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南朝宋皇帝列表 南朝宋和南宋的區別

南朝宋皇帝列表 南朝宋和南宋的區別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朝宋(420年-479年),又稱劉宋、水宋,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是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國力最盛的王朝,共傳四世,歷經九帝。

歷史

劉裕建宋

420年,劉裕取代東晉政權建立劉宋,定都建康,因國君姓劉,爲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爲劉宋。

以劉裕世居彭城爲春秋時宋國故地,故以此爲國號。又以五德終始說,劉宋爲水德,故別稱水宋。

開國皇帝劉裕出於行伍,自幼家貧。時值東晉末期,民變此起彼伏,朝廷內部鬥爭也十分激烈。402年,東晉大將桓玄乘朝廷實力虛弱,起兵篡位,國號“楚”。劉裕與劉毅等起兵勤王,並最終消滅了桓玄的力量。此後,劉裕率軍南征北伐,其勢力不斷得到穩固壯大,並先後攻滅劉毅、司馬休之等實力派,最終迫使晉恭帝將帝位禪讓給他,420年劉裕建宋,年號永初。劉裕即位後,因爲他已在晉末實行各種改革如土斷、壓制豪強、澄清吏治、強化軍隊等等,所以在位的三年中,除了恢復漢代舉孝廉、策秀孝的制度並強化官僚法制之外,主要政策仍是在休養生息、恢復晉末北伐的國力損傷,並計劃在422年出征北魏。結果422年五月劉裕病卒,北伐取消。

元嘉之治(424-453年)

南朝宋皇帝列表 南朝宋和南宋的區別

422年劉裕死,太子劉義符即位,北魏趁機派十萬大軍南侵,佔領洛陽等河南地區,逼退宋將檀道濟。424年,徐羨之、謝晦等託孤輔政大臣,害怕失德無禮的劉義符會敗壞國政,遂以“廢昏立明”爲名號,廢殺劉義符,改立劉裕的第三個兒子劉義隆爲皇帝,是爲宋文帝,年號元嘉。宋文帝在426年除掉權臣徐羨之等人後親政,他在位三十年,勵精圖治、知人善任、提倡節儉並澄清吏治,國家生產經濟因此大力提升,被稱爲元嘉之治,爲六朝治世之典範(也是江東第一個治世)。

430年起,宋文帝首次北伐,到彥之率領的五萬宋軍,成功佔領河南洛陽等地。但由於軍力不足,加上文帝的過度指揮,以致北魏逼退宋軍數萬主力後,於431年重佔河南。436年名將檀道濟因軍功被宋文帝猜忌而被剷除,又使南朝宋失去能與北魏制衡的大將。445-446年當北魏發生蓋吳起事時,南朝宋沒能即時北伐。到445年時,北魏趁勁敵柔然暫衰時開始發動多次小規模南征,雙方於淮南來回拉鋸,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出兵六萬北伐北魏之河南地(二次北伐),但卻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所之率六十萬大軍正面擊敗,六十萬魏軍遂引兵南下,威逼建康。魏軍所過之處大肆搶掠燒殺,江淮地區損失慘重、“邑里蕭條”,元嘉之治因此衰落。宋文帝在452年趁拓跋燾遇弒之機會,派軍進行第三次北伐,但仍無功而返,此後劉宋無力再舉,註定日後國防線逐漸南撤的命運。公元453年,宋文帝長子劉劭發生巫蠱事件,弒父即位,其三弟劉駿起義兵攻劉劭,獲得各方軍鎮的支持,於是斬劉劭於臺城,劉駿自立爲帝,是爲宋孝武帝。

孝武繼立(453-464年)

宋孝武帝統治期間,雖有諸王劉義宣、劉誕等相繼叛亂,但大多很快平定,和北魏的戰事也只限於山東半島,雖小勝北魏但影響不大,因此總體來說,孝武帝統治的十一年算是個相對安定的時期,孝武帝的積極政策也促進了江南的開發與貨幣經濟的深化。一直到463年底至464年,浙江等地發生大旱災,造成慘重的大饑荒,浙江十分之六的戶口餓死逃散。

