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曹丕篡漢主要內容 曹丕篡漢和司馬代魏

曹丕篡漢主要內容 曹丕篡漢和司馬代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丕篡漢是指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漢自立的事件,又稱曹丕廢漢稱帝、曹丕代漢。

曹丕篡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成功完成並得以傳續的“篡代禪讓”,在此之前,除了儒家理想中的傳說故事——堯舜禹禪讓以外,唯有戰國時期的“子之篡燕”與西漢末年的“王莽篡漢”,是可以確證發生過的“篡代禪讓”。

但子之與王莽的政權不僅沒能得到延續,還在兩人任上便發生國內大亂,遠遠不如曹丕篡漢那樣:不僅通過禪讓儀式完成了政權的篡代,還能相對穩定地實現兩次君位傳承。

曹丕篡漢主要內容 曹丕篡漢和司馬代魏

  曹操、曹丕父子

那麼,是什麼因素決定了曹丕能夠完成篡漢並保持曹魏政權的穩定?

篡漢以前,曹操曹丕父子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篡漢過程中,又有哪些形勢變化給曹丕送來助攻?

篡漢之事:曹操本想自己做!

曹丕篡漢的成功,與他老爹曹操的“鋪墊”是分不開的。

如果沒有曹操在迎立漢獻帝以來二十多年間近乎“再造漢室”的軍事功績,僅憑曹丕在接班以後不到一年間的影響力,是遠遠不可能在穩定局面下實現“篡漢”的。

不過,曹操本來是想要實現篡漢稱帝之業的。

曹操在公元208年以來的政治活動,目的並不是爲他兒子做鋪墊,而是爲他自己做準備。

何以見得?且看下面的進度表:

1.建安十三年(208)六月,廢三公、稱丞相,在制度上集權於一身

2.建安十七年(212),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蕭何故

3.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漢帝冊封魏公,加九錫、都鄴城、建魏國、設百官;七月建魏國宗廟社稷

4.建安十九年(214),魏公曹操位在諸侯王之上

5.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進爵魏王、行天子輿服儀仗

6.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十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立曹丕爲魏王國太子

可見,赤壁之戰發生前半年,剛剛完成黃河以北地區徹底平定的曹操,就已經在許都邁出了走向帝業的第一步。

在完全掌握關東軍政大權的基礎上,曹操通過廢除三公,擔任獨攬大權且開府治事的丞相,在行政制度上,徹底掌握了大漢體制下的一切權力。

若不是赤壁之戰的挫敗使得曹操喪失了統一天下的良機,曹操完全可能在實現平定荊州、威懾揚益的戰略目標後,回許開啓進一步的僭越進程。

曹丕篡漢主要內容 曹丕篡漢和司馬代魏 第2張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三年後,曹操完成了對於赤壁戰敗後的內部秩序整頓,並且在關隴地區取得潼關之戰的大勝,開啓了日後三四年間以關中爲基地征服隴西、河西、漢中的一系列軍事活動。

與此同時,隨着馬超、韓遂、宋建、張魯等軍閥的戰敗、潰逃或投降,曹操也以這些遠遠比不上當年官渡之戰的小勝利爲由頭,不斷給自己的“名位”貼金,緊鑼密鼓地開啓了僭越漢帝的政治活動。

篡漢中斷:來自劉備集團的干擾

然而,公元217年末之後,曹操的僭越活動戛然而止了,在曹操仍舊在世的公元218年、公元219年,我們看不到任何邁向帝業的更進一步,更沒有等來曹操本人的篡漢。

有種觀點認爲,曹操這是保持着當年“匡扶漢室”的青年理想,仍舊懷揣着那個做“徵西將軍”的夢,不忍篡漢。

這種觀點是幼稚天真的。

曹操如果真是一個想要匡扶漢室的理想主義者,那麼他就不可能在公元212年到公元217年間一步步地“僭越”漢天子的名位與威儀,更不可能幹出誅殺伏壽與伏皇后的不臣之事,更不可能逼死他曾經的事業夥伴、肱股之臣——荀彧。

真正的“匡扶漢室”應該是諸葛亮那樣的,而不是曹操。

那麼,如果曹操不是仍舊希望匡扶漢室,我們又要怎麼理解曹操在公元218年、公元219年間僭越行動的戛然而止呢?

