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備爲何採納龐統的建議,取益州作爲自己的根據地?

劉備爲何採納龐統的建議,取益州作爲自己的根據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劉備和孫權矛盾重重,劉備不取西川,僅憑荊州和孫權翻臉能否勝利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劉備在北方征戰多年,但是始終不能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無法發展立足。最後只得南下荊州,借劉表的勢力暫時容身。可劉表對劉備也是心懷疑慮,只是利用他防備北方的曹操,並不完全信任他。

劉備爲何採納龐統的建議,取益州作爲自己的根據地?

劉備當然也不甘心寄人籬下,他一方面發展自己的實力,一方面尋訪人才,壯大自己的陣營。在這裏,他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來輔佐自己。兩個人一見面,就形成了著名的《隆中對》作爲自己的戰略目標。在《隆中對》裏,跨有荊益是實現漢室復興的第一步。

但是,實際情況並沒有像劉備和諸葛亮預計的那麼順利。首先,荊州旁邊的東吳虎視眈眈,想要吞併荊州。他們出兵打敗荊州軍,殺了黃祖。而北方的曹操在平定袁氏的殘餘勢力後,也揮師南下,趁劉表病死之機,接受了劉琮的投降。

劉備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敗當陽,走夏口。雖然他在諸葛亮和魯肅的斡旋下,和孫權同盟,在赤壁之戰中打敗了曹操。可是,《隆中對》的戰略方針出師不利,在開始就失去了先機。

在赤壁之戰後,周瑜爲了實現“全據長江”的戰略目標,對其他目標都毫不顧及,只盯住上游的戰略目標江陵不放。周瑜和防守江陵的曹仁經過長達一年的爭奪,最終拿下了這個至關重要的要地。

而劉備則調頭去攻略荊州的江南四郡。劉備因爲實力不足,便用張飛和一千人馬和周瑜調換了兩千東吳精兵,親自率領去攻打江南。最終,劉備奪下了荊州在江南的武陵、零陵、長沙和桂陽四郡。這四郡,劉備分別交給諸葛亮和趙雲管理,調其賦稅,以充軍實。至此,劉備總算有了一塊安身之地。

但是,這並不是劉備在荊州實力最鼎盛的時期。劉備和周瑜商量,又從周瑜那裏要來了南郡在江南的部分。可是,這塊地區比起荊州北部來說,開發還很落後。其中的武陵、零陵還處於半蠻荒狀態。劉備的實力雖然有所增加,可還很虛弱。

劉備爲何採納龐統的建議,取益州作爲自己的根據地? 第2張

在周瑜死後,劉備以地少不足以容衆爲理由,終於從孫權手中借到了南郡。這個時候,劉備在荊州的實力纔算達到了頂峯。那麼,我們知道,劉備和孫權在荊州歸屬上素有矛盾。如果在這個時候,孫權和劉備矛盾激化,雙方動用武力,會誰勝誰負呢?

如果公平的來說,應該是劉備稍遜一籌。如果雙方動武的話,劉備失敗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首先,我們從所佔的區域來看。孫權在赤壁之戰前,就佔有一塊穩固的根據地。用諸葛亮的話來說,是“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在赤壁之戰後,孫權又佔有了江夏郡。

而劉備雖然佔有荊州的五郡,可是,這五郡從土地的面積來說,就不能和孫權的東吳相提並論。

其次,我們從雙方的經濟實力來看。東吳在孫權的統治下,沒有經過大的戰亂,經濟上也沒有受到大的影響。在戰爭中,由於曹操企圖遷移人口的政策,使得江北的十幾萬戶百姓渡江投奔東吳,這更增加了孫權的實力。

而劉備的江南四郡雖然也沒有遭受大的戰爭破壞,可是,這些地區大部分都沒有經過開發。很多地方都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經濟十分落後。當年,劉備兵微將寡,還說江南無法容留他的人馬,可想而知江南的開發情況了。

劉備爲何採納龐統的建議,取益州作爲自己的根據地? 第3張

而雖然孫權將包括江陵在內的南郡借給劉備,也只是將一個戰略據點交給了劉備。江陵經過周瑜和曹仁一年的征戰,本身就遭受了很大的破壞。而且曹仁撤走,東吳撤走,都不會把一個繁榮富足的江陵交給對方。從這一方面來說,就地盤的經濟實力來說,劉備根本也不能和東吳相提並論。

第三,從軍事實力上來說。孫權在赤壁之戰中,已經可以出動三萬精兵,而從孫權和周瑜的對話來看,東吳至少有動員五萬人馬以上的實力。在將江陵交給劉備,縮短防線後,孫權打合肥就出動了十萬人馬。

在孫權和呂蒙的商量戰略方向談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呂蒙說可以拿下徐州,但是需要七八萬人防守。從這些交談中,我們可以推測出孫權最大的人馬應該在十萬人左右,但是,能夠動員的最大機動兵力則應該在八萬人左右。

而劉備的兵力則要小得多。劉備在攻打江南四郡的時候,由於沒有兵力,只得向周瑜借用了兩千兵力。在魯肅和關羽單刀會的時候,說劉備在長阪坡之敗後,兵力不到“一校”,說的也是實情。

在拿下荊州南部四郡後,劉備大力擴充軍隊。但是,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擴充的軍隊是有最大的限度的。至於劉備在荊州的最大兵力,我們可以從後來的湘水之爭推斷出來。

劉備爲何採納龐統的建議,取益州作爲自己的根據地? 第4張

劉備接受劉璋的邀請,率領了一部分兵力入川。在後來的交戰中,又調了荊州一部分主力,由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率領入川。這樣在荊州只剩下關羽率領的一部分人馬。

在後來湘水之爭的時候,劉備派關羽率領荊州的主力三萬人與呂蒙爭奪,而自己率領五萬人馬到公安支援。從這裏來看,劉備率領的軍隊裏面肯定有一部分是收編的益州軍。這樣看來,在劉備沒有入川的時候,全部兵力不會超過六萬人。

而從兵種上來說,劉備的部下只有關羽的水軍可以與東吳相匹敵,其他的兵力很難在水網密佈的江南發揮作用。因此,在軍事實力上,也是孫權的東吳佔優。

結語:

我們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如果在荊州的時期,劉備的實力比不上孫權,更何況他的北方還有想趁火打劫的曹操。如果劉備膽敢和東吳翻臉,他很可能會被孫權打敗。因此,劉備的處境纔會象諸葛亮所形容的那樣狼狽: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爲此,劉備纔會採納龐統的建議,決心取益州作爲自己的根據地。這樣,在得到益州、漢中之後,劉備纔算有了真正的安全的落腳點,不再懼怕敵人的侵襲。即便是後來劉備接連遭受了荊州和夷陵的慘敗,也保證了自己的蜀漢政權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