宋孝武帝是一個頗有作爲、積極改革制度的皇帝。他加強中央集權,撤除“錄尚書事”職銜,並分割州、郡以削弱藩鎮實力,並開始以中書舍人戴法興、巢尚之等人處理中樞機要事務,形成後代所謂“寒人掌機要”的政治局面,孝武帝的集權化統治也被史書稱爲“主威獨運,官置百司,權不外假”。孝武帝同時重用江東寒門沈慶之與傖荒北人柳元景,依照兩人的功績,先後提拔爲三公,開啓吳興沈氏與河東柳氏攀升爲南朝高門的起始之路,並開創南朝寒門、寒人以軍功升爲三公的先例。

孝武帝另外也對門閥制度進行一定程度的整頓,給予世族制度新的生機。除了拔用上述的沈、柳爲三公之高門,更提拔孤寒衰微的袁粲爲員外散騎侍郎和侍中;拔擢寒門的顏竣、寒素的顏師伯成爲高官重臣;任用南北之望的名士琅邪王彧、會稽孔覬爲散騎常侍,一度矯正過去散騎常侍受人輕視的不良習慣;甚至從461年開始,把與商人等通婚、私下經商的士族,開除士族資格並黜爲將吏,是爲檢籍政策的先聲。

 明帝篡統(465-472年)

464年夏季,孝武帝死,其子劉子業繼位,荒淫殘暴,朝廷內外人情洶洶,心懷恐懼,劉子業不久被湘東王劉彧弒殺。劉彧在建康自立爲帝之後(宋明帝),因爲得位不正,面臨孝武帝第三子劉子勳登基爲帝、聯合兄弟方鎮圍攻建康的艱鉅情勢。宋明帝政權雖然領土、人口都不到劉子勳政權的十分之一,但是以伐亂爲名,憑藉量少質精的中央軍,採取各種積極手段:

採用才幹名士蔡興宗的意見,撫慰叛亂將士在京師的親人,安定人心。

重用沈攸之、張永、蕭道成等才幹武將。

放權給諸弟劉休仁等人積極平亂。

於是上下一心、兵強將勇,因此打敗劉子勳並平定江南與淮南各地區,最後全面誅殺孝武帝子孫。但是淮北方鎮薛安都等人爲了自保而向北魏求援,於是北魏大軍在四年之內陸續攻下淮北、山東半島地區,劉宋戰亂不斷,國力大衰,人民痛苦指數飆升。又因爲必須對有功的軍人加官晉爵、大肆封賞,於是造成士族制度的嚴重破壞,清濁不分、官品淆亂。

472年,宋明帝死,太子劉昱繼立,宋明帝遺詔命蔡興宗、袁粲、褚淵、劉勔、沈攸之五人託孤顧命大臣,分別掌控內外重區,另外命令蕭道成爲衛尉,參掌機要。其中遺詔雖任命袁粲、褚淵在中央秉政,但實際上接受宋明帝祕密遺命,就近輔佐新帝劉昱,掌控宮中內外大權的人物,是宋明帝最親信的側近權幸——王道隆與阮佃夫二人。

後廢帝政亂(472-477年)

宋明帝在死前,爲了穩固兒子的皇位,大肆誅除有能力的皇弟宗室、功臣武將和高門士族,造成劉昱繼位後中央和地方軍鎮互相猜忌、攻伐的政治亂象,使得武將蕭道成因此崛起,逐漸掌握中央軍權。特別是474年,桂陽王劉休範以清君側之名造反,殺死了權幸王道隆與顧命大將劉勔,幾乎就要攻下建康城,但蕭道成即時回軍,平定亂事。事後蕭道成接替劉勔的地位,上升爲與宰相袁粲並列的“四貴”之一,更受到權幸阮佃夫的倚重,因此交結地方軍鎮都督,權勢日漸擴大。477年,年滿15歲的劉昱在殺掉權臣阮佃夫後,與蕭道成發生激烈衝突,但卻意外被蕭道成弒殺,蕭道成趁機改立明帝次子劉準爲皇帝,即宋順帝。蕭道成獨攬軍政大權後,挾持軟弱的褚淵,以武力平定忠宋大臣袁粲、沈攸之的起義。479年,年幼的宋順帝劉準把帝位禪讓給了蕭道成,宋朝終被南齊所取代。當時民間以一首歌謠傳述蕭道成殺袁粲篡宋的事業:“可憐石頭城,寧爲袁粲死,不作褚淵生!”。

