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解密:抗戰時的緊急信、祕密信爲何要叫“雞毛信”

解密:抗戰時的緊急信、祕密信爲何要叫“雞毛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通信落後的時代,最快的、有標識的信件,恐怕非雞毛信莫屬。“吾以羽檄徵天下兵。”出自《漢書·高帝紀》(下)中的一句話,導致多年來在國內流行一種說法,雞毛信源於漢代,迄今已2000多年歷史

但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考證,高平市長平之戰研究會副會長李俊傑認爲,“雞毛信”的叫法始於抗戰時期,而抗戰時期“雞毛信”的使用是從高平當地開始的。

八路軍的“千里眼”“順風耳”

“在敵人的重重封鎖和圍追堵截下,雞毛信被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廣泛使用。”李俊傑對雞毛信的產生年代做出大致推斷:主要孕育於1938年,成熟於1939年“晉西事變”(也稱“十二月事變”)。

1965年9月,開國大將黃克誠被任命爲山西省主管農業的副省長。次年2月,抗戰期間在太行山戰鬥過的黃克誠蹲點高平,時間長達半年。

李俊傑的父親李玉振是抗戰時期的兒童團團長,爲八路軍送過雞毛信。2009年,77歲的李玉振去世。生前他向李俊傑回憶了見到黃克誠時的情形。當時,說到雞毛信的話題時,黃克誠說:“雞毛信源於山西犧盟會(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解密:抗戰時的緊急信、祕密信爲何要叫“雞毛信”

說到情報工作時,李玉振曾向黃克誠彙報說:“我當過兒童團長,也曾多次往杜寨等村送過雞毛信,捱過日本鬼子、國軍的搜查和鞭打。”黃克誠聽後,接過話茬:“要聊起雞毛信,並不奇怪,是紅色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就產生在石村關帝廟。”

1939年12月25日,突破敵人防線後,彭德懷從沁水縣小柿莊(當時屬高平縣管轄)祕密趕到石村,在關帝廟召開軍政連以上幹部大會。在總結“十二月事變”教訓時,彭德懷認爲,犧盟會第三縱隊情報滯後,導致數百名革命戰士犧牲,給革命造成重大損失。

當時在高平流傳着一句話:“自從日軍打進中國,就落個母雞不下蛋,公雞不打鳴。”針對八路軍、犧盟會情報落後、渠道不暢、信息不靈的現狀,黃克誠提出:“拿雞毛,當信使”。彭德懷決定祕密實施,“雞毛信”由犧盟會迅速傳遍抗日根據地。爲此,黃克誠還賦詩一首:“明理全軍事,知曉萬里途。雞毛傳期遇,相約鬥日閻。”

李俊傑說:“抗戰期間送信粘貼雞毛的歷史從此誕生,雞毛信成爲八路軍作戰史上的‘千里眼’‘順風耳’,兒童團爲抗日取得全面勝利功不可沒。”

那“雞毛信”與漢朝“羽檄”是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李俊傑提出自己的觀點:“羽檄”是插鳥羽的軍事文書,而“雞毛信”則是從“土八路”雞窩裏飛出來的新事物,誕生於我們的祖輩、父輩,主要傳遞在地方武裝、游擊隊等革命隊伍之間,特指八路軍中傳遞的祕密情報。

最高級別的雞毛信由部隊護送

1985 年10月,從部隊復員的李俊傑擔任高平伯方村民兵營長。那時,他曾在伯方村抗戰老兵郜有恆家看到過幾封雞毛信。當時的李俊傑因沒考慮到雞毛信的重要價值, 沒有向郜有恆索取保存。郜有恆去世後,其子女均生活在西安,便失去了聯繫,而雞毛信也從此下落不明。提起此事,李俊傑懊悔不已。

李俊傑回憶說:“雞毛信的信皮上插有雞毛,也有是粘貼雞毛的信件。”其中一份雞毛信封皮寫着“西北軍十七師坐,趙壽山親啓”字樣。“沒有發送單位和人名,不是正規的信封,一般爲當地黑黃色桑樹皮紙包摺合圍而成。”

郜 有恆曾任原西北38軍17師趙壽山的機要祕書,上世紀80年代末,年近八旬的郜有恆去世。當年,李俊傑將與其的談話內容都做了詳細的記錄。“關於通訊問題 是一個軍事機密,一般人員觸及不到交通特派員的信息。”郜有恆回憶說,1938年初,國共兩黨都使用一種專遞方式,在信封上國軍有郵封章,而八路軍則沒 有。“在‘十二月事變’後,才使用上雞毛信,以三支雞毛爲最高級別,出現三支雞毛信件,一般要派一個營或一個連的部隊護送。”郜有恆聽師長說過,“雞毛 信,是八路軍的祕密信,使用便捷。”

解密:抗戰時的緊急信、祕密信爲何要叫“雞毛信” 第2張

郜有恆曾經向李俊傑解釋說,雞毛信上有羽梗的大雞毛,可直接插入信封。有羽絨的小雞毛,用剩飯溶液粘貼上就成。信皮上沒有郵戳,也沒有公章,多數以首長、連級單位負責人名譽,或村落地下組織代號發送。

日軍、國軍全面封鎖交通後,身處太行山深處的八路軍沒有電臺設備,靠民運隊、婦救會、青救會、交通站已經送不出信去。而兒童團、放羊娃則可突破各種封鎖線傳遞信息。“在當時的惡劣環境中,送雞毛信的人有很大的危險性,送信人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才突破重圍。”李俊傑說。

《沁水縣誌》中有關於雞毛信的記載

爲 研究抗戰時期雞毛信出現的時間及地點,李俊傑反覆查閱了權威的《中國軍郵史》《中國集郵大辭典》,然而不僅在太行山地區各縣市志中沒有記載,就在國內僅存 首枚抗戰時期雞毛信的河北元氏縣也無片言隻語。唯獨太嶽區1951-1953年編撰的《沁水縣誌》,最早記載了雞毛信的歷史。而這個絕無僅有的文字記載, 似乎證明了李俊傑多年來考證的結果。

這部由太嶽區1951-1953年編撰的《沁水縣誌》,封面由薄一波題詞。據《沁水縣誌》記載:“抗戰時期的戰時通信,多以村轉,抗日 民衆已成習慣。信分一般、急件、特急,無郵票郵戳,只在信的右角上以‘+’‘++’‘+++’代之,飛快急件,在信封上插雞毛一支、二支、三支,以表示在 時間上不得延誤,轉信人把信送到地點後,憑收條註明時間,這就是所謂的‘雞毛信’。”

“雞毛信是一種很不規範,又很緊急、很祕密的信件。” 李俊傑感覺,“作爲非常特殊時期使用的機密情報信件的雞毛信不可能有郵戳或郵票。河北元氏縣發現的雞毛信信封背面有一白紙製作的單據存根,粘壓些許雞毛, 還蓋有5枚郵戳,應當屬於‘太行郵政’機關送發的普通信件,不能稱之雞毛信。”李俊傑認爲,雞毛信沒有寫入高平縣誌,編入《沁水縣誌》,十分正常,因爲都 屬晉東南抗日根據地,《沁水縣誌》能完整記錄雞毛信的歷史起點,爲中國軍郵史填補了一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