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什麼是宕渠之戰?這場戰役最後的結果如何

什麼是宕渠之戰?這場戰役最後的結果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宕渠之戰這場戰役最後的結果如何,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漢末三國時期,羣雄逐鹿中原,激烈的爭奪之下,自然也引發了不計其數的戰役。提到三國時期的戰役,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三大戰役。衆所周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三大戰役,直接影響了漢末三國時期的歷史走向,並最終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當然,除了這三大戰役,還有不少戰役也被人們所熟知,比如襄樊之戰、合肥之戰、漢中之戰、益州之戰。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這場戰役,就發生在益州之戰之後。

益州之戰是東漢末年,劉備爲奪取益州與劉璋發生的戰爭。益州之戰始於公元212年,到了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劉備圍困成都,劉璋才向劉備投降。伴隨着劉璋的投降,劉備終於獲得了益州,擁有成就帝王之業的重要基礎。而劉備勢力的壯大,自然是曹操不想看到的。於是,在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張魯,奪取了益州的咽喉和門戶——也即漢中之地。在此基礎上,曹操和劉備在地盤上可謂齒脣相依。於是,在公元215年年底到公元216年年初這段時間,曹操和劉備兩大勢力之間爆發了宕渠之戰。

什麼是宕渠之戰?這場戰役最後的結果如何

首先,雖然宕渠之戰是曹操和劉備兩大勢力之間的較量,但是,這場戰役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都沒有直接參與。而這,無疑是宕渠之戰容易被人們忽略的重要原因。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還在:十二月,公自南鄭還,留夏侯淵屯漢中。

公元215年十二月,漢中張魯歸降曹操之後,後者沒有在漢中久留,所以班師回朝。當然,爲了防備劉備攻打漢中,曹操留下夏侯淵、張郃等人鎮守此地。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劉備來說,公元215年因爲荊州歸屬的問題,劉備來到荊州,和孫權進行了湘水劃界。因此,在宕渠之戰爆發的時候,劉備要麼是在荊州,要麼是在成都,也沒有直接參與這場戰役的指揮。

在此基礎上,宕渠之戰的主角,分別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的張飛和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至於這場戰役的發生時間,應該在公元215年底到公元216年初。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宕渠之戰很可能爆發於公元216年初的時候。只是因爲相關史料記載的匱乏,所以宕渠之戰的具體爆發時間,還沒有一個比較確切的說法。在奪得漢中後,得勝方曹操並未趁機拿下蜀地,而是自行北撤。正如法正所言,“內有憂逼”,曹操是不得不如此。但他畢竟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絕非肯就此善罷甘休。

什麼是宕渠之戰?這場戰役最後的結果如何 第2張

因此,他留下了夏侯淵和張郃守漢中,並讓作爲“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蠶食蜀地。其中,宕渠縣所在的巴西郡,就成爲張郃襲擾蜀地的重要方向。公元201年,益州牧劉璋分巴郡的墊江縣設立巴西郡,巴西郡下轄宕渠等地。東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劉備平定益州,任張飛爲巴西郡(郡治閬中)太守。在公元215年十二月的時候,張郃欲把巴西郡居民遷徙到漢中,進兵至宕渠、矇頭、蕩石等縣,正在將該地區的百姓強行遷移到漢中一帶。

在漢末三國時期,各個諸侯之間不僅在爭奪地盤,也在爭奪人口。也即人口數量的多寡,直接影響到各個諸侯國的兵力等指標。比如蜀漢之所以是三國之中最弱小的一方,原因就在於蜀漢只有益州這一州之地,總人口不到100萬人,總兵力也相對應的不到10萬人。因此,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時候,一般只能夠調動數萬大軍。基於此,張郃從巴西郡遷移百姓的行爲,無疑是在直接削弱劉備的整體實力。在這個時候,鎮守巴西郡的張飛自然不願意,於是,他立即率軍前往宕渠一帶,從而和張郃展開了一場大戰。

《三國志·張飛傳》中記載:曹公破張魯,留夏侯淵、張郃守漢川。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漢中,進軍宕渠、矇頭、蕩石,與飛相拒五十餘日。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問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

張郃徙民於宕渠,遇上前來攔截的張飛軍隊.於是雙方便在宕渠,矇頭,蕩石。雙方的兵力,史書明確記載的只有張飛所部“精卒萬餘”。張郃軍隊的兵力,在史料中沒有明確的記載。

什麼是宕渠之戰?這場戰役最後的結果如何 第3張

對此,在筆者看來,作爲進攻的一方,張郃的兵力應該不少於張飛,也即應該有一到兩萬人。正是因爲兵力上相差不大,雙方於此處對峙五十餘日,互有勝負。戰爭處於膠着狀態。考慮到這場戰役的持續時間,所以,宕渠之戰真正分出勝負之際,應該已經進入到公元216年了。對於宕渠之戰來說,戰爭的轉機在於張飛的一擊。張飛在認真觀察了地形後,將張郃所部引至山道狹窄處,使其前後不能相救(即切斷了張郃軍),憑藉這一方案,張飛終於擊破張郃,重創張郃所在的前部。

最後,經常觀看古裝劇的朋友,應該會見到這樣的場景,一支部隊在狹窄的山谷之間行軍,突然遭到了埋伏。在這個時候,不需要對方如何進攻,己方的士兵就會互相碾壓,從而損失慘重。在宕渠之戰中,張飛重創張郃的前部後,張郃大軍同樣在狹窄的山谷之內進退不得,所以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此戰,張郃僅率十幾親兵從山路逃出,與後部敗兵匯合,“引軍還南鄭”。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宕渠之戰中,張飛取得了重大勝利,而張郃則吃到了慘痛的敗仗,差一點就被張飛活捉了。

什麼是宕渠之戰?這場戰役最後的結果如何 第4張

宕渠之戰結束於公元216年,一年後,也即公元217年,劉備開始反擊曹操,從而發動了漢中之戰。也即雖然張飛取得了宕渠之戰的勝利,但是,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曹軍襲擾益州郡縣的問題。爲了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一問題,劉備選擇發動漢中之戰,試圖將曹操趕出漢中。在此基礎上,很可能就是因爲宕渠之戰夾在了益州之戰和漢中之戰之間,促使這場戰役被很多喜歡三國曆史的朋友所忽略。不過,對於喜歡張飛這位歷史人物的朋友,顯然不應該忽略這場戰役,因爲宕渠之戰可以說是張飛一生的巔峯之戰,也即是張飛獨當一面的重要體現。並且,因爲擊敗的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這讓宕渠之戰的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