 疆域與行政區劃

疆域變動

劉宋一朝的疆域變動不小,但總體來說是國界不斷向南退縮。

從宋武帝劉裕時代(420-422年)以黃河爲界,與北魏對峙的局面,到劉裕死後的423年,北魏趁機攻下河南三鎮(洛陽、虎牢、滑臺),從項城到濟南大致形成一條國界線,分開北魏與劉宋,劉宋仍保有山東半島與江蘇省北部的淮北地區。但與北魏爲界的大塊面積,因爲屢遭兩方進攻掠奪,成爲所謂“邊荒”地區,僅剩居民聚集在榛木所圍成的山寨堡壘,被稱爲“榛人”。項城到濟南的“邊荒”國界維持了長達四十三年,四十三年中兩國大軍屢次越界征伐,但屢得屢失,兩方都無法把佔領的土地長久地穩固下來,因此維持了四十多年勢均力敵的局面。

一直到466年,劉宋山東、淮北的鎮將薛安都、崔道固等人,因爲害怕篡位自立的宋明帝討伐他們,而向北魏求援。北魏趁機派五萬以上的大軍,於打敗宋明帝的北征軍張永之後,陸續在四年內攻下了山東、淮北的所有城鎮,劉宋被迫以淮河與北魏爲界。雖然宋明帝心有不甘,屢次派沈攸之等人北征,但從此(469年後)南朝與北魏的淮河國界就大致固定下來,一直到31年後(500年南齊末)才因爲壽陽鎮將裴叔業投降北魏,使國界進一步往南退。

 行政區劃與核心軍鎮

劉宋的行政區劃襲承東晉,實行州、郡、縣三級制。

州是第一級行政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稱刺史,劉宋一朝的州數大致在二十州上下,至宋末穩定爲二十二州。其中不少州是僑寓州,爲寄住在南方州郡上,不一定有實土。

尹、郡、王國、公國(部分)是第二級行政區。尹的最高行政長官稱尹,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稱太守,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稱內史,公國的最高行政長官稱相。

縣、公國(部分)、侯國、伯國、子國、男國是第三級行政區。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稱令或長,公國、侯國、伯國、子國、男國的最高行政長官稱相。

劉宋前期繼承“東晉門閥政治”的地理格局,以荊州(鎮江陵)和南徐州(鎮京口)爲核心軍鎮,所以劉裕規定兩州必由劉氏宗王擔任刺史。其中荊州因爲州大民多、“地廣兵強”,又統攝雍、南樑、益等州,支撐劉宋西半的安危,故有“分陝”之稱,劉裕遺詔說荊州刺史需“諸子次第居之”,說明荊州的重要性略高於北府兵根本的南徐州。劉宋宗王擔任荊州刺史的結果,是促使荊州士族與揚州士族的合流,大致結束東晉百年荊、揚對立的局面,代表人物即是江陵士族劉柳、劉湛父子,曾各自取得相當於副宰相的官位與權勢。

中期因爲454年荊州刺史劉義宣,趁著新帝劉駿即位的弱勢格局,發動十萬荊州鎮軍挑戰建康,因此劉駿在同年平定劉義宣之亂後,即刻從荊州東部分出新的一州名郢州,並廢除荊州重兵來源的南蠻校尉,其營戶兵力遷至建康,有效地削弱荊州,瓦解其“分陝”地位。之後劉駿又土斷雍州,大幅強化雍州的實力,不但讓原來的大荊州地域,陷入荊、雍、郢三州相互牽制的局面,後來隨着雍州軍力的不斷加強,至宋末沈攸之起義失敗之後(478年),“江陵素畏襄陽人”的局面已大致形成。

 政治體制

劉宋選官制度仍以九品中正製爲主,但宋初門閥制度的整體格局,卻是從東晉末年義熙時代(405-419年)劉裕等京口北府的軍事集團崛起開始,延續繼承下來的新格局。也就是說,大量京口將領混入世族門閥的結構中(多成爲中下層世族),擠壓了原來名門舊族的地位與空間,因此南朝士族從劉宋開始,常會刻意去排擠寒門、寒人,好顯示自己的清高地位。於是高門就有許多“士庶區別,國之章也”、“士庶之際,實自天隔”的言論出現,這實際上是名門舊族的一種防禦性反應。

