出,直擊南京。在解決了南京周圍的幾股勢力後,兵臨城下,此時朝廷早已亂成一鍋粥,就這樣朱棣“輕而易舉”的拿下的南京。

經過了長達四年的征戰,“靖難之役”以朱棣獲勝而告終,而朱允炆也在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有傳聞他從密道逃走出家爲僧,也有說是自盡而亡。無論朱允炆什麼去了哪裏,這皇帝確實憋屈,僅在位4年,最後皇位還被自己叔叔奪了去,這也許就是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