答曰:形勢所迫也。

雖然曹操掌握了整個北方的軍政大權,但不僅南方有劉備、孫權兩個打着反曹興漢名號的割據軍閥,而且北方也有潛在的擁漢勢力。

在公元218年間,先後有耿紀、魏諷、侯音在許都、鄴城、宛城謀反或謀反未遂,這就表明即便在曹操掌握着的北方地區腹心之地,也有反曹擁漢勢力。

這一勢力的反撲打亂了曹操的政治進程,使得曹操不得不掂量掂量稱帝篡漢的時機是否真的成熟。

而且,劉備自公元217年起便在漢中與曹軍對峙,曹操的外部軍事壓力也不算小。

公元219年初,劉備軍在漢中取得定軍山大捷,一下子就把曹操安排在漢中方面的主帥夏侯淵幹掉了。

而後劉備軍趁勝逼退曹軍,全取漢中,劉備也因此進位漢中王,試圖把自己的形象打造成劉邦與劉秀的綜合體,從漢水這個劉邦的龍興地出發打天下,並且做劉秀那樣的中興之主。

隨後,荊州方面的孟達所部攻下了上庸一帶並與劉邦匯合,關羽北伐也在當年的秋天展開,並且取得威震華夏的聲勢。

劉備集團已經快要實現對整個漢水流域的掌控了,這種整體性的威脅,逼得曹操都想要遷都。

可以說,整個公元219年,曹操過得並不舒坦,再加上從漢中退回長安以後,頭風發作,面對一連串外部軍事挫折身心俱疲的曹操哪裏還顧得上稱帝呢?

概言之,恰好在鄴城(曹操霸府所在)、許都(漢帝朝廷所在)、宛城(東漢帝鄉所在)接連發生的三次謀反案,以及劉備集團在漢水流域的一連串大動作,使曹操喪失了進一步稱帝的信心與精力。

曹操這纔不得不以周文王自比,把篡漢稱帝的未竟事業順水推舟地交給兒子曹丕來完成,自己則集中剩下的精力,以將死之軀收拾當時的不利局面。

不過呢,曹操在迎立漢獻帝以來長達24年的軍政準備,又爲曹丕提供了一個厚實的底子,使得曹丕可以在曹氏外部形勢觸底反彈後,順利篡漢稱帝。

篡漢完成:曹孫聯手改變被動局面

還是在公元217年,孫權與曹操在合肥一帶的濡須口又一次對峙,這次對峙並沒有像209年、213年、215年那樣發生軍事衝突,僅僅是對峙而已。

事後,孫權派心腹徐詳暗中前往鄴城向曹操請降,並且提出了恢復兩家聯姻的示好建議,可以說,從公元217年開始,曹孫兩家基本上就已經罷兵不戰了。

隨着公元218年、219年劉備一方的過於勢大,在劉備入益州時沒有占上便宜的孫權顯然更加不滿,孫劉矛盾逐漸發酵,曹孫之間走向聯合,終於在公元219年末以呂蒙偷襲荊州的軍事背刺行動爆發了出來。

曹操在孫權背刺劉備一事上,起了驅虎吞狼的作用。

曹操與孫權的這一聯合,徹底熄滅了劉備軍團進一步北伐曹氏的動力,客觀上改善了曹操所處的戰略局面,解決完緊迫危機的曹操,就像是精氣神全部用完一樣,也迅速在安葬了關羽首級以後撒手人寰了。

曹丕篡漢主要內容 曹丕篡漢和司馬代魏 第3張

  襄樊之戰

曹操去世後,曹丕在戰略上繼承了曹操的佈局,進一步坐山觀虎鬥。

就在曹丕接班曹操前後(公元220年正月),不僅孫權一方向曹氏扶持的許都漢廷稱臣納貢,而且劉備一方也派韓冉前往中原憑弔剛剛去世的曹操。

孫權自然是想在背刺劉備之後得到曹氏的進一步支持,劉備則極有可能是通過這次憑弔來向曹丕示好,看能否獲得曹丕的支持,共同扼制兵不血刃獲得荊州的孫權。

畢竟關羽之死對於劉備而言,不僅僅是荊州利益的折損,也是親密戰友的殞命,是現實利益與個人情感的雙重打擊。

然而,曹丕也算是親歷了建安末年的“漢水震盪”,對於劉備、孟達、關羽三支部隊聯合運作出來的“威震華夏”之局面特別忌憚,所以曹丕立即斬殺了使者韓冉,並沒有給劉備機會,相對堅定地站在了孫權的一邊。