雖然宋初就有武人將領合法地進入世族結構中,但劉宋前半的元嘉之治,士族制度卻是極其完備的,一般也認爲是文化士族的“全盛期”(同時也是“最後的榮光時期”)。在宋文帝治下,史稱其“綱維備舉,條禁明密,罰有恆科,爵無濫品。故能內清外晏,四海謐如也”,當時的江南社會:“閭閻之間,講誦相聞;士敦操尚,鄉恥輕薄。江左風俗,於斯爲美,後之言政治者,皆稱元嘉焉”。這是因爲宋文帝除了重用並放權給兼具才幹與名望的風雅士族,如王華、王曇首、殷景仁、謝弘微、劉湛、范曄、江湛、王僧綽等,更重要的是,文帝也能夠尊重王敬弘、王球這一類缺乏理政才幹的高門清望,雖不給實權,但仍任命爲副宰相與吏部尚書,在用人上保持住門閥制度的清濁流品,因此能激清揚濁,使得“士敦操尚,鄉恥輕薄”。

劉宋中期的門閥制度,雖然因爲450年宋文帝大舉北伐失敗後的困局,使寒人得以竄改籍注或詐列士籍,混亂士族的流品,但在宋孝武帝的整頓革新之下,仍使門閥制度獲得一定的生機。一直到465年宋明帝自立爲帝后,才因爲廣募部曲、濫賞軍功,造成士族制度嚴重破壞,成爲劉宋滅亡的重要原因。

 外交關係

東北亞

劉宋與東北亞的倭國、百濟則有密切的朝貢關係,倭國曾在晉末、劉宋對江東朝貢十多次,史書記載有五位倭王,是爲倭五王;百濟在劉宋後期與江東的關係更形緊密,似乎結成軍事同盟,共抗北魏。因爲469年北魏完全奪取劉宋在山東半島的城鎮後,百濟因爲早前渡海在遼西或山東半島沿岸設有港岸據點,因此與南朝同樣面臨北魏的軍事壓力,479年宋齊易代之後,北魏還曾在488年派軍進攻過百濟的城鎮,卻被百濟打敗。另外又因爲百濟與倭國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的伽倻(任那)可能有爭奪關係,因此兩國在對劉宋的朝貢外交中常常是互相牽制的對立關係。也因爲兩國都想要討好劉宋,所以頻頻向劉宋朝貢示好。譬如倭國在朝貢時,一直希望劉宋冊封倭王爲“都督”百濟在內的大將軍,讓倭王有統治百濟的名分,但要求總是被劉宋拒絕。

高句麗因爲是朝鮮半島與東北亞中最強的國家(更是東亞世界中僅次於魏、宋的第三強國),所以對劉宋的朝貢關係不太緊密,兩國關係主要是針對北魏而結成的鬆散軍事聯盟。高句麗常會單方面中斷對劉宋的朝貢,說明劉宋對高句麗只存在形式上且薄弱的君臣關係。不過在465年之前,因爲劉宋強盛的水軍能夠在渤海沿岸執行任務,相對於遠離海岸且毫無水軍的北魏勢力,高句麗在465年前一直選擇劉宋作交往、朝貢的對象。劉宋曾在438年派將領王白駒,率水軍七千人渡海到高句麗的遼東,想迎接兩前年滅國的北燕主馮弘來到南方,結果高句麗先把馮弘處死,並派兵把王白駒繳械,強制遣送王白駒等回劉宋,隔年再回送八百匹馬給宋作賠禮;到了465年後,可能因爲當年劉宋發生劇烈的內鬥(見劉子勳條),高句麗從此改對北魏進行較爲緊密的朝貢關係,並在469年後長期疏遠南朝(北魏在469年攻下山東半島),只和南朝保存微弱的外交聯繫。475年高句麗更大破劉宋的盟友百濟,破其國都、殺百濟王,佔領漢江流域,國力達到極盛。這次劉宋沒有再派出水軍到遼東、朝鮮,說明劉宋的無力干涉與衰落。

東南亞

劉宋交州(越南北部)的南邊與林邑國(今越南之中南部)接鄰。東晉末期,林邑有數年的內亂,劉宋建國元年420年,交州刺史杜慧度派兵萬人南征林邑,林邑請降,並向宋廷致送大象、金銀、古貝等禮物。421年,林邑王陽邁一世遣使到宋廷入貢,並獲宋武帝冊封。但到陽邁二世時,於427年入侵日南、九德等郡。431年,林邑入貢宋廷。432年,陽邁二世派水兵入侵九真,交州刺史阮彌之派軍抵抗,驅逐至區粟而回。433年,陽邁二世遣使到宋廷,要求“領交州”,宋廷不許,陽邁二世因此大爲憤恨,雖常遣使入貢,但亦常派兵入侵交州。

