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三國鼎立哪三國 三國鼎立示意圖

三國鼎立哪三國 三國鼎立示意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鼎立(220年-280年)是中國漢朝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爲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東漢末年,政局混亂,災害嚴重,民不聊生,終於導致了黃巾起義的爆發。爲了鎮壓起義,朝廷讓地方各州自行招募士兵,起義鎮壓下去了,一些官吏和勢力趁機擴充實力,形成了許多軍閥集團。他們彼此長期混戰,造就了紛亂的局勢,曹操、孫權和劉備皆亂世之中脫穎而出。三人在智能人士的協助之下都建立起自己的割據勢力,並且進行了各自的政治、經濟改革。改革不僅壯大了各自的實力,也爲三方鼎立的形成創造了條件,構成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國鼎立哪三國 三國鼎立示意圖

  三國鼎立形勢

 三國鼎立的經濟原因

1.先理強,後理弱

先是以“威之以法”、“限之以爵”,這不僅是針對巴蜀豪強,而且也包括跟隨劉備和諸葛亮入川的外地將領權貴。如:鼓羕有功勞,但也因爲有過失而被諸葛亮流放;楊洪“忠清寬亮,憂公如家”,被擢升爲蜀郡太守。這個政策後來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基本上形成了“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的社會局面。理強的另一項政策是恢復鹽鐵官營。鹽鐵早在秦漢時期就是巴蜀地區的主要生產部門,後逐漸爲當地的豪強所壟斷,這嚴重地影響了蜀漢政府的財政收入。有鑑於此,劉備和諸葛亮入川后,便恢復鹽鐵官營,設司金中郎將專管鹽鐵生產,嚴禁私家開採煮鑄,後來“利入甚多,有裨國用”。

其次是“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者,無盡民財”如:諸葛亮注意發展農田水利事業,對於“國之所資”的都江堰工程,徵發一千兩百名壯丁進行維護,以保證當地的農田灌溉。

三國鼎立哪三國 三國鼎立示意圖 第2張

  諸葛亮

2.實行屯田制

針對地域狹小的蜀漢來說,最大限度的發揮勞動力的作用,非常重要。諸葛亮因地制宜,除在巴蜀以北的漢中地區實行兵農合一的屯田外,還在關中的部分地區屯田,“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蜀漢的經濟問題。

以上兩項經濟措施的實行,使巴蜀、漢中出現了一派“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畜積饒”的繁榮景象。因此,蜀漢便具備了與東吳、曹魏相抗衡的經濟實力。

東吳方面:孫權採取農商並舉的經濟政策。

相比曹魏來說,東吳遭受的戰亂破環較輕,經濟也沒有受到較大破壞,且因躲避戰禍北方大量的人口南遷,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如:孫權推廣的兩牛一犁的“耦耕法”改變了東吳不少地區採用的原始“火耕水耨法”,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產量。有的地方畝產水稻有三斛之多。

東吳也廣行屯田,有民屯、軍屯兩種形式,孫權在政策上也明確規定屯田士卒“不服他役,春惟知。他的這些政策不僅增加了勞動力,而且發展了生產。

東吳在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也擴大了海外交往和域外貿易。如:赤烏二年(公元230年),孫權派大將衛溫和諸葛直率兵1萬,經過臺灣海峽到達夷州(今臺灣省),開始了古代大陸與臺灣進行經貿交流的先河。東吳的使臣還遠至林邑(今越南)、扶南(今柬埔寨)等東南亞諸國。“其海外交往範圍遼闊”,“近者三五千裏,遠者兩三萬裏”。由此可見,東吳針對自己的經濟特點和地理環境,實行的經濟措施不僅發展了自身的經濟實力,而且具備了與曹魏、蜀漢三足鼎立的經濟實力。

綜上所述,無論曹魏和蜀漢,還是東吳,三方都立足於各自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經濟改革,這些改革措施不僅恢復和發展了當地的經濟,而且形成了經濟均衡發展的三大區域,成爲三方形成鼎立的經濟基礎。這是三國鼎立的經濟原因。

三國鼎立哪三國 三國鼎立示意圖 第3張

  曹操

3.三國鼎立的原因及其歷史意義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存在,是由各方面條件造成的。政治上,曹操團結了中原的地主豪強,孫權以長江南北的世族豪強爲支柱,劉備則依靠荊、益兩州地主的支持。從地理條件說,蜀有劍閣、三峽之險,進可攻,退可守。吳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在經濟上,蜀漢佔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稱。吳國佔據的長江中下游,東漢以來經濟有一定的發展。再加吳蜀聯合,攻雖不足,守則有餘。曹操雖佔有廣大的北方,但因戰爭破壞嚴重,一時還缺乏統一的物力和人力。這些就是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的原因。

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是歷史的進步,而這只是暫時的分裂,分裂中孕育着統一,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三國鼎立結束了東漢末年衆多割據勢力混戰的局面,這種局部的統一有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爲後來的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況且三個國家誰也不敢懈怠,競爭成爲最好的動力催化劑,有了競爭,進步也就成爲了一種必然.所以三國鼎立局面出現,是歷史的進步。