建安二十五年三月(公元220年春),曹操去世後兩個月,曹丕改元,將漢獻帝朝廷的年號,由“建安”改爲“延康”。黃龍、鳳凰、麒麟、白虎、甘露、醴泉、奇獸等“祥瑞”接連不斷地被曹丕默許下的地方官民呈貢上來,爲禪代造勢。

在延康元年存續的七個月裏(公元220年的夏秋兩季),漢獻帝在朝裏朝外的曹氏臣子的脅迫式運作下前後四次宣佈禪讓。

曹丕則按照儒家的“堯舜禪讓”套路謙讓了三次,最終在延康元年十月十三日接受了象徵皇位的璽綬詔冊。

十月二十八日,曹丕批准了桓階上奏的《登壇受命表》,十月二十九日,曹丕正式在許都城外的受禪臺接受了漢獻帝劉協的禪讓,並改元“黃初”,改許都爲許昌,以洛陽爲曹魏帝都所在。

曹丕篡漢稱帝后便冊封孫權爲吳王,劉備也在半年後稱帝,三國鼎立格局在名義上得到初步確立(曹丕的魏朝、劉備的漢朝、孫權的吳國)。

雖然劉備在名義上依舊反曹,卻已經停止了對於曹魏的軍事行動,轉而開始籌備東征孫權。

公元221年夏,劉備在稱帝三個月後便開啓東征。

一年後的夏天,劉備被陸遜挫敗於夷陵,至此,劉備集團從新野屯兵以來逐漸積攢起來的主力野戰軍,隨着關羽荊州軍、劉備主力軍的兩次重大挫敗,幾乎全軍覆沒,對於曹丕而言,來自劉備集團的軍事壓力,瞬間煙消雲散。

曹丕篡漢主要內容 曹丕篡漢和司馬代魏 第4張

  陸遜火燒連營

曹丕稱帝之時正是劉備集團的軍事威懾力減半並且不再針對曹魏之時,而且交出“投名狀”的孫權也在名義上徹底向曹丕歸順,短期內孫劉兩家也不可能複合。

這與曹操在公元218年、219年之時所面對的局面完全不同。

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曹操沒有頭風病、陽壽再長上個三四年,面對公元219年末開始逆轉的局面,篡漢的可就不是曹丕了,而是曹操本人。

縱貫篡漢進程:讖緯的力量

曹操曹丕父子的篡漢進程,也充分利用了讖緯的力量。秦漢魏晉時期是“讖緯”大行其道的時期,讖緯被當時的思想界視爲政治預言,極具神祕主義色彩。

其中就有一句“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語,它在漢武帝時便開始流行,並且在東漢建國時被開國君主劉秀在與公孫述的政治辯論中予以認可,從此成爲一個擁有官方認證的讖語。

曹丕篡漢主要內容 曹丕篡漢和司馬代魏 第5張

  讖緯

東漢末年,表字公路的袁術,認爲自己就是那個“當塗高”(“塗”通“途”),畢竟“術”字的本義正是“城邑中的道路”,袁術的名“術”與字“公路”之間也是相互呼應的。

所以,袁術纔在擁有玉璽與東南江山後,有那麼強的信心去提前稱帝。

曹操在公元213年便選擇“魏”作爲“公國”的國號,也是一種應讖心理。

“魏”在古代本來就有高大巍峨的含義在,而且也被用來組成“象魏”這個詞語,用來指代宮城外道路兩旁的那種高大的建築——觀闕。

見過漢闕的朋友就會知曉,闕這種建築不就是“當塗高”麼?當然,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曹操確實有“代漢”的野心,人家都把國號定成“代漢者”了,又怎麼會還有保漢之心呢?

本文轉載自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