446年,宋文帝派龍驤將軍交州刺史檀和之、太尉府振武將軍宗愨等征討林邑。戰前,文帝提示檀和之,倘若林邑國能夠誠心求和,便可答允。檀和之派人向陽邁二世諭以恩信時,陽邁二世竟加以扣留,於是雙方進行交戰。林邑軍先以大象軍取得首勝,後來宗愨提議用獅子的外型去威嚇大象,可以取勝。主帥檀和之採納計策,果然大敗林邑軍。宗愨部隊更一舉攻克首都林邑(Campapura),擄獲無數珍寶、黃金數十萬斤,陽邁二世出逃。此一征戰令林邑元氣大傷,“家國荒殄,時人靡存”。此後,林邑國沒有再起兵進犯交州,對劉宋甚爲恭順,多次遣使到建康訪問進貢。

民族政策

自晉室南遷之後,苟延殘喘地偏安江南。原本居於華北的漢人氏族爲了逃難而向南遷徙,大量來自中原的移民士族改變了江南地區的人文景觀,甚至口頭語言也逐漸與古河洛語言接軌。

 南蠻政策

南朝宋時期,主要把土著蠻夷分成蠻人、俚人、僚人三種類型,三者有時被通稱爲“南蠻”。蠻人在長江流域以板循蠻、盤瓠蠻與廩君蠻實力最大,板循蠻又稱賨人,原居益州巴郡閬中一帶,之後經渝水北遷漢中、關中。廩君蠻原在益州巴郡、荊州江陵一帶,後來擴展到長江漢水與淮西一帶。史書上提到的巴東蠻、宜都建平蠻都是指廩君蠻。盤瓠蠻又稱“溪人”,發揚地在辰州,分佈現在的湖南與江西一帶。

南朝劉宋政府爲了對付蠻人,在荊州置南蠻校尉、在雍州置寧蠻校尉,專責教化及討伐南蠻。爲了在荊雍的強大蠻族羣體,南朝劉宋政府在440至470年代曾發動大規模地討蠻運動,有兩次的主將分別爲雍府大將沈慶之、荊州刺史沈攸之,捕獲數十萬的蠻族人力。而在450年代,沈慶之、王玄謨大致討平淮水蠻,強化了劉宋在淮南地區的國防。

俚族的範圍在南嶺、今貴州南部到海南島、越南北部一帶。468年起李長仁與李叔獻兄弟據交州抵制劉宋朝廷,當時的宋明帝政權因爲正與北魏全力爭奪山東、淮北地區,無力征討交州,只好承認李長仁的刺史名號,維持劉宋對交州名義上的統治,並於471年在交、廣兩州交界地新設越州,以防禦李氏兄弟。李氏兄弟很可能具有交州俚僚族羣的血統,他們在交州的割據一直維持到485年才被齊武帝討平。

僚人主要分散在四川、漢中的山谷空地,與賨人的分佈區頗有重疊。當時“僚人與夏人(漢人)參居者,頗輸租賦”,說明其編戶化與華化的趨勢較重。

 軍事制度

劉宋常態兵力大約二、三十萬,極限動員時可能有四十萬,但劉宋在淮水以北征伐時,因爲受限於後勤供應,只能發動五、六萬兵力,使得北伐經常失敗。劉宋前期北府兵獨大,成爲中央軍與荊州、北徐州方鎮的主力來源,故此時仍以世兵制爲主;中期荊雍兵崛起,逐漸取得一定的優勢,學者田餘慶認爲:“北府兵力日衰,荊雍兵力日盛,是同一個歷史過程的兩個方面”。此時世兵制衰落,軍隊主力逐漸被募兵制和徵兵制取代,特別是將領自招部曲的募兵制,更成爲宋末軍隊中的精銳核心。譬如469年後流亡南方的青齊豪族,就被蕭道成收納招募爲將官、部曲,成爲蕭道成建齊易宋的主力。學者有的稱此武力集團爲“淮陰集團”,有的稱之爲“青徐集團”。

人口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官方紀錄,全國有901,769戶,5,174,074人,但因爲十多年前發生北魏破壞江北的燒殺屠掠,江北人口大減,以及463-464年浙江等地發生大饑荒,浙江人口死亡逃散十分之六,所以劉宋盛世年代(元嘉之治)的官方戶口數字,應當超過一百萬戶、六百萬口。

經濟

劉宋的江北地區主要是村塢型經濟,常受戰亂影響而發展有限;江南社會主要是莊園經濟。世族與寺院的莊園大部分都是多方經營,從自給自足的性質,朝向商品經濟發展。農田有良好的水利系統供種植稻、麥、粟、桑、麻、蔬菜等作物,還可以種植竹木果樹、養魚、畜牧等等。還有紡織、釀造、生產工具等手工業。世族的莊園生產主要交給佃客、部曲和奴隸,而寺院是一般僧侶與民戶。由地主集中開墾,這對於地區的開發起一定的作用 。由於世族享有特權,佛教較爲盛行,致使地主莊園與寺院莊園膨脹,並且隱匿許多農戶。

 農業

農業是莊園經濟的重心,深受朝廷與世族關切。開墾山林與土地兼併的情形在劉宋一直非常旺盛,朝廷雖有禁令,但難以禁止世族兼併土地或霸佔山澤,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朝廷乾脆承認佔領山林川澤的法令以限制世族搶佔範圍。法令頒佈後果然刺激豪門權貴兼併山澤土地的活動,也因此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劉宋相對北魏來說比較安定,南渡的移民在初期與末期仍然絡繹不絕,農業生產繼續有所發展。比較突出的地區有荊、揚二州,而益州居次。揚州是劉宋最發達的地區,其中以建康及其周圍地區發展最大。而三吳地區(吳郡、吳興、義興)是中央財庫、各種支出的主要來源。

 手工業

由於朝廷大力提倡農桑,戶調徵絹布,當時絹布的地位等同貨幣,這些都促進紡織業的生產。劉宋的紡織業與養蠶業比較發達,產地以荊、揚二州爲主。由於絲、綿、絹、布等是國家調稅的主要項目,因此紡織是民間普遍的副業。織錦業則在益州爲主,劉裕滅後秦,把關中的織錦戶遷到江南,開始在江南發展織錦業。當時富豪人家穿繡裙,著錦履,以彩帛作雜花,綾作服飾,錦作屏障。朝廷設有專官管理礦冶,用水排鼓風冶鑄。鍊鋼則使用一種雜煉生鐵和熟鐵的灌鋼法。這種方法可以煉出優質鋼,用來製造寶劍和刀。瓷器的燒製技術早在三國、晉朝時期成熟。劉宋時以青瓷爲主,產地集中在會稽郡(浙江紹興)。其硬度高,釉料勻,通體青瑩。江南其餘地區的制瓷技術各有自己的特點。劉宋的紙張潔白勻稱,完全取代了簡牘,藤紙與麻紙都很流行。造船業也十分興盛,如宋末沈攸之起義反蕭道成時,荊州作部曾“裝戰艦數百千艘”,而且三吳運河網也持續修造,到南齊時已大致完成,暢通了三吳與建康的交通。

 商業

 劉宋農業和手工業發達,加上江河交通便利,使得商業日漸發達,江南社會穩定地朝貨幣經濟與商品經濟發展,甚至連江北的漢中地區,也在劉宋中期開始使用貨幣。但由於國家控制的銅礦不足,使得幣制屢變,質量不精 。市場上有普通的生產用品、生活用品與奢侈品,商賈小者坐販於列肆,大者轉運於四方,而凡是大批運進的商品買賣,多是世族莊園所生產的經濟作物。商稅是朝廷收入的大宗,然而世族有免關稅權,在任期屆滿時帶着大批貨物作爲“還資”,然後轉販各地。商業重鎮有建康、江陵、成都、廣州、廣陵等地。建康是三吳的經濟中心。會稽、吳郡、餘杭居次。廣州是海上貿易重鎮,貿易對象有東南亞各國、天竺、獅子國、波斯等國。江陵是關中、豫州、益州、荊州、交州、梁州的轉運站。成都不僅商業繁盛,也是蜀錦的重要產地。

文化

文學

南朝宋皇帝列表 南朝宋和南宋的區別 第2張

  晉末宋初的田園詩人陶淵明,他忠於東晉而不滿篡弒的劉宋王朝,以東晉遺民自居(此圖出自1921年出版的《晩笑堂竹荘畫傳》)

劉宋詩風流行的是元嘉體。元嘉體是宋文帝元嘉年間的詩風,代表人物有“元嘉三大家”謝靈運、顏延之與鮑照。他們的共同功績是把古體詩推進到完全成熟階段,並且注意聲律和對偶的運用,並且逐漸發展出近體詩; 袁淑、謝莊亦爲有名詩人。民間詩人則以劉宋初期的陶淵明最具代表性,其擅長描述田園生活,風格清新樸實,提升古體詩內涵,表現出高遠純潔的情操。其作品《桃花源記》寓意追求一個可供逃避亂世的和諧世界,富有哲理。其詩歌、散文及辭賦廣泛影響後世名家如王維、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陸游等人。

小說受到名士清談的影響,促成軼事小說的出現,最有名的是宗王劉義慶招集文人才士所編寫的《世說新語》,爲後世文學作品提供大量典故和成語,也是唐代晉書編撰的重要史料來源。

 史學

劉宋繼承了漢代以來設官修史之制。宋設著作官,負責撰修國史(本王朝史)及帝王起居注。宋代最著名的兩本史籍,是范曄的《後漢書》與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後漢書》新增“獨行”、“逸民”(或“隱逸”)、“列女”等類傳記各種人物面貌,最被稱道;裴注着重資料蒐集、補充史事,不再侷限於對音訓及解釋史文,對中國的注史方法產生有相當影響。裴松之對史料相互考異,日後史家有所繼承,如司馬光撰《資治通鑑考異》。裴注裏又有對前代史家的評論,這推動了中國史學批評的發展。

劉宋時譜學(或叫譜牒學)在門閥社會影響下而開始盛行。各家士族郡望爲求鞏固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乃撰修家牒,以彰顯自身血統、門第及婚宦。繼家譜出現後,又有了家譜學的研究,當時便出現“統譜”、“百家譜”等書籍。

 藝術

劉宋在東晉之後,延續晉代的文化發展。由於玄學流行,老莊的自然觀和江南秀麗的山水結合,使得繪畫脫離儒學的限制,朝向純藝術的方向發展,陸探微爲宋明帝時期著名的宮廷畫家,然而其作品均已失傳。由於山水詩的出現,使得長期以來的以表現人物爲主的繪畫傳統轉變爲山水景色,例如宗炳是中國最早的山水畫理論著述。其《畫山水序》最爲著名,精闢地理解“山水以形媚道”之外,在自然山水的觀察,歸納出展現物體遠近的繪畫方法;另外山水畫家王微,著有《敘畫》一篇,強調觀察自然和主觀能動作用。

社會

江南社會的人口很複雜,大致上可分爲四個階層:名門豪族的世族;自耕農、新民等從事農工商的編戶齊民;屬於部曲、佃客、衣食客、門生舊故等依附世族的依附人,受政府控管的雜戶、百工戶、兵戶與營戶也是依附人;最後是奴婢、生口、隸戶,這些都屬於奴隸。

雖然文化士族的實力大削,但劉宋仍維持世族社會的結構;而江北豪族的地位與權力雖遜於江南的僑吳士族,但在經濟力與軍事實力方面,卻高出甚多。世族控制的人口有部曲、佃客與奴隸,不經“自贖”或“放遣”,是不能獲得自由的。由於南朝大家族制的衰亡使得部曲逐漸受國家控制。佃客的來源有政府依官品賜給與私自招誘。奴隸的主要來源是破產的農民或是流民,他們是地主的私產,因而可以抵押或買賣。爲了防止逃亡,奴隸都被“黥面”。奴隸可以經由“糜喃爲客”、“發奴爲兵”等方式轉化爲地主的佃客和國家的士兵。自耕農是當時農業生產的重要力量。他們對朝廷負擔租調、雜稅、徭役以及兵役,這些都使許多自耕農破產流亡,淪爲世族的部曲和佃客。劉宋實行三國以來的世兵制,兵戶世代當兵,平時還需要交納租調。由於手工業者很缺,故官府對雜戶或百工戶的控制極嚴,百工戶從民間徵調到官府作坊後,與配到作坊裏的刑徒爲伍,終年勞作,世代相襲。如果世族、官僚私佔百工戶往往受到懲治。

江南社會約在晉末宋初由大家庭制轉化爲小家庭,在同一家族不同職業的十家就有七八家之多,互相漠視。這是因爲宗族發展後各家庭親疏貧富不同,若無共同外患就容易分離;朝廷課稅方式對大家